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承婧 《社科纵横》2007,22(2):44-45
美国思想库是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一种特殊力量,凭借其特点和功能在美国对外决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美国思想库的产生发展,与美国政治的需求密不可分。可以说,美国思想库之所以能够在美国对外决策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是由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美国公众外交与美国对外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众外交是美国外交的重要工具 ,已经成为美国对外政策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美国公众外交受到了美国各届政府的重视。本文主要论述了美国公众外交的特点、发展演变、主要活动及其在美国对外政策中所起的作用。美国公众外交的实质是进行意识形态的对抗和输出美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深刻介入 ,使美国因素成为中国最终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障碍。在台湾问题上 ,美国积极推行其“战略模糊”的双轨政策 ,旨在使海峡两岸都摸不透美国的底牌 ,以防止台海地区爆发军事冲突 ,损害美国的国家战略利益与民主价值观念。然而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却存在着致命的脆弱性。本文从美国与台湾地区的关系、美国与中国大陆的关系、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关系、以及台海局势发展与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关系等方面 ,分析了美国台海政策自身蕴涵着的难以逾越的两难后果 ,证明美国的台海政策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相似文献   

4.
自从美国1988年《公共汽车贸易与竞争法》通过以后,为了给美国的商品、服务和投资开放外国市场和保护美国在国外的知识产权,美国行政部门发动了一场挑衅性的运动。这场运动的主要促成因素是历史性的美国贸易赤字和已经产生的政治及经济的压力。在这努力之中,美国政府的主要法律武器就是美国贸易“301条款”和“超级301”条款。与美国其他贸易法条款不同,这个法主要不是用于商品进口美国,而是想要美国公司进入外国市场。因为美国对阻碍市场通路  相似文献   

5.
面孔     
正安倍晋三反对美国提"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美国盟友要阻挡奥巴马的核遗产",美国《华盛顿邮报》近日报道称,针对美国总统奥巴马希望在卸任前留下"核遗产"、正在探讨是否提出美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但美国多个盟国都表示反对,尤其是日本。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强烈反对,称此举会让美国对  相似文献   

6.
网络快讯     
20 0 2年全球观点虽然“9.1 1”事件为美国赢得了全世界的同情 ,但对美国的不满情绪在过去的两年中仍不断高涨。尽管如此 ,仍有很多国家对美国保有善意。Pew全球态度调查 (PewGlobalAttitude)显示 ,在 42个接受调查的国家中有 35个国家仍对美国保有积极的态度。对美国真正的厌恶 (如果不是仇恨 )主要来自中东和中亚的穆斯林国家。然而 ,人们对美国的态度却是复杂和矛盾的。人们喜欢美国的东西 ,同时又谴责美国对自己的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简而言之 ,多数国家都十分反感美国奉行的单边主义 ,但美国的反恐战争还是在穆斯…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战略目标是要在全世界推进美国式的民主,维护美国世界领导地位。本文在探讨美国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对其霸权战略和合作平衡战略进行了理性分析。本文指出,美国如要采取单边主义,它将承受一定的成本风险;在日益凸显多极化的世界,合作平衡战略必将成为美国的一种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刘增美 《学术交流》2008,(2):159-162
美国华裔文学现已成为文学和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受美国亚裔文学研究范式的影响,国内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往往从中国文化视角入手,相对突出了其"华裔"特色,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它的美国特征.然而,美国华裔文学作为美国文学的一部分,它首先是美国文学的问题.因此,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不仅要在中国文化中寻根,更应在美国传统中溯源.本文将从研究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多元文化语境下华裔文学与主流文学间的互动,以及自由主义传统对华裔文学的"美国化"影响.  相似文献   

9.
2016年11月,唐纳德·特朗普当选为美国第45任总统,这一事件被广泛视为民粹主义在美国的胜利。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揭示美国民众价值观变迁与民粹主义崛起的内在关联,是验证或发现美国本轮民粹主义根源的崭新视角。通过考察美国民众价值观中与民粹主义思潮密切相关的政治信任、贫富差距感知以及政治立场定位,论文发现民众的政治信任发生了明显的变迁,其中美国民众对于民主体制的信任程度仍然很高,而对于政党的信任程度则有明显衰减,互联网媒体的崛起更导致了美国民众对于传统媒体信任度的下降;尽管美国宏观经济状况不断改善,美国民众对于自身经济状况仍然持有较高不满。在对美国民众政治立场极化程度进行纵向与横向对比后可以发现,美国社会政治两极化程度并不足以解释民粹主义的崛起。  相似文献   

10.
40多年来,美国第一次在外交政策上面临根本性选择和决定。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和冷战开始,美国外交调整的愿望和能力就未受过考验。现在美国正面临新的情况。美国在波斯湾战争中取得了惊人的胜利,但才停火几天,美国人民就把它忘却了。在南斯拉夫内战中,美国甚至没有作为和平缔造者进行干预……。对这些变化,美国人同苏联人一样麻木不仁。美国迫于自身的迫切问题有从外部世界撤退的呼声:寻求解决医疗保健、教育、基础设施与投资、毒品与犯罪、城市与环境问题。据称,这些议事日程应排在首位,因为世界其他国家都在自扫门前雪,不需要美国的领导和干预,甚至不顾美国的利益。这种撤退和内向的思想,从美国的经验而言,并非不合逻辑。冷战已以美国的胜利而告终。苏联已全部吐出它  相似文献   

