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桃花源形象的位置叙事研究以位置叙事学为研究方法,将桃花源形象的位置分为自然位置、心理位置、社会位置。其中,自然位置研究是从物理存在的角度展开对桃花源形象的“虚”“实”之辩,叙事主体围绕桃花源的原型地进行实证性争鸣。心理位置研究是从主体需要的角度探索叙事人观照“他者”从而反思“自身”的原因,历代叙事人追寻桃花源的心路历程也是反思自我的思想过程。社会位置研究主要是作为“边地”的桃花源通过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等重塑自身形象,从而在工业社会与城市文明语境下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与功能。在多元一体的文化背景下,桃花源形象的位置叙事研究需秉承开放性、流动性、共享性特质,这对建构和而不同的文化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校训文化是中国大学文化发展中形成的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中国师范大学校训文化体系的形成,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对中国哲学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的校训,形成了中国师范大学校训文化的纲领,对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吉林师范大学的校训文化体现出了丰富的中国文化的哲学内涵与人类大同社会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有充实的内容,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桃花源诗》是他晚年写的一篇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喜爱,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在《桃花源诗》前写了一篇记。记实际上是诗的长序,能独立成篇。这两篇作品可以说是姊妹篇。《桃花源记》是一篇优秀散文。它通过渔人偶入桃花源所见的故事,生动地描写了桃花源社会概貌。《桃花源诗》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它深刻地叙述了桃花源社会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社会特点。一诗一文,形式不一,主题相同,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和现实社会完全对立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4.
武陵源考     
本文以大量翔实资料,着重从武陵源和桃花源、桃源县和桃花源的历史渊源和相互关系以及桃花源、武陵源文学流派的形成发展上进行系统研究清理,阐述了今日桃花源与武陵源的各自特色和共同功能,其目的在于阐明今日武陵源的降落尘世绝非偶然,今后旅游的发展走向要充分考虑到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5.
道家哲学对现代人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家哲学曾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心理结构、社会理想、艺术追求和审美情趣。在现代社会,道家哲学以自然的终极关切、智慧生活、本真的生命和道德的社会,为现代人提供了带有超越意境又合乎道的规律性,带有理想境界又达于人类终极需要的指导,为现代人过上更有意义和尊严的生活树立了"方向标"。  相似文献   

6.
长沙市中考作文题一命题作文:走进桃花源。温馨提示:题目中的“桃花源”,可以借指美丽的景色,可以象征美好和谐的社会、生活等。要求: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注意选材立意,写出真情实感。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许多年前的一个梦带我来寻桃花源你说你是前世的花为我开放到今天许多年前的一个约带我走进桃花源你说你是痴心的等相逢只为一段缘心中的桃花源红尘里看不见你为我留下的那只船能否让我回到从前心中的桃花源红尘里看不见你为我留下的那支歌我会把它唱到永远简评自从陶渊明写出了《桃花源…  相似文献   

7.
汪曾祺以清新、灵秀的笔调构筑了一个理想的桃花源。这里有诗意的自然环境、诗意的民情风俗、诗意的人情、人性美、诗意的结构,建构了一个和谐完美的伊甸园世界。这种和谐的最高人生境界的建构得益于汪所受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在《桃花源诗并序》中构建的"桃源理想",是他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这一理想的形成反映了陶渊明独特的人生观、独立的人格、鲜明的爱憎、高尚的情志、执着的精神,其精神理想不乏给后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学中的乡土乌托邦及其幻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文学中对乌托邦的叙述始终无法摆脱陶渊明的桃花源传统,从废名的《桥》到阎连科的《受活》都表现出一种向后看的特征,建构的是以桃花源为摹本的乡土乌托邦。本文即以阎连科的《受活》为中心探讨中国文学中的乡土乌托邦传统及其在2l世纪最终幻灭的过程。《受活》在文本叙述形式以及乌托邦理念两个层面都具有自己的独创性,尤其对由残疾人组成的人间天堂的描述更具特异性。“残疾”的题旨因此成为小说中乌托邦理念的重要维度。而《受活》最终则表现出反乌托邦的特征,小说揭示出中国本土的世外桃源、共产主义的乌托邦实践以及商品经济的消费乌托邦诸种形态的纷纷幻灭,展示了中国乡土社会深刻的历史性危机以及当代文化理想和社会理想的阙如状态。  相似文献   

