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胡适研究《水经注》的第一篇文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文史论丛》于1979年发表了胡适遗稿《水经注校本的研究》,包括胡适致顾延龙、陈垣、徐森玉等信札十封,论文六篇,资料若干种。当时,大陆学术界以为这是胡适留在大陆(上海图书馆收藏)的未曾发表过的《水经注》研究著作,所以弥感珍贵。实际上,这是海峡两岸学术界消息不通之故。当《中华文史论丛》发表这些材料时,《胡适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在台湾已经出版了将近十年①。胡适夫人江冬秀在《手稿》卷前《卷头的话》中说:“他平常过日子,什么都可以随便,只有做学问,写文章,不肯随便。他找材料,作文,都是自己动手,有…  相似文献   

2.
胡适是希望通过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来继续他争取人权的事业,但他不主张将争取人权变成反政府行为。胡适与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总部的分歧导致了北平分会的解散。胡适的主张,不但影响了北平分会,还影响了同盟总部的中坚人物蔡元培及林语堂,这在同盟最终解散过程中,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胡适与李宗仁的交往 ,从北伐时期开始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而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 ,“两广事变”时期 ,胡适谴责李宗仁的讨蒋抗日。抗战胜利后 ,胡适与李宗仁在北平处理学潮问题上配合默契。新中国成立 ,李宗仁毅然回归祖国 ,与胡适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甲戌本于1927年由胡适先生在上海购得收藏,自1948年底起随同胡适离开当时的北平,其后大部分时间存放在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直到2005年初,始归藏上海。此本残存十六回,书名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相似文献   

5.
胡适是近现代以来致力于为王安石正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虽不是研究王安石的学术大家,却始终对王安石保持浓厚的文化兴趣,执着于从文化现代性视角出发"发现"王安石及其变法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借助"比较参证"的研究方法,胡适发现了一个更加"现代"、更加生动,也更加独特的王安石.胡适对于王安石的"发现"自然受到近代以来梁启超等人新史学实践的直接影响,也体现了其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学术自觉和功利动机,同时也与其个人复杂的人生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胡适而言,王安石不只是一个研究对象,更是其观照历史与现实的独特视点和"方法",融入了其个人深刻的人生体验.相比于同时代的新文化人,胡适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了王安石形象的近代重塑.  相似文献   

6.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时,我随齐燕铭、申伯纯、金城、周子健等同志从西桐坡赶赴北平,为中央机关进驻北平打前站,参与了接收中南海的工作。虽然距今已过去60多年,但回忆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中南海里第一夜  相似文献   

7.
甲戌本于1927年由胡适先生在上海购得收藏,自1948年年底起随同胡适离开当时的北平,其后大部分时间存放在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直到2005年初,始归藏上海博物馆。此本残存十六回,书名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考察这个本子的存书状况,结合胡适先生对这个本子不同方面的研究,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甲戌本的正文和脂批的重要内涵,根据对甲戌本的文本早晚、抄成时间、版本价值及在成书过程中的地位等作出相应的判断来看,可以肯定地说甲戌本不是曹雪芹、脂砚斋时期的原稿本,如同我们今天见到的其他十几种手抄本一样,都是一而再的过录本。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全集·书信>共收录<致胡适>35封,主要涉及教学,新文学运动发展,求助,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爱情婚姻等5个方面的内容.解读梳理这些书信,可以对沈从文和胡适的关系有比较深入的认识.胡适之于沈从文,是亦师亦友的人物.在沈从文的文学人生中,与胡适相识相知的一番经历,对他影响极大.胡适提出的"文学革命"的思想,始终为沈从文所心悦诚服.在创作上,沈从文是胡适文学革命主张的忠实实践者.  相似文献   

