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分析北京市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其主要问题基础上,设计了"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发展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总体思路与基本框架,并提出了发展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研究表明:在绿色建筑发展起步阶段,应对绿色建筑的供给端和消费端进行正向激励,发挥政府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核心作用;随着绿色建筑的不断发展,应逐步发挥市场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应逐步降低对绿色建筑的激励力度,运用反向激励扶持绿色建筑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我国智能建筑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智能建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过于注重智能化而忽视融入绿色理念的问题,因而智能与绿色建筑一体化发展应是我国智能建筑在新时期发展的战略路径.根据智能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建造特点,可以构建基于建筑生命周期的智能与绿色一体化发展的体系结构.为推动智能绿色一体化发展,应建立统一的管理部门,搭建智能绿色建筑产学研发展平台,制定智能绿色建筑的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3.
受"全球化"的显著影响,地域建筑文化在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传承、保护与更新发展的诸多现实挑战和问题。以新型城镇化为视角,分析地域建筑文化发展现状,包括古建筑保护、历史老街区保护、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保护、新建筑的地域文化精神体现等诸多方面状况,通过对"新型城镇规划与地域建筑文化保护"、"新型城镇建设与地域建筑文化传承"、"新型城镇的城市文化营造与地域建筑文化更新发展"等方面内容的研究,提出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相匹配的地域建筑文化发展策略,达到与新型城镇化同步和谐发展的目标,弘扬与发展本土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探讨建筑艺术在建筑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建筑与社会的关系。建筑艺术决定于建筑的使用,通过建筑体验发挥功能性作用,是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需求是建筑发展的原动力和方向标;建筑现象是各种社会影响因素和艺术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现实在建筑上的投影。  相似文献   

5.
建筑的灵感     
文章从建筑与雕塑的发展历史出发 ,结合人类哲学与艺术思想的变迁过程 ,探讨了不同时期 ,尤其是近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对建筑艺术产生的影响。通过对现代建筑空间和形式的演变和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指出雕塑艺术的发展和介入已经引起了现代建筑空间与形式风格的重大变革 ,提出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努力借鉴相关艺术作为设计的灵感源泉 ,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建筑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人类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建筑发展史,建筑展现出人类在各个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及精神状态。现代主义之"形式追随功能"的原则已不再适应当代社会建筑形式的发展,建筑的意义与价值都在不断地变化,建筑的发展最终将体现人类自身的解放和自由。  相似文献   

7.
建筑技术教学是建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建筑对城市环境创造和保护问题日益重视的背景下,实施对传统建筑技术教学的更新与提高迫在眉睫。沪港两地在建筑技术教学领域各具鲜明特色并存在很大互补性,通过两地的教学比较(以同济大学建筑系与香港大学建筑系为比较实例),将促进中国建筑技术教学的发展,提高我国在国际建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创建筑技术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当前,城市发展与旧建筑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城市快速更新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既有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保护与更新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显得非常重要。通过介绍国外六个旧建筑改造的成功案例,对在城市发展中建筑设计应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了探索,对国外旧建筑改造的思想和方法进行具体的讨论和分析,阐述了空间规划、节能等理念在旧建筑改造中的应用,说明西方建筑师对旧建筑改造的最新态度和利用方式,提出旧建筑改造需要在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赋予建筑新的生命力,保留建筑历史意蕴的同时展望未来,创新是其间最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民族性建筑是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立位置的建筑形态,经过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建构,对民族性建筑的理解与价值评判在全球化语境中产生了新的思考与认知标准。本文通过对民族性建筑流变脉络的梳理,重新审视了民族性建筑以及建筑的民族性、地方性在当今全球化社会中的内涵与意义,着力强调其中不可忽视的民族自尊与民族意识的社会性隐喻。  相似文献   

10.
由材料发展引发的一系列关于建筑装饰设计创新的概念,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更好将建筑装饰设计与材料运用结合起来。只有通过建筑装饰材料的更新与发展,才能达到将建筑装饰设计艺术、技术结合起来快速发展的目标。从建筑装饰材料发展的历史入手,分析建筑装饰材料使用现状,结合材料特性、绿色环保、智能材料、节能材料、低碳等角度对未来材料的可能性发展方向及其对建筑装饰设计的影响进行探讨,总结归纳材料发展对建筑装饰设计影响的一般性规律,促进建筑装饰设计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营造宜居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1.
高校的课程思政工作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凸显课程的价值引导功能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文科类大学生人文素养类课程的教学经验,在上海理工大学进行强化课程思政要素和环节的“人文物理”课程教学改革。通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课堂教学内容讨论、思政教育的宣传引导、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等系列措施,有力地促进文科类大学生的课程思政实践与探索,构建具有特色的综合素养类课程的思政育人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理工科院校艺术专业办学问题的一些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理工科类院校中的艺术学科及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如何排除工科大学不利于艺术学科的因素,将工科的学科优势应用于艺术教育与艺术创作中。  相似文献   

13.
文理渗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院校的本科教育中加强文理渗透,优化课程结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文科学生开设<化学与社会>课程要进行正确的课程定位、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多学科交叉的课程.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对全国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教法和教学评估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批判性思维在21世纪的教育中具有普遍性地位。《大纲》虽然对批判性思维有所论述,但没有阐述批判性思维与语言教学的关系,也没有阐述批判性思维与课程的具体结合。在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要求、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明确学习者思辨能力的系统培养,对摆脱传统的语言训练模式、克服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缺席症"具有直接效用。  相似文献   

15.
我院开设陶瓷工程与艺术设计专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陶瓷专业技术人才的产品加工制作能力与艺术设计能力极不均衡,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我院的陶瓷工程专业与艺术设计专业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试验设备与设计手段齐全,通过两专业的相互交叉与渗透,开辟一个以艺工结合为特色、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为主要设计手段的新型专业,为社会培养急需的复合型陶瓷专业人才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在广西乃至全国关于美术学(美术教育)专业教育教改的研究中,真正从人才培养模式去研究并组织实施的比较少见.广西师范学院美术学(美术教育)专业的“1.5+2.5”人才培养模式,以必修和选修分段教学,即学生入校后前一年半(简称“1.5”)为专业基础教学,所开课程主要依据教育部有关美术学课程设置文件规定开设;后二年半(简称“2.5”)为专业侧重选修教学.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开设了中国画、油画、水彩、书法与篆刻、艺术设计等五个专业侧重方向,既保留了美术教育专业中传统绘画的主导地位,同时也使专业人才培养更直面当前各级学校缺乏设计教学师资人才的现实.在美术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中有其创新意义,在八年来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与多项的突破,同时引发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英语课程作为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强调旅游行业实践能力和英语表达运用能力的综合培养。基于职业特点的旅游专业英语课程设计以旅游职业特点为基点,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和考核评价设计三个角度对旅游专业英语课程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完善我国旅游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英语专业复合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运用浸入型双语教学理论 ,定量研究重庆大学英语专业复合课程教学现状。研究表明 ,重庆大学已为英语专业开设相关复合课程 ,大部分学生对复合课程的开设持肯定态度。同时 ,复合课程的教学方法尚存在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 ,本文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油画风景写生在高等美术院校中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如何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美术学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在教学中实施一系列改革来探寻个人绘画语言、培养学生的创作个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绘画修养,为将来该专业的学生无论从事绘画专业还是从事设计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英语专业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商务英语的界定和定位,提出重庆大学英语专业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指出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相关内容应包括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商务操作技能及商务学科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