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仙鹤草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地上部分,别名脱力草、狼牙草。性平,味苦、涩,具有收敛止血、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咯血、吐血、脱力劳伤等疾病。以下药用验方疗效较好。美尼尔氏综合征疗方仙鹤草60克,水煎服。  相似文献   

2.
中药仙鹤草临床应用甚广,原名龙牙草,别名脱力草。其昧苦涩性平,入肺、肝、脾经,有收敛止血、消炎止痢功效。常用于各种出血症,如呕血、咯血、鼻出血、尿血、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还用于治疗胃肠炎、胆囊炎、伤寒、痢疾等。 最新文献报告仙鹤草配生黄芪治半身多汗症。半身多汗均有气血亏虚,由于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闭塞而致。中老年常常为中风半身不遂之先兆。治半身多汗,  相似文献   

3.
口腔粘膜病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与软组织上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包括口腔粘膜感染及非感染性疾病、癌前病变及其他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口腔表征。笔者主要运用甲硝唑治疗口腔粘膜感染,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鸡的马立克氏病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肿瘤性疾病,国内外学曾对该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马立克氏病病毒是否侵犯遗传物质?目前还罕见资料。本提示马立克氏病病毒具有致突变性,能够侵犯遗传物质。微核这一指标有可能成为早期预测和防治马立克氏病的手段和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以大为氏     
或以渤海王族何以氏大为询?予按;《晋书·石勒载记》上有胡部大(勹背)督,又有都督部大,盖胡人呼一部之长为部大,犹乌桓、鲜卑酋长称大人也。渤海王族之氏大,殆源于此。  相似文献   

6.
缙云氏初论     
缙云氏是上古时期的重要部族,其部分源头来自炎帝,除了在黄帝时任"缙云"职官外,其主支与黄帝有着直接的传承关系.舜之前缙云氏主要在北方活动,舜为尧臣时其族裔三苗向南方迁徙,并成为苗蛮集团的骨干力量.浙江保留有大量的与缙云有关的地名及传说,真实地反映了缙云氏及其族裔在南方的发展.与缙云氏关系密切的饕餮,在商周时期成为最重要的文化符号,其意蕴值得学界深究与关注.  相似文献   

7.
邵昕 《家庭科技》2008,(2):23-23
投资基金的朋友.常会犯一些毛病。我给大家总结几个典型的“病例”。 例一:有一点短期闲钱.买只基金挣个快钱。 很多投资者看别人赚钱了,手里有点零花钱,心里痒痒,想投资基金。有位投资者曾问我:“我们家前两天刚卖了一套房子。手头有一百多万元,想买点基金,过两天赚了钱再买一套房子。”我问他买多长时间,他说1个月。  相似文献   

8.
瑶里古镇属于江西省浮梁县,距景德镇市约60公里。数百年前,这里曾经是景德镇制瓷辅料最重要的产地,是徽商贩茶的必经之路。瑶里程氏宗祠是古镇里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依然保持着过去的样子,仿佛是在固执地守卫着什么东西。在祠堂中的屋梁上有很多关于程咬金的木雕图案,据说,这里的程姓人家都是程咬金的后裔,所以他们对程咬金推崇备至。  相似文献   

9.
台中林氏宗祠俗称台湾林氏宗庙,为台湾中部地区举足轻重的林氏祠堂。它位于台中市南区国光路五十五号,原创建于清嘉庆年间,称为“尚亲堂”,后数次迁移在这里定址竣工。整个祠堂建筑构造基本上以闽南传统建筑的营建方式为范畴,其中木构架部分,凶系由漳籍名匠陈应彬师传亲自督造,力求造型美学与结构力学的完美组合。最具看点在于其复杂的斗拱组合和优美的木雕线条,以花草、人物、走兽为题材所构成的历史故事,不厌其烦地细描在两廊的屋架上,色彩丰富,构图活泼生动,堪称集体创作的精品。  相似文献   

10.
坐落在漳州马崎村的连氏宗祠又称“岐山宗祠”,是台湾已故著名爱国历史学家《台湾通史》作者连横、台湾资政连震东、现今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家族赴台前祖祠。全村近1900人中有1300多人姓连,  相似文献   

11.
东湖坪民俗文化村,是粤北地区第一个集明清建筑、民俗风情于一体的文化游览区。其中的客家民居、曾氏银库及藏宝图、老祠堂等都保留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风采。尤其是曾氏宗祠在当地颇有口碑,它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为三进四合院式建筑,南北面宽26.2米,东西进深79.3米,占地面积2100多平方米。外观平平,但内里却自有乾坤。整个宗祠有四厅二十八柱,进入大门厅,左右各一根石立柱,称为纪念柱,柱上有一副浮雕对联,上联:祖德何如东鲁传经光百代;下联:家风曷似南丰修史裕千秋!  相似文献   