9.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的平津战役,其特点是将军事压力与政治争取相结合,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在解放北平的过程中,与傅作义集团的主要战场是在天津、张家口和北平郊区.其中平郊战争歼灭了数量众多的国民党军队,同时也使得北平周围的解放区连成一片,给困守北平城的傅作义以巨大的压力,从而为"北平方式"--北平和平解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北平和平解放能够得以实现,平郊战场的战争及其胜利无疑具有奠基石般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梁实秋的汉译<莎士比亚全集>在中国现代翻译史和莎学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梁实秋的译莎活动与胡适的影响密切相关.作为翻译赞助者,胡适积极倡导并且十分关注梁实秋译莎,主张译者以原语文化为依归,以异化策略为主进行翻译;胡适制订了详细的翻译计划,同时给出了具体的翻译指令;在译文文体的采纳与注释的使用等方面,两人的意见并不完全一致.赞助者的翻译要求对于译者的翻译目的以及翻译策略的选择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胡适的文学革命纲领深受其翻译实践和世界文学观的影响,同时,其文学革命宣言也为现代翻译指明了方向.胡适主张翻译"欧西名著"为新文学创作树立典范,以白话翻译代替文言翻译以利于向国人进行文学启蒙,主张自由流畅、严谨有度的直译以达到对原文的忠实.胡适的文学革命观、翻译思想与策略,无疑是建构现代翻译规范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2.
胡适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从历史的眼光来看,一个思想家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历史人物,而割裂地研究往往会造成认识上的片面性.对于胡适的学术研究,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基本上持否定的态度,后来对其研究逐步实事求是,学者们从文学、历史、哲学、教育、政治等方面对胡适的学术思想进行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就.对胡适的学术研究,应在分类探讨的基础上逐步综合和全面地看待他,才能得出比较全面和正确的评价.本文尝试把历史和文学(主要是戏剧)相结合的角度分析胡适早期的政治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一、本书目收胡适先生的中文著作专书,包括专著,诗集,文集及编校、翻译的书;附录胡适主编或参与编辑的主要刊物。不录散篇诗文。 二、本书目编年排列。各书附简明提要,说明版本情况及大致内容,一般不加评论。 三、一九四九年以后,台湾省出版的胡适著作,只录初版本;版本有异动的重版书在原书初版项下说明。编者未见的台湾版胡适著作,曾参用李家祺先生所辑《专书目录——胡适研究》及徐高元先生所编《胡适先生中文著作目录》的部分资料,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14.
胡适倡导白话诗,源于他对中西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创造。但就诗歌理论而言,白话诗更多地是与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英国湖畔派诗歌等西方资源有着明显的关联。在诗歌语言上,华兹华斯主张“散文的语言”,胡适强调“自然的音节”。文章通过对前述两条诗歌主张的对比分析,论证了胡适白话诗与华兹华斯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5.
胡适教育思想及其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适的主要教育思想是强调高等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他在高等教育领域内也提出了重点建设一流大学,形成独立学术中心的"学术独立"思想,重视"学术自由"和"学术宽容".胡适在主持大学改革时,以提高学术研究能力为其着力点,兼容并包而不失学术水准.胡适的教育思想还包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人文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地位等,他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胡适在童年时代阅读了大量的传统经典、史书、小说等,对他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传统经典和史书中,胡适接受了传统的自然主义宇宙观、实用经验理性、怀疑精神,并以之破除鬼神迷信;从阅读小说中,胡适接受了白话文训练,为以白话文批判文言文和文学革命准备了经验基础。传统与现代并不是二元对立,传统是复杂的、多元的,它在胡适身上显现出两重性。胡适既承继传统,但又批判传统,以一种传统批判另一种传统。胡适并不将传统视为走向现代的障碍,而从传统中获取现代性资源,使传统成为步入现代的一座思想桥梁。  相似文献   

17.
以胡适禅宗研究为个案,研究了胡适自由主义思想与传统自由思想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胡适的禅宗研究虽然缺乏思想深度,但他的自由主义理论与禅宗存在关联,胡适要求政治与文化自由,这是中国近代自由主义不同于传统的主要进展,但胡适并没有意识到现代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传统思想体系中也能找到它的参照.  相似文献   

18.
因国共内战的影响,1948年初大量东北学生流亡北平,这给地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北平当局无力安置东北学生,双方关系因而较为紧张,最终导致七五事件的发生.事件后,北平、南京、沈阳之间围绕事件的善后与调查展开了一番博弈.北平当局操控舆论的做法难以为东北各界所接受,但北平与东北当局又因流亡学生问题而相互倚赖.对于北平当局的暴行与国民政府的低效,东北各界反应激烈,地方意识亦急剧膨胀.迫于压力,国民政府不得不对事件进行彻底调查,但在内战紧张的情势下最终仍不了了之.  相似文献   

19.
胡适作为中国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在国学研究的诸多领域都作了具有开创意义的工作.<诗经>虽然不是胡适研究的主要对象,但是他最早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诗经>,可以说是现代诗经学的开山人.本文拟对胡适<诗经>研究的内容、方法、意义等问题作一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1938年至1942年,胡适出任驻美大使.对其使美期间频繁的演讲,时人和学术界褒贬不一.如果对胡适使美演讲进行统计和量化分析,就会发现这是胡适战时“学人外交”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其“学人外交”取得重大成效的保障.这固然是胡适的主动选择,但其中也透露出胡适的诸多无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