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吴廷栋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4)
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的年代,正是中西文化激烈冲突的时期。他的中西文化观,既体现近代先进中国人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也表明这位民主革命先行者在进行民主革命的同时,融合中西文化而形成的近代新文化的特质。一、吸取西方文化,反对全盘照搬任何国家民族文化的发展与革新,往往是吸取或借用外来先进文化的养料以滋补自己。中国自汉唐以来,从亚洲各国吸取了佛教、伊斯兰教等文化,使之成为亚洲的文化中心。到了近代,这种文化的隋性已明显表现出来,要想获得新生,吸取外来先进文化对之进行改造更有必要。孙中山青 相似文献
2.
海外华侨具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他们出于身处异城,寄人篱下,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奴役与迫害,投诉无门,因而更加迫切希望自己的祖国能够独立富强,使他们的正当权益能够得到保护。在爱国爱乡之情的驱使下,华侨积极投身革命运动。在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中,华侨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中国近代革命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华侨乃革命之母”——这是孙中山对于华侨参加辛亥革命全过程的总结,同时也是孙中山对于华侨在辛亥革命中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3.
朱仲华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81,(1)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北洋军阀的头子段祺瑞和执政府的内阁总理钱能训秘密命令我国出席巴黎和会的顾维钧,施肇基、王正廷等三人,代表中国在帝国主义分赃会议上签字。北京学生得到这个消息,群情激愤,立即由北大学生发起邀集在京各高等院校的同学开会,高呼口号,散发传单,向执政府示威请愿,拒绝在丧权辱国的巴黎和约上签字。不料遭到军阀政府的残酷镇压,因而爆发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到了五月六日,上海也轰轰 相似文献
4.
袁锋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4)
满族人民参加辛亥革命,这是一个有争议的学术问题。一种意见认为,满族是清朝的统治民族,旗人享有“徭轻赋薄”的待遇,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又进行“反满”宣传,因此,“满族人民参加辛亥革命是根本不可能的。”另一种意见认为,民族是由不同 相似文献
5.
陈在正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4)
林森,原名天波,字长仁,号子超,晚年别署青芝老人。1868年2月11日(清同治七年正月十八日)出生于福建闽县尚干凤港乡(今闽侯县祥谦乡凤港村)。1943年8月1日病逝于重庆国民政府主席任上,终年七十六岁。林森早年积极参加辛亥革命,晚年坚持团结抗战,逝世后中共中央发了“领导抗战,功在国家”的唁电,重庆《新华日报》特发《为元首逝世致哀》的社论,可谓晚节颇佳。但由于1925年参加并主持过谢持、邹鲁主谋纠集的北京“西山会议”,对其参加辛亥革命及坚持抗战的业绩,多年来被忽视了。我们今天有必要也有条件,对林森的一生加以实事求是的评述。本文拟较为系 相似文献
6.
在孙中山政治思想体系中,政党伦理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国家造幸福、人民谋乐利",是其政党伦理的基本道德原则。依据这一原则,孙中山提出了政党在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中的主要道德规范。他还从政党道德的原则和核心出发,阐发了党员作为民主主义者应具有的新道德和要培养的革命精神,即"要立大志气","存心做大事,不可存心做大官"和"替主义去牺牲"等。孙中山的政党伦理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与时俱进的进取性和一定程度的创造性,体现出民主性的精华,很值得我们作更多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杨祖长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4)
在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的光辉节日里,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历史功绩。它在宣传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传播俄国1905年革命的经验和批判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斗争中建立了不朽功勋;它成为革命党人团结战斗的一面光辉旗帜,统一了革命党人的思想,使许多知识分子从改良主义思想束缚下解放出来,壮大了同盟会的队伍,促进了革命高潮的到来,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905年,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主要成员在东京召开了“中国同盟会” 相似文献
8.