12.
张琦 《天府新论》2008,(3):138-143,F0003
方相氏是上古礼制中的重要神祇,其历史传承按照上古以来的两条脉络进行:傩仪与葬礼.随历史演进,其地位在历代宫廷傩仪中逐步降低,以至于消失,而在民间则存留下来.在古代葬礼中,方相氏逐步演化为两个民间神祇,即开路神与显道神,为葬礼之前驱.  相似文献   

13.
再论朱襄氏     
朱襄氏是上古时期重要的部族与部族首领,是瑟与六书的发明者。朱襄氏文化,是礼乐文化的源头,精神文明的最早贡献者。朱襄氏部族存续的时间历经伏羲时代与炎帝时代,与伏羲氏、神农氏关系密切,朱襄氏与神农氏为有血亲关系的部族,朱襄氏是炎帝系统中有影响的先帝之一,在这两个时代都曾袭以"伏羲"与"炎帝"之号,其活动中心与终葬地在今河南柘城,柘城作为朱襄氏都邑与陵寢之所在,值得珍惜与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4.
朝鲜箕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箕氏朝鲜是在国际史学界存有颇多争议的问题。它涉及朝鲜名称之由来、箕氏朝鲜之地望、箕子其人以及箕氏朝鲜等诸多问题。它也是中国史、中国东北史和古朝鲜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故作朝鲜箕氏考,以就正于方家。 朝鲜名称与箕氏朝鲜地望  相似文献   

15.
防风氏神话的新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组织全国性的民间文学普查工作。这次普查成绩斐然,其中之一是在浙江省民间发现丰富的关于防风氏的口承资料。 北京出版的《民间文学》杂志1990年第1期发表浙江防风氏神话九则。《民间文学》编者为此写了题为《珍贵的发现》的按语,称浙江民间防风神话口承资料的发现,是中国近年来继中原的神话、云南岩画、纳西族祭天古歌之后,神话学界的又一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16.
17世纪初叶,明万历年间,以杰出的首领努尔哈赤为首的女真族在我国北方崛起。努尔哈赤平息了女真族内部纷争,在1616年基本上统一建州和海西女真族各部落,建立了大金(史称后金)政权。接着便和明朝展开了争夺辽沈地区的战争,于1621年顺利的攻占辽阳和沈阳,建都辽阳,1625年三月又迁都沈阳,1626年8月,努尔哈赤死去,其第八子皇太极继位,正式称帝,改称女真为“满洲”,改国号为“清”,年号为崇德。博尔济吉特氏是科尔沁蒙古部落贝勒诺彦宰桑的次女,于1625年清太祖天命十年,嫁给皇太极,皇太极称帝后,成为清太宗的庄妃,后封为孝庄文皇后,生一子三女,子福临,继承皇位,号顺治。顺治称帝后,尊孝庄文皇后为皇太后。据历史记载,从17世纪初叶  相似文献   

17.
郜丽梅 《殷都学刊》2008,29(4):33-38
据《史记》记载,夏后氏有11个同姓国族,其存亡断续及地理分布,历来聚讼不已。考古和文献证实,夏后氏大部分同姓国族都曾迁徙,而多迁往黄河下游所谓“东夷”一带。同姓国族的东迁,使文献中夏代同名国族在不同地域出现.为后世研究带来混乱,这同时也显示夏代政治活动中心的变迁,为夏文化的内涵提供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8.
殷盼盼 《西域研究》2020,(1):12-22+170
和氏为中古麹氏高昌国的世家大族之一,通过对肩水金关汉简以及传世典籍的梳理,可以钩稽出和氏在张掖的成长历程及其由张掖迁往高昌的大致线索。迁入高昌的和氏在与张掖袁氏等河陇迁入的家族保持婚姻关系的同时,也与迁入高昌的敦煌氾氏建立了婚姻关系。和氏人物主要任职的机构是麹氏高昌国的出纳审查机构与高昌王府,显示出其与高昌王室关系亲密。将和氏与"义和政变"集团联系起来的主要是其与政变集团的婚姻关系,和氏人物官职的变化并不能反映出和氏对"义和政变"的深度参与。  相似文献   

19.
《船山学刊》1991,(1):15-15
礼之不可以已也。合者别之,别者合之。合其别以别合也,别其合以合别也。周之子孙日失其序,而姬公之宗法乱。顾、陆、王、谢、崔、卢之门巷迁移,而江南之世族乱。乱则无别。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爬梳元人文集、方志、碑刻等相关传世文献资料,探讨廉氏家族成员的活动与行实,重点厘清学术界对该家族成员还存在一些争议的史事,意在从一个侧面窥测当时内迁畏兀儿人与元代社会交融互动的某些实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