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及其改革--以比较法学为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0 0多年的西方法学教育 ,不但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繁荣、进步 ,而且也使其自身得到发展 ,形成自己特有的教育模式。今天 ,当我们重新审视法学教育时 ,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法学教育存在法学教育目标定位不准 ,人才培养难以适应时代要求 ;知识传授重深度讲解、轻广度涉猎 ;重理论知识灌输 ,轻实践能力培养 ;重“思想政治”教育 ,轻职业伦理训导 ;重办学规模扩大、轻办学质量提高等问题。故应改革我国现今的法学教育 :明确法学教育目标定位 ,优化教育教学资源 ,培养合格专门人才 ;强化专业知识传授 ,拓展相关学科训练 ,增进实践能力培养 ,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加强法律职业道德教育 ,培育学生法律职业伦理素养 ;摒弃传统办学思路 ,深化法学教育教学改革 ,全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培养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能促进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是解决法律应用型人才短缺问题的根本措施,还有助于学生对法学理论的学习和掌握。目前我国高校法学教学却过于偏重抽象理论知识的传授,多数法学教师自身的实践知识和经验欠缺,而法学专业的实习效果也不理想。因而,我国各法学院系要改革法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加强与法律实务部门的交流,并注重提高法学专业实习效果,以使法学教育有利于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法学高等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服务,因而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极为重要。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靠传统的“填鸭式”法学教育方式是无法实现的,多样化的法学实践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从多视角、多层面分析实践案例,使学生能准确地将抽象理论和法律规则有效地结合。因此,当前高等法学教育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探讨新的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现状的反思,对国内外法学教育模式的比较,认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理想的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模式应加强对学生的法治精神教育和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应实行以服务企业、服务经济领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的职业导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法律综合素质,以培养合格的律师为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律师能力";应增加民商法相关课程的教学课时,开设一些经济、管理、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完善法律实务类课程的设置及其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法律实务工作技能.学校应开展与法律实务部门多种形式的合作,探索"学校-实际部门共同培养"的法学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法治社会的发展,运用法律思维解决法律中的问题越发显得重要。刚入学的法学大学是不具备法律思维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对其进行法律思维的培养。为此.在法理学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知识和规范的法律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分析能力,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这样.学生就可以改变以前的惯性思维,逐渐形成自己的法律思维。  相似文献   

6.
<法律基础>与<法学概论>和公民普法教育不同,它通过回答和解决学生法律方面的实际思想问题,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和法律观点,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使其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因此,它是一门思想品德课程,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的法学教学方式过于注重法律知识和法律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对学生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关注不够,使教学效果受到了影响。案例教学是现代法学教育的必然要求。传统的法学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教学功能以及具体操作中存在诸多的不足。法学案例教学法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水平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重要途径,法学案例教学具有启发性、参与性、互动性、民主性等优势特点。由于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高教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结合教学实际,本文对案例教学的一些重要优势特点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法学教育肩负法律人才培养和法制完善的培养目标。探讨和谐社会背景下法科学生适应社会能力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基础,形成面向社会需求的学生能力培养机制,是当前法学专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明确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导向作用,明确高校本科教育的办学目标与办学定位,强化人文精神培养,注重法学文化修养提升,加强旨在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课程,就能改变当前法学教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现状。  相似文献   

9.
随着法制社会的发展,法学教育也面临着跟住时代脚步、解决实际问题的改革。基于社科法学立场,在分析当前法学教育的时代背景以及现实状况的基础上,提出法学教育改革的方向目标、核心内容及具体措施,提出法学教育应当全面向实践转向。以“改革”教师为核心,以教学方法改革为手段,为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的革新服务,最终实现教育目标,即着力解决法学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距离问题,让法学教育能够培养出具备法律职业思维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法律职业人。  相似文献   

10.
法律基础课是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和法律常识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积极探索提高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是从事这项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应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入手 ,紧密联系实际 ,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切实提高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法律教育分为基础教育阶段、职业培训阶段和学术研究阶段;法学本科教育以职业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上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法;法律从业人员的培养既本着不拘一格的准入原则,又实施严格的准出要求,注重技能培养、业务实践、继续教育;法学的学术研究注重培养研究方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强调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实质性学术沟通;指出中国可从中得到启示:加强法学本科教育的职业导向,建立完善的法律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法学人才.  相似文献   

12.
诊所法律教育是近年来从美国引进的一种法学教育方式 ,它让学生在实际的法律工作实践中学习法律。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心和公益心 ,有利于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 ,对改革和发展我国法学教育体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诊所式法学教育借鉴了医学院临床教学的模式,学生在“法律诊所”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诊所式法学教育具有学习场所的开放性、教学方式的灵活性、生动性、培养模式更注重主动性和积极性等特征。诊所式法学教育既有助于培养学生职业责任心、职业道德,又有助于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既能够满足培养法学教师的需要,又有助于实施依法治国的政策。应把诊所式法学教育与其他传统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形成新的符合科学化和学院化的职业教育模式,从而更好地培养高等院校师范类法科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执教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等法学教育以培养合格的法律专业人才为教育目标,然而我国高校每年培养出来的大量法学人才却面临找工作难的困境,其原因是由于当今社会人才需求与高等法学教育失衡导致的。社会需要的是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具有强烈法律精神的复合型法律人才,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达到这个标准。解决二者失衡问题需要创新法学教育治理体系,进行法律职业一体化建设与创新司法考试制度,以及进行法学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5.
诊所法律教育是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一种法学教育方法,其在我国的引入开始于世纪之交。诊所法律教育有利于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有利于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有利于弥补传统法学教学方式的不足。诊所法律教育在我国法律院校普遍采用还需要经过本土化的过程,需要法律教育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现行法律规定的完善以及相应教育基础设施和条件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社会需求相对不足、当前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带来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难问题。解决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难,应把好大学入学关,慎重招生,加强法学教育软硬件建设,注重提高法学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就业指导;加快司法考试制度和用人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7.
文章提出了当前法学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试图从培养职业道德、优化知识结构和训练实践能力三方面探讨如何引入CDIO教育理念,以改革传统的法学教育教学方法,尽快提高法律人才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法学教育改革的有益尝试——借鉴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诊所式法律教育具有训练法律职业技能和培养法律职业伦理的两大价值。诊所式法律教育的主要特点为知识积累与思维训练并重;学生参与真实法律问题的解决过程,从经验中学习法律。目前诊所式法律教育在中国已开始试验,是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最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高职高专法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教育与学科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立足于岗位、立足于需求,培养的是社会急需的实践能力强、适应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然而,我国高等院校包括高职高专的法学教育模式,普遍注重向学生传授法学原理和基于现行规范的法律知识,而相对轻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构建高职高专法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法学教育改革的方向,符合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对法学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法律硕士(JM)培养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高层次是研究生的规格与标准不能降低;复合型是多种知识、素养与能力的交叉、融合,是法律职业的特定要求;应用型是应用法律专业知识分析、解决法律实务问题的能力,是专业学位的基本要求;三者同等重要、同时作用、相互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