王鑫宏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6):315-317
国家统一思想是我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孙中山国家统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提出了国家统一的基础、概括了国家统一的目标明确了国家统一的策略。孙中山国家统一思想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财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罗大成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81,(2)
孙中山先生一生中最伟大、最显著的功绩是他领导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并且在其后的第一次国共合作中改造了中国国民党,采取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给中国的民主革命带来了极其深广的影响。辛亥革命失败以后,在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中,孙中山先生能够百折不挠地追求真理,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为人民作出卓越的贡献,这是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分不开的。在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时,回顾一下这一段历史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张锦贵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4)
孙中山是伟大的爱国者、民主主义革命家。他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坚持同帝国主义、封建军阀作不屈不挠的斗争,贡献了毕生的力量,留下了光照千秋的业绩。他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遗产,集中了同辈人的智慧,创立了三民主义的学说,为近代中国的思想文 相似文献
11.
至极皇权,呼万岁,积贫沦弱。图革命,组同盟会,智谋韬略。西制魁奇中选用,三民主义兴郑约。辛亥年,推倒帝王朝,功勋卓。创民国,司宪荤。求统一,让贤诺。育才兴高教,武丰文茁。民主潮流趋大势,逆亡昌顺宜醒觉。竖丰碑,镌天下为公,金光烁。、J声.‘J尸,产、J内‘J、一~~~~一~~一_满江红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肖耀堂~~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理论探略——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2)
<正> 今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孙中山先生对中国民主革命建立了伟大的功绩。他在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并成为民主派的旗帜;在辛亥革命时期,他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了共和国;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毛泽东同志说过,孙中山先生“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①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业绩是永存的。孙中山先生不仅在他的伟大革命实践方面值得后人永远纪念,而且在政治思想方面也“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②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在启发着人们去进行历史的探索。本文仅就孙先生的五权宪法理论,谈一点粗浅看法,以表示对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的纪念。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4)
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 相似文献
14.
王劲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4)
辛亥革命时期,许多爱国志士投身于这场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为中国人民摆脱封建枷锁和中华民族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作出了贡献。他们写下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光辉、最激动人心的篇章,也写下了自己生平历史上光彩的一页。于右任是辛亥革命时期最著名的北方省籍的革命家。值此辛亥革命80周年之际,追述和评价这位爱国名人早期从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事迹,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李恭忠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28-32
孙中山是中国近现代伟大的革命家。李恭忠《孙中山:英雄形象的百年流变》一文,梳理了孙中山领袖形象的形成过程,阐释了它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具有的不同的内涵及其在近现代社会所具有的特定意义。辛亥革命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沈世培等《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意义》一文,通过对相关数据的解读,认为辛亥革命对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爆发。会党是晚清时期的重要社会力量。梁家贵《会党与辛亥革命》一文,阐述了会党接受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原因和意义,分析了双方最终分道扬镳的缘由。辛亥革命促使中国慈善思想发生嬗变,传统慈善事业开始了新陈代谢过程。蔡勤禹《清末民初慈善思想的嬗变》一文,梳理了近代以来中国慈善思想的发展和转变,认为这种转变是中国从传统慈善事业走向以制度化和法制化为前提的社会保障事业的过渡,在中国慈善事业史上具有承前启后、不可或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朱纯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已六十周年了。他为了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历尽艰辛、坚韧不拔、再接再励,愈挫愈奋;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青少年时期,是孙中山一生立志革命,献身革命的奠基时期,因此,探讨这位伟大爱国者和革命家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就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 孙中山早期思想的研究,历来受到重视,但长期以来一直众说纷云,歧见层出。总起采讲,基本上有两种意见。 相似文献
17.
18.
(一)长忆辛亥革命军,武昌城下创功勋。推翻帝制行民主,建立共和颁檄文。起义元戎多俊杰,窃国大盗实妖氛。临时政府难为继,成果瞬间玉石焚。 相似文献
19.
杨静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1,18(4):40-45
从早年改良主义经济主张,到辛亥革命前以"平均地权"、"节约资本"为核心的旧民主主义,辛亥革命后着力进行经济实践、勾划近代中国蓝图到最终认同社会主义,实现伟大转变这四个方面可以看出.孙中山的经济思想演变、发展的过程,体现了他追求真理,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革命精神,他为我们进行经济建设留下了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20.
胡邦宁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6)
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了,“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宰亥革命(虽然是旧时期的民主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从而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第一次大革命,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中国的现代历史一再证明,国共合作是符合历史潮流的,孙中山能够“适乎”这个潮流,站在时代的前列,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也是我们今天深切纪念他的原因。如果国共再次合作,从而实现“一国两制”的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这将是今天顺应历史潮流的壮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