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鼓励中华文化"走出去",但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始终存在许多问题,效果不佳,其主要表现为:中华文化的"走出去"主要是"政府主导型"机制下的文化"送出去",未能准确把握外国文化市场需求,缺乏独特的"中华文化内容"及其产品,导致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限。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第一,改变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思路,由把中华文化"送出去"变为"卖出去",最终达到"走进去"的传播目的;第二,完善中华文化"走出去"机制,由"政府主导型"机制向"市场主导型"机制转变;第三,坚持市场主导,从内容选择、表现形式、市场营销等方面准确把握和满足外国受众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化的历史是一个主体性建构的过程。湖湘文化在"先秦—秦汉"、"唐宋—明清"、"晚清—民国"的中华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一直参与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3.
《东岳论丛》2018,(2):127-132
中华文化传播导引认同的理论与实践生发于"共享与反馈"的核心话语,"共享与反馈"的关系互构通过规定和禁止建立"公理",赋予其所导引的话语和理论以必然性。中华文化认同的传播共享以普惠、开放、精诚的价值意涵贯通中华文化历时纵向传承与空间横向辐射的两个向度;中华文化传播的认同反馈以承认、包容、互鉴的价值意旨推进着民族内聚力的提升以及"中国形象"的良性建构。在此基础上,共享与反馈的双向互动构成了中华文化传播导引认同的思维图式,催生"同一性"强化的认同路径和"对话"式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4.
王鑫 《江西社会科学》2022,42(1):105-114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需要从理论上提供普适的解释,以实现与不同国家、文化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目标。审美是人类基本的生命体验,也为跨文化沟通提供了可行性路径。以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耳目之悦、心意之悦和志神之悦等观念为基础,结合人类审美共通感等理论,去探讨中西文明交流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理论问题和实践路径,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审美经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存在从"悦耳悦目"到"悦心悦意"再到"悦志悦神"的审美进阶,其遵循"感—情—理"的审美结构。在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中,应达到共感、共情、共理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5.
论《易传》“生生”学说对中国新哲学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文化有两种精神相对峙,一种是刚健的,一种是柔顺的。《易传》"生生"学说所代表的正是中华文化的刚健精神。自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哲学建设以来,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张岱年的综创论、方东美的生命哲学、张立文的和合学均在继承《易传》"生生"学说的基础上,构建起各具特色哲学体系,展现了中华文化刚健的创造精神,指引了中国哲学重建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文化文明是一个生命体,要与外界不断进行"开合、出入、聚散、化",其生机才能旺盛。依此而论,儒学与中华文化的发展史可以分成三个阶段。首先是华夏不同部落的文化融合成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文化。这种文明体演变到魏晋南北朝,遭遇到佛教的巨大冲击和挑战,中华文化融合印度佛教文化形成了禅宗,进而产生了宋明新儒学。就儒学而言,第一期为六经儒学,第二期为四书理学,经学与理学存在着老蚌结新珠的关系。晚明西方天主教与科技文化的传入导致了儒学与中华文化演变第三阶段的展开,从明清之际到民国新文化运动,可谓是儒学与中华文化不断深入反思与痛苦解构的历程。"打倒孔家店"可以看作是儒学与中华文化的凤凰涅槃。随之而来的是儒学与中华文化融合西方文明进行重新建构与结构的过程,我们今天正处于这种大开大合、中西融合孕育新文明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力  邢洪儒 《河北学刊》2008,28(3):192-194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文化之林独树一帜,千百年来一直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家园。精神家园是安顿人类思想魂魄的文化归宿,中华文化是统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根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是内化与外显中华文化本质精髓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17~18世纪,作为以强大经济实力为基础的世界性强势文化,中华文化从物质、制度和思想文化等层面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导致了西方"中国热"的出现。中华文化对欧洲的影响基于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在当代中华文化新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以史为鉴,立足于增强综合国力;又要开拓创新,着眼于古今中西的融合与会通,以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为国家和世界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国两制"构想正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的结果。"一国两制"中所蕴含的和合理念、实事求是、爱国主义的中华文化传统,是维系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价值归宿,对促进祖国统一有着积极作用。在发展两岸关系中,增强文化认同,加强文化交流,最终走向真正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一系列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他从道德观视阈,指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从价值观视阈,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政治观视阈,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从民族观视阈,阐释中华文明蕴育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从国际观视阈,肯定中华文化是崇尚和平、协和万邦的"和"文化。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多重视阈,分别指向个体、社会、国家、民族以及国际等渐次递升的多个层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胡培兆《当辨〈原富〉与〈国富论〉》一文的观点提出了商榷。根据原著书名 ,说“严复翻译《国富论》”并不错 ,《原富》就是“论富”或“论国民财富” ,胡之“辨正”实不确 ;《原富》翻译于 1897至 190 1年 ,出版于 190 1-190 2年 ,胡之 190 2年说亦不确 ;《国富论》的三种译本应是严译本 ,郭、王译本和杨敬年译本 ,三译本各有所长 ,特别是严译本的首斧之功和巨大作用不能抹杀 ,胡文抑严扬郭、王而不知有杨译 ,是失之偏颇的。  相似文献   

12.
