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 ,在亚太地区和世界是有影响的两个大国。 1 989年春夏之交政治风波后 ,日本曾制裁过中国。冷战后初期阶段 ,两国关系有了短暂的恢复和发展。但进入 90年代中期后 ,两国因历史、台湾、领土及防卫等问题发生了一些分歧和矛盾。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 ,才使两国关系走上正常发展轨道。 1 998年 1 1月江泽民主席访问日本 ,双方决定面向 2 1世纪 ,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金陵瞭望》2007,(16):57-57
约翰.加尔通(Johan Galtung)是国际和平学研究的泰斗。他1930年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50年代就读于奥斯陆大学.获得社会学和数学博士学位。1959年,加尔通创立奥斯陆国际和平研究所并担任所长。1969年,他在美国夏威夷大学担任和平研究的专职教授,还较长时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和平学。近半个世纪以来,加尔通教授一直致力于推动国际和平运动,曾因成功调解厄瓜多尔和秘鲁在安第斯山区的领土纠纷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被广泛公认为国际“和平学之父”。  相似文献   

3.
佛教传入日本后,曾对日本的历史和文化发生重大影响,但日本在吸收、融合佛教思想时,是以日本文化为前提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佛教思想对日本有不同的影响,这在物语文学中尤其是《源氏物语》和《平家物语》中有较突出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时,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旋律,中、美、俄、欧盟(主要是法国和德国)和日本五大力量的关系调整与合作成为主流。一个世界多极化的格局正在形成。然而,亚洲的柬埔寨、阿富汗,非洲的刚果等国的动荡和冲突,中东、波黑脆弱的和平,海湾地区上空的战云以及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等却依然存在,它的负面影响在当今的世界变得迅速而广泛,正困扰、危及着我们的星球。从本世纪70年代以来,曾享有东方“和平绿洲”美称、曾被东南亚诸国羡慕的柬埔寨,一直战乱不断,政权更迭,和平繁荣的景象不复存在,人均国民收入不足300美元,全国1000万人口…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安全发生了重大变化。东北亚各国都致力于经济发展,但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尚未解决,大国关系重新调整,使得东北亚地区乡全形势出现了新的态势。东北亚地区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一、东北亚地区安全状况1.东北亚地区安全状况总体趋缓冷战的结束使本地区军事对峙全面缓解。东北亚地区曾集中了冷战时期国际关系中的多种矛盾。SO年代这里曾爆发了冷战之下的热战——朝鲜战争。美国通过与日本、韩国结成军事同盟遏制苏联与中国。中苏在60年代关系恶化后,两国在这一地区进行长期的军事对峙。苏联解体结束了两个…  相似文献   

6.
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英、美等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策划了一场怂恿日本侵略中国、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远东慕尼黑阴谋。但在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这一阴谋彻底破产了。它给我们的启示是:记取落后必将挨打的教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大力发展生产力,反对霸权主义,积极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7.
战后日本改宪问题由来已久,自战后宪法制定颁行之日起,就已产生。改宪要求主要是由保守势力和反动势力提出并逐步发展成为运动的。50年代开始,60年代形成高潮,80年代再次形成高潮,90年代以后进入隐性发展阶段。改宪势力虽经多年努力,但始终未能实现明文改宪的目的,最终使得改宪运动循着明文改宪向解释改宪的方向发展。战后日本改宪问题不仅仅关系到日本国民的利益,也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始终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日本大阪府立女子大学校长、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文学博士上田正昭先生,在1995年9月22日我校举行的西北大学授予上田正昭先生名誉教授仪式上所作的学术报告的讲演稿。他在报告中,对古代日中关系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见解,令学术界耳目一新。他强调指出,古代日中关系是极其和平和友好的。但遣唐外交并不是在和平友好的气氛中展开的,而是在极其紧张和对立的复杂环境下进行的。同时,他还指出在遣唐外交的背后,还存在着日本和渤海国之间的交流关系。  相似文献   

