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孙冰 《决策探索》2014,(5):32-33
微信红包“走红”,引爆2014移动支付年“你好!我要在微信上绑定银行卡,应该填哪个单子?”作为中国银行一家网点的大堂经理,王敏熟练地把一张单子递给了这位客户,王敏说像他们这样一家并不大的支行,从年前开始每天都会接待数十笔要求预留手机号开通网上快捷支付的客户,数量大大超过以往。“年前主要是为了打车省钱,后来则是为了能把春节期间在微信上抢到的红包提现。”王敏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2.
马年春节,微信红包似乎在一夜之间干完了支付宝花10年干的事儿,也打响2014移动支付争霸的头场偷袭战。也许可以期待,更多类红包式创新将实现新的“弯道超车”。  相似文献   

3.
提起医疗“红包”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医疗“红包”,顾名思义,指在医疗行业发生的“红包”现象。“红包”存词典中解释为:“包着钱的红纸包儿.用于奖励、送礼或行贿。”当然,“红包”同时也兼有商业行为中的“红利”之意。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09,(2):16-16,19
浙江生态环保转移支付;阿勒泰“破冰”;农保全面推广;安徽省会经济圈;东莞2亿元民生“红包”;农村住房抵押贷款。  相似文献   

5.
羊年春节最热的关键词,非“抢红包”莫属。“红包狂欢”从1月底拉开序幕,红红火火持续了一个多月。有人抢得不亦乐乎,也有人抢得心理疲劳--“现在见到群红包都懒得点了”。如此变化不禁让人陷入思考:人们为何逐渐逃离红包?红包大战中我们得到了什么、错过了什么?  相似文献   

6.
见微知著     
《经理人》2012,(12):10-10
@经理人:对目前的腾讯而言,刚刚突破2亿用户、光鲜亮丽的微信无疑承担了在资本市场支撑“市梦率”的关键角色。炙手可热的微信,被视为互联网时代的变革力量。马化腾对此似乎要清醒很多:微信只是无线互联网的站台票,不是船票。  相似文献   

7.
纳粹技术     
《领导广角》2000,(10):53-53
“红包”是指以赠予方式给予或获得的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信用卡、购物卡等。日前,广东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严禁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接受和赠送“红包”的暂行规定》,向广东省各市、县党委和人民政府以及省直各局以上单位发出通知,要求认真执行。该《规定》指出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和对外交往中,不准接受任何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红包”。  相似文献   

8.
语丝语录     
法官过节期间收了人家红包的赶紧去法院纪检部门“报到”,今后凡发现收接红包的法官,不论多少,一律先免职,再由纪检部门核实后作出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在反腐败的强大风暴之下,不管送礼者还是收礼者,都不敢明目张胆地公开行贿受贿,也不敢登门送礼。然而,在"四风"行为不断变异的今天,"微信红包"却成为新型行贿受贿渠道。微信红包也是"礼"的一种表现形式,党员干部抢红包应受到党规党纪的约束。面对一些手中握有权力的干部,心怀叵测之人有可能采取"温水煮青蛙"战术发红包,攻陷其拒腐防线,为日后办事打"基础"。同样,有的干部在一个几十元甚至几百元的红包面前,就会利用职  相似文献   

10.
“小红包”有弊无利 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分配办法,—直是企业的热点。前段时间有些企业时兴领导职工发“红包”。最近一种“模糊分配”、“工资保密”的观象又在一些企业悄然兴起:即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等报酬。以“塞红包”、“悟着给”、“偷偷发”的形式发给职工。依笔者之见。这种“模糊分配”的办法实际上是发“红包“的变种,弊端丛生,不应提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