10.
以文化语境为切入点,总结了日本人的社会传统、价值认知、行为法则、社会心理等社会文化语境的特点,阐释了文化语境对日语特有表达方式形成的影响,旨在使日语学习者更深入地理解和驾驭这门语言,实现无障碍的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1.
从“化”字的含义着手,发现钱钟书“化境”说翻译理想的哲学基础在于道家,并结合他的翻译实践,对翻译的“化境”的基本特征、“化境”译文的审美感受和实现“化境”的翻译方法作了阐释。希望这种研究能促进传统翻译理论的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2.
将屈原与陶渊明频繁地放在一起赞叹和评论,是元代陶渊明接受史上最富有特色的现象之一。他们主要在忧国忠愤、典型植物意象、鲜明个性特点等方面将屈、陶并称;在并称时,元人普遍表现了是陶非屈、颂陶嘲屈的态度,流露出愤世、自嘲的时代心态。屈原与陶渊明之所以在元代普遍并称与陶渊明接受史发展的高潮到来、儒释道文化日益融合、元代士人的特殊遭遇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陶渊明研究方法论,既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也是社会论、阶级论的统一。鲁迅论陶之方法论,源于其早期的文学史观以及其人生态度、人格理想。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民族观念在宋金元时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宋代士人继承隋唐以来的民族观念,通过文化论述以区别华夷;金、元易代以及宋、元鼎革时期,传统纲常里的忠君思想高涨,渐渐凌驾于士人心目中的华夷大防之上;而到由元入明之际,决定士人政治抉择的主要因素已是君臣大义而非华夷之辨,华夷之间的界限,呈现出逐渐模糊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古代绘画中的陶渊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曾提出,陶渊明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古代绘画中大量关于陶渊明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个论断。现存关于陶渊明的绘画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取材于他的作品;第二类取材于他的遗闻轶事;第三类是陶渊明的肖像画。考察这些以陶渊明为题材的绘画,可以看到陶渊明在画家心目中的影像,进而探讨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所体现的人生追求和美学理想,以及陶渊明所产生的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元代儒士在传统“华夷”的问题上,以宋儒道统观念为基础,重塑了华夷各族多元而同“道”的大一统观。一方面,他们吸收“中州之道”与程朱“道学”理论,以“道统文脉无南北”“华夷千载亦皆人”,论证了儒家的仁爱生民之“道”,可以超越地域、种族、国别,圣王之“道”的理想社会可以成为各族共同的追求,使各族群达成文化共识;另一方面,提倡“王道之所在,正统之所在”,要求君王统一天下的取之有道和王朝治理的治之以道,使“大一统”的政教秩序立足于“王道天下”的太平愿景。华夷同“道”的大一统观推动了元王朝统一多民族政治文化共同观念的形成,使元王朝成为中华文明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中华“和文化”若要实现跨文化传播,应厘清如下议题:1.中华文化缺乏跨文化能力的原因;2.到底什么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华文化要传播什么;3.“一多不分”是“和文化”的特征:君子有“和”文化,小人有“同”文化;4.“一多二元”不是“和”文化;5.“和文化”是具有穿透力的文化;6.学习比较中西文化精神的阐释话语,是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的根本能力。  相似文献   

18.
石涛的一画说主要是在禅宗影响下形成的一个重要概念,一画不是道,不是线,而是法,一切具体的法则是有为法,而一画是无为法,是最高的法,至法无法,无法即法本身,石涛强调这一无为之法,意在使画家解除一切来自于传统,概念,物欲,笔墨技法等束缚,进入到一片创作的自由境界中,所以,一画的核心是要掘发人的创造力,这一创造力是人的自性的显现,而如何使这一创造灵明自在兴现,惟有通过妙悟的认识途径才能达到,石涛的一面说,不是一个关于画法的理论,而是一种侧重于建立自性本体的理论,这一自性本体可以称为创造 本体,一画可以说是一种体物方式,一种创作原则,一种创作心境,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人生境界,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石涛在画学方面的整体看法,所以他说“吾道一以贯之。”在中国画学史上,虽然也有一画,一笔画等类似的概念,但和石涛的一画说的内涵是完全不同的,一画说是石涛独创的画学概念,如果说石涛有画学理论体系,这个体系的中心概念就是一画。  相似文献   

19.
元散曲中,涉及陶渊明和屈原的作品很多,但与前代相比,其中所体现出的对二人的评价则大不相同。对陶渊明无一例外地褒奖有嘉,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明智、高洁、旷达、淡泊的智者和隐士,一位率性、潇洒、豁达、闲适的饮者和诗人;而对屈原,在承认他文才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对于他的思想和行为所投以的质疑、否定,甚至是讥讽的态度,从而形成“扬陶抑屈”的特殊倾向。这一价值重估不仅与元代文人地位低下的社会环境和科举制度废除的政治制度有关,而且与元代士子的处世之道有关。他们把积极入世的屈原视为“仕”一极的代表,把退隐山林的陶渊明视为“隐”一极的典范,在仕与隐的价值取向中更显示了他们抛开“兼济天下”而走“独善其身”的人生选择。  相似文献   

20.
伦理文化观的核心是道德观。从周人对“道”和“德”的理解可以看出他们的道德观。周人的“道”、“德”观,不仅包含着对天道、世道、人道的信仰、体认和遵从,而且包含着对传统道德、现实道德和理想道德的兼顾整合。周人的伦理文化观表现为观念、行为、制度和器物。周人伦理文化观的特点是政治化、礼乐化和理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