9.
日本所拥有的和平博物馆数量位居世界之首,但大多数公共和平博物馆与战争博物馆一样,没有展示日本的侵略历史;即使涉及这方面,也只是展现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原子弹爆炸受害者的形象,而完全忽略亚洲其他国家人民遭受日本蹂躏的苦难经历。然而另有一些公共和平博物馆和私人博物馆如高知民众所,却客观地反映了日本在二战中的侵略历史,市民们在那里建构和平的活动很是积极。在和平教育中,和平博物馆不仅在学校而且在社区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冲突化解和宣扬和平思想方面,和平博物馆将发挥相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日本军国主义幽灵的文化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类文化中有和平文化,也有战争文化。五十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就始终伴随着进步的和平文化与反动的战争文化之间的斗争。纳粹德国把尼采这个声称战争给人类带来无穷好处而和平“违反生物原则”的人奉为思想之父,希特勒把“人类在永久的战争中长大成人,而在永久的和平中必将灭亡”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日本军国主义者大肆宣扬“战争是建设之父。文化之母”,鼓吹所谓“唯有充实军备,方可发展实业。贸易随着国旗而进展。”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战争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在日本,军国主义幽灵不散,成为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1.
国家意识是一个国家占主导地位的自身定位意识。日本近代的‘"脱亚入欧",是确定日本跻身欧美列强的国家意识。为实现此目标,日本采取批判以中华文化为主导的东亚文明,丑化中华民族的方式。这种文化批判,虽然助推了日本“脱亚入欧”的进程,同时也在日本的国家意识中,植入了近代列强侵略、扩张的基因。二战后,日本虽受和平宪法对政治、军事诸方面的约束,但其文化、精神层面的国家意识,没有得到彻底清理。此乃是战后日本时时有重温旧梦诉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后被解除了武装。从1947年5月起实施的日本宪法明文规定,日本不得拥有军队,永远放弃战争手段。在冷战时期,“和平宪法”是日本借以埋头发展经济的“盾牌”。当时日本实行的政策是“通过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确保国防,全心致力于经济建设,国际政治上的敏感问题一律推给美国”的单纯路线。〔1〕进入80年代末90年代初后,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为日本提供的保护伞已不如从前那么至关重要。同时,日本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在此情况下,日本国内的保守势力逐渐抬头,开始对“和平宪法”中限制军备的第9款不满,要求对其修改,“要…  相似文献   

13.
在日本家庭护理老人的人当中,有50%的人“虐待过需要护理的人”,有36%的人“曾对需要护理的人感到憎恨”,有46%的人“因家庭中的老人护理而感到疲劳”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陷入战后不曾有过的经济萧条当中。日本在想方设法恢复经济的同时,还在着手进行各项改革。日本社会保障结构即是“六大改革”之一。而社会保障结构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建立护理保险制度。那么,日本为什么要建立护理保险制度,护理保险制度是怎样的一种制度呢?50年后每三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老人日本社会老龄化的速度是惊人的1970年,日本65岁以上老人占…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口转变的影响吕红平中国自70年代开展计划生育以来,在仅仅20余年的时间里,生育水平大幅度下降。人口出生率从1970年的33.43‰下降到了1979年的17.82‰,后主要因年龄构成的影响,曾稍有回升,但1987年后又开始下降,199...  相似文献   

15.
鲁迅是中国的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也是日本人民的伟大朋友。他与日本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他在风华正茂的年代越海留学日本,学得了进步的科学和思想。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在中国人民头上和中国人民起而革命的岁月,鲁迅曾结识下众多的日本朋友,这些朋友曾支持过、同情过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风云人物梁启超.前半生一直置身于激烈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但到了晚年则致力于著述及讲学。上世纪20年代,梁启超即曾来南京讲学.并在鸡鸣寺留下了踪迹。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日本政界的改宪论抬头。到80年代,在新保守主义政治的推动下,改宪的声调越发高涨,同时开始了切实的步骤。尤其是90年代以来,日本新保守主义登场,日本执政当局采取“解释改宪”和另外立法的形式,彻底架空了和平宪法,造成改宪的必然趋势。日本改宪运动的实质在于走政治、军事大国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埃及和以色列之间虽然实现了和平,但两国的关系却形成了“冷和平”状态,表现在:巴勒斯坦自治问题谈判无果而终、埃及反以情绪上升,埃以政治交往冷漠、埃以经济交往呈现一方冷一方热的局面等。这种状况的形成与延续有深刻的原因和背景:第一,和平并未打破埃及和以色列不信任的“心理之墙”;第二,埃及和以色列对和平与正常化理解有差异;第三,两国在塔巴问题、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上的尖锐矛盾。在两国冷和平关系的背后,反映的是两国对中东地区领导权的争夺。  相似文献   

19.
日本终身雇佣制曾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发挥了巨大的制度优势,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国内外环境剧烈变化的影响下终身雇佣制发生了一系列变革,目前在新的条件下形成了新的制度均衡。  相似文献   

20.
引言1004年,因澶渊之盟,契丹(辽,以下只称为契丹)和宋(北宋,以下只称为宋)进入和平关系。以后两国间保持了历史上少见的百年安定状态。但是,此间在边境附近也有过小规模的冲突,此外,两国间的和平关系也几度出现危机。这就是1040年代的增币交涉和本文所关注的1070年代的代北地界交涉(下文中所言地界交涉,即指1070年代的代北交涉)。通常把此次交涉称为"画界交涉",但本文则仍沿用史料中的用语称为"地界"。本文中所言代北地区,在下文中加以说明,因为此次交涉中争执地点与周边的界线是模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