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健 《小康生活》2001,(1):12-13
高妻葡萄属欧美杂交种,四倍体。该品种穗、粒特大,平均穗重600克,平均粒重16克,疏花疏果后平均粒重18-20克。它比巨峰、藤稔晚熟10天左右。其含糖量高,为18-21度,具有浓郁的草莓香味和淡淡的玫瑰香味。耐贮运性明显优于藤稔。结果期早,结实力强,坐果率高,栽植第二年可达每亩1000千克,第三年达3000千克。抗寒性强。  相似文献   

2.
1、超早:欧亚种,引自福建省农科院。粒重10克,果皮紫红色,味浓甜,有玫瑰香味,穗重600克,穗形整齐美观,在自然成熟条件下,阳历6月20-25日上市。2、早丰:欧亚种,引自福建省农科院。粒重9-10克,果皮紫黑色,含糖16.5%,甜酸适口,穗重600克,外观美,成熟期6月26日左右,果皮较厚,久旱遇雨无裂果现象。3、巨早:欧洲种,引自日本中山葡萄园。粒重12克,果皮鲜红  相似文献   

3.
经试验示范证明,绵农1号小麦新品种,产量水平较绵阳11号高10%左右,抗白粉病,叶锈病性显著优于绵阳11号。为发挥大穗优势,获得亩产400~500公斤产量水平,其产量结构宜控制在亩有效穗20万左右,穗粒数40~45粒,千粒重50~55克。在保证一定群体的基础上,提高穗重,协调穗,粒,重三者间的关系,是获得高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小康生活》2004,(9):62
独家重点推广南方高抗葡萄——紫罗兰(本所独家选育),该品种在南方高温多雨地区绝对能站住脚跟,“紫罗兰”在本所比巨峰早熟15天以上,平均粒重13克,最大粒重20克左右,平均穗重586克,最大穗1200克以上,该品种在南北方高抗霜霉病、白腐病、黑豆病、炭疽病等,在南  相似文献   

5.
早熟特大粒的反季葡萄——早巨艳, 属欧美种,引自福建省农科院,果穗大, 平均600g左右,最大穗1500g,果粒圆 形,紫黑色,果粉多、粒重13g,是极早 熟种中少见的大粒葡萄品种,含可溶性  相似文献   

6.
用近10年的小麦区试资料,从粒重的角度将四川麦区小麦品种分为“大粒型”(千粒重50g左右)、“中间型”(千粒重45g左右,穗粒数40粒左右)和“粒数型”(千粒重40g左右,稳粒数50粒以上)三类,通过相关及因子分析表明:我省推广小麦品种大多属“中间型”,该类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及商品性都较优良;“粒数型”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在三类品种中最好但粒重较小,商品性欠佳;而“大粒型”品种对环境适应性较差,不利高产稳产。四川小麦育种宜采用“中间型”或“粒数型”路线,特别是产量水平要有所突破,更须走“粒数型”的路子。  相似文献   

7.
(一)特色高产优质类水稻:红宝3号,株高90厘米,分蘖强,长势清秀,抗性极强,每穗200—350粒,亩产600—650公斤,米红色,质特优,亩用种3斤。香黑糯:株型紧凑,穗长一尺,穗200—350粒,千粒重28克,米粒表里乌黑发亮,亩产550—600公斤,米质香糯,亩用种3斤。大粒香:杆粗壮,适应性广,穗200粒左右,千粒重45克,长势壮观,亩产600—700公斤,米质香,  相似文献   

8.
12个税型两系杂交稻组合在5个播期条件下的播始天数、株高、单株草重、谷草比、单株有效稳、每穗着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及单株粒重等10个性状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不仅结实率及谷草比与单株粒重的相关系数(正相关)较大,而且这2个险状对单株粒重的直接通径系数(为正值)也较大,说明现阶段提高结实率及谷草比是选育强优势税型两系杂交稻的主攻方向。对提高结实率的途径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黑色大麦96717新品系,在盐城地区已普遍推广,该品种矮杆大穗,株高80厘米左右,每穗25粒左右,千粒重40g 左右,成熟期5月25日前后,亩产300公斤~400公斤,与黄大麦苏引2号相近,比目前生产使用的“奥比”黑大麦增产50%以上。抗倒性能好,幼苗绿色,成熟时芒、叶、茎、粒变成黑色,籽粒中含有微量元素硒,是一个理想的黑色大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刚明一号”是湖南省农民育种家易延刚意外地从高山杂草丛中发现的一株自然野生旱稻,经11年选育而成的一个旱稻品种。该品种分蘖力强,单株分蘖16—18根,茎秆粗壮,株型松散适度,剑叶较长略披散。株高100厘米,穗长27厘米,每穗250—300粒,千粒重28克,亩产60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11.
(1)高优503。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和西北植物研究所联合选育成的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属半冬性,分蘖力强,苗壮,叶片上举,通风透光性好,光合效率高,成穗率高。株高85厘米,根系发达.穗茎长,基部节间短硬,抗倒伏极强。抗条锈、白粉病、叶枯病和腥黑穗病;抗干热风.耐阴雨。穗大粒多,每穗40粒左右,千粒重38克,白粒,角质。蛋白质含量16.5%。  相似文献   