11.
对儒学的研究一直是美国中国学研究的构成要素,是美国认识、了解中国和中国人的重要途径.美国早期来华传教士开启了美国儒学研究的端绪,美国汉学的出现,则意味着美国儒学研究进入专业化研究阶段,随后形成的狭义中国学则开创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汉学对儒学的研究模式.美国汉学和狭义中国学对儒学的研究代表了美国儒学研究的主要模式,也形成不同的知识传统.但整体言之,美国对儒学的研究深受中美关系走势之影响,尤其与中国国力的实际状况相关.这种情况决定了美国儒学研究的未来走向及其在整体美国中国学研究中的地位和意义,只要中国保持持续性的发展,并把儒学作为强国复兴的基本要素之一,美国势必会加强对儒学的研究."中国中心论"和"文明互补论"亦势必成为美国儒学研究的主流模式.中美代表当今世界两大文明体系,二者的互相深入理解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4-12岁孩子可免费试学"美国小学"课程"美国小学"什么样?"美国小学"孩子如何学英语?为什么美国孩子创造力很强?为什么美国人可以包揽太多数诺贝尔奖项?因为美国的基础教育强调创造力至上,注重培养孩子独特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3.
张文木 《太平洋学报》2010,18(11):18-59
"天安舰事件"是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提速的重要信号,美韩黄海军演是美国保守派在向中国摊牌并对奥巴马"新尼克松义"政策施压,这对目前基于远东雅尔塔法权体制的美国国家利益的影响是灾难性的。笔者主张中美在雅尔塔体制中的合作,而不应当寻求"零和"式的冲突。今天美国衰落的原因是美国财政已无力支持其过于庞大的战略目标,该战略目标已使美国对手林立并越打越多。遏制中国已成为美国巨大的政治和财务包袱,美国已没有必要———当然也日益没有能力———坚守遏制中国的"第一链条"。中国实现台海统一只是在恢复半个世纪前已在雅尔塔体制中确定的中国合法权利,并不损害美国的雅尔塔利益。笔者建议,为了美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为了保持美国在世界政治中应有的大国地位,美国应当放手台湾于中国,由此赢得亚太在新的政治基础上的和平。中国必须为此做好最坏和最好的准备。  相似文献   

14.
60年代中期的美国对华政策一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这种内在矛盾表现在一方面美国将中国视为最危险的敌人和最直接的威胁。另一方面美国朝野逐步认识到,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美国企图长期孤立中国既不合情理,也做不到。美国处理对华关系中的这种内在矛盾到六十年代中后期已经无法再协调下去了。与美国对华政策陷入山穷水尽的同时,美国对华舆论已经酝酿出对华政策将要进行调整的内在逻辑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乔治·W 布什入主白宫以来 ,以“美国主导下的亚太稳定秩序”理念调整美国的亚太战略思想、打造亚太安全新格局 ,在“美国的存在”、“美国的盟友”、“美国的秩序”、“美国的领导”等四大方面取得了新优势 ,给亚太安全形势及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带来了不同于以往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美国从世界权力之巅开始走向衰败。从美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影响、美国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权力向金融资本集中等方面可以说明美国的衰落。对外奉行霸权主义反而对世界越来越失去控制,对内受制于金融资本,政治民主迅速萎缩等是美国衰落的主要因素。总而言之,美国已经踏上了一条通向衰败的不归之路。  相似文献   

17.
以往的美国现代主义文学研究通常强调其"时间性",遮蔽了"空间"在美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从文化地理学角度研究美国现代化进程与美国现代主义文学之间的关联,旨在揭示现代化导致的地理空间变迁对于美国现代派作家及其文学叙事创新的深刻影响。为阐明这一观点,本文着手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梳理文化地理学界对于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探讨;其后勾勒美国现代派作家的文化地理路径;最后讨论美国现代主义文学对于美国现代化空间变化的回应。  相似文献   

18.
王树林 《唐都学刊》2004,20(6):144-148
中共"七大"前后,毛泽东的美国观经历了赞扬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国"到深信美国"实在是一个敌对性的帝国主义"的戏剧性的推演;美苏关系是毛泽东的美国观推演的国际背景,而美国对华政策则是毛泽东观感、认知和评价美国的基本尺度;毛泽东的美国观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又兼备革命现实主义的特征,它显现了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情结与现代化追求之间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美国重返亚太入手,分析近年美国对亚太政策的调整、变化及其根源,在此基础上探讨美国重返亚太政策对地缘政治的影响。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美国重返亚太反映了美国重视与亚洲各国的合作,而不仅仅是在亚太搞对抗。当然,加强与亚洲各国,尤其是与中国的合作才最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在重返亚太的过程中,受到经济实力因金融危机而削弱的影响,露骨地使用军事硬实力、挑唆亚洲一些国家对华敌视情绪,不利于亚洲各国的发展,也对美国当前的经济恢复没有好处。  相似文献   

20.
美国文学传统与后现代主义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信德 《浙江学刊》2008,(1):99-103
本文通过对后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小说在美国的流行与繁荣过程的评述,具体阐释了来自欧洲的后现代主义对20世纪美国文学以及美国小说创作的影响;同时着重分析了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与美国文学传统的血缘关系,表明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虽然带着一定的反叛意识和后现代色彩,但它与这个国家固有的文学传统依然存在着本质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