翻译与注释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从原语到译语的翻译过程中 ,语言文化因素必然会给翻译带来各种障碍 ;在处理这些障碍时 ,“注释”起到了独特的作用。文章把译文中的“注释”分为三种 :句中注释、句后注释和文后注释 ,并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说明各自在翻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语言间的翻译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通过追述近代日本大思想家西周翻译"哲学"这一重要用语的思索过程以及现代日本哲学家九鬼周造与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对话,揭示翻译过程"语言转换"与"意义转换"的深层内涵在于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与选择.翻译直接影响不同文化间相互理解和对话的水平,因此,以提高大学外语本科教学中翻译学科建设为基点,是培养合格的优秀的翻译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以《楞严经 (卷十 )》为主要分析材料 ,《金刚经》为补充材料 ,从当时佛经翻译中出现的汉字词和固有词 ,直译和意译 ,翻译技巧的使用状况和朝鲜语语序排列的特点 ,分析 1 5世纪朝鲜人的翻译思想、翻译原则和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5.
习语翻译中的"等效性"与文化缺失现象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辞 《云梦学刊》2002,23(5):111-113
习语的传统译法包括直译、借用、意译等三种基本方式。习语翻译的最终目的要求尽可能地从内容和意义上准确实现不同译语间的信息转换。通过分析习语的不同译法中所表现出的“对等”原则 ,而进一步阐明了等效翻译理论对习语翻译过程中信息转换的影响作用及对习语中所存在的文化缺失现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Hans Vermeer认为翻译的"方法"应该由翻译的"目的"来决定。本文从Vermeer的目的论的角度对诗型广告翻译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从目的论角度来翻译诗型广告的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我国正式的公文之一,有其独特的地位和风格。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上升以及对外交往日益增多,除中央的工作报告外,各省市的报告也有了相应的英文版。1954-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数据统计显示,"建设"一词频繁出现,且翻译灵活。笔者以2011-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例,从文化和语言两个角度出发,阐释"建设"频频出现以及一词多译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精确译精确,以精确译模糊和以模糊译模糊的翻译原则及对应的直译,变译和省译的翻译策略,希望能促进该类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严复提出“信达雅”翻译理论的目的是为其翻译找根据 ,寻基础 ,是为了让国人更容易接受他的译文。鲁迅坚持“忠实”、“通顺”的翻译标准 ,大呼“拿来主义” ,其目的在于把外来思想和表达方式“据为己有” ,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实质上 ,鲁迅的翻译理论承接了严复的翻译思想 ,他们二人的翻译观点始终由“和”这个中庸思想牵引着  相似文献   

19.
彭阜民教授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他不仅在翻译实践中硕果累累 ,而且在翻译理论上也有独特建树。他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不仅对于专业翻译工作者有借鉴作用 ,对高等院校从事翻译课教学的教师来说 ,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翻译活动的走向、翻译文学的兴衰,译者的地位乃至生命,都受到赞助人的影响。我国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朱生豪在抗战前后最艰苦的十年中,以非凡的毅力和宏大的气魄翻译出《莎士比亚全集》。传统的观点认为,赞助人对他的翻译活动的制约作用有限。实际上,赞助人对朱生豪译莎活动的影响同样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