12.
余富国 《小康生活》2000,(11):38-38
该品种是湖北饶水佳利用固优11号与优质高产“鄂保丰”杂交后育成,表现如下:①株高110公分左右,株型紧凑,叶夹直立,抗病虫力强。②分蘖力较强,单株可分蘖13—15根。③穗特长,粒较多,一般每穗300~350粒,抽穗整齐一致。④千粒重27克,谷细长,米全透明无腹白、心白、米质优。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川西化杀杂种小麦产量优势与产量因素优势。结果表明 :(1)稀植条件下产量中亲优势与各产量因素中亲优势呈显著 (极显著 )正相关 ,以生物产量、穗粒重与穗粒数的中亲优势尤为密切。在亲本选用上应注意生物产量、穗粒重、穗粒数几个性状。 (2 )不同亲本材料的选用对杂种小麦产量因素超标优势表现有影响。 (3)稀植条件下 ,强优势组合的产量超标优势是在穗、粒、重各因素协调提高下 ,具有较高的生物产量优势与穗粒重 (穗粒数 )优势、或穗数和穗粒数优势的结果。 (4)密植条件下 ,产量超标优势主要来自于穗粒数与千粒重优势 ,而以穗粒数优势占主导作用。 (5 )单株稀植条件下的各产量因素超标杂种优势大于群体密植条件下的超标杂种优势。 (6 )产量超标优势与穗数超标优势在稀、密植条件下的相关性不显著 ,而穗粒数超标优势与千粒重超标优势在两种条件下达极显著相关。研究认为 ,目前川西化杂杂种小麦的选育应在川麦 2 8的基础上 ,稳定穗数与千粒重 ,选育生物产量与穗粒数大的组合  相似文献   

14.
淮两优三号     
《小康生活》2006,(4):41-41
淮两优三号系淮南市种子公司配组选育而成,是一个集高产、优质,多抗于一体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目前,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审。该品种分蘖力较强,单株分蘖一般15个左右,叶色深绿,生长整齐,长势繁茂,株型紧凑。株高115-120厘米,主茎叶18-19片,叶片直、宽、厚、挺。亩有效穗16-18万,穗总粒数175-184粒,一般年份结实率82-85%,千粒重26.5-27克。成熟时秆青、叶绿、籽黄,生长清秀,熟相好。抗稻瘟及白叶枯病,抗倒伏能力强。米质检验结果12项指标中8项达优质米一级标准,2项达优质米二级标准。全生育期140-145天,比汕优63迟熟5天左右。一般亩…  相似文献   

15.
绵阳15号由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在1979年从绵阳11号变异单株中选育而成。是我国南方麦区栽培面积较大的小麦品种之一。1987年获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品种春性,早熟。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穗长10cm 左右,每穗有结实小穗18—20个,中部小穗一般结实4—5粒。籽粒白色、半角质,千粒重45—50克,蛋白质含量15.07%  相似文献   

16.
糯杂种高粱的9个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绝大多数大于表型相关系数。茎粗与千粒重相关的环境效应大,而基因型效应小,提高茎粗对增加千粒重主要靠环境效应。穗粒数与穗粒重的基因型相关和环境相关系数均大,故穗粒重的提高是基因和环境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穗长和穗粒数与穗粒重呈正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一级分枝数和千粒重与穗粒重相关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穗粒数对穗粒重的直接效应最大,而穗长主要是起间接作用。从分析的4个性状来讲,对穗粒重的直接效应分别是穗粒数>株高>茎粗>穗长。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省内120个县市的720份资源的主要数量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千拉重、穗粒重和穗粒数是影响高梁单产的主要性状。但千粒重通过穗粒数对产量的间接效应是一个很大的负值,说明我省地方品种的大粒类型并非是高产类型。  相似文献   

18.
王母献宝,92年由我场从日本引进,原代号9307。结果早,产果多,大穗大粒,一般穗重2.5公斤,最大7.3公斤,果粒大、纵径最大4.5cm,横径2.7cm,单果平均重18克,最大28克,呈无核或软核状、含糖19%,果皮薄肉厚、香甜、细腻硬脆。极早成熟,在北京地区7月14日即可上市,比巨峰早熟  相似文献   

19.
甜高粱     
早熟1号、纯甜2号甜高粱是粮糖兼收的杂交种,可亩产200-500公斤的粮食和3000-5000公斤富含糖分的茎秆,早熟1号在北京地区春播生育期116天,为早熟粮秆兼用甜高粱杂交种。株高314厘米,茎粗1.8厘米,红壳白粒,穗粒重60-90克,着壳率约10%,茎秆坚韧抗倒伏。醇甜2号在北京地区春播生育期125天,株高350厘米,茎粗1.74厘米,单秆重1.08公斤,茎汁糖  相似文献   

20.
用三个红皮软粒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研究了去穗对干物质分配的影响。田间小区按随机区组裂区试验设计(品种为主区,穗处理为副区)。穗处理为两种,一是不去穗(对照),二是在开花后4天去25%的穗(SR)。从去穗之日起刮生理成熟,每隔七天测一次分蘖各器官(穗、穗梗,茎和蘖)的干物重和非结构性炭水化合物总量(TNC)。同对照相比,SR的籽粒产量下降25%,但处理间粒重无显著差异。在SR处理后的一周或二周后,SR副区中蘖,穗梗和茎杆样本的干重和TNC均比对照高。就几个品种平均而言,在整个灌浆期间,对照样本中的净干重增加了1.5g。相比之下,SR副区中的无穗蘖在开花至成熟期间,干物质损失了1.89g。这些发现说明,由无穗蘖生产的干物质并未向同株去穗蘖大量运送以致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