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长篇小说《大清相国》是"官场小说第一人"王跃文迄今为止创作的唯一一部历史题材小说,官场仍旧是其主要的叙事场所,它再现了三百多年前清朝波谲云诡的官场风云,塑造了以陈廷敬为代表的满清宦海大臣群像.小说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贯穿始终,在对真实历史事件进行合理想象和虚构的基础上完成历史叙事建构,叙事语言的戏剧化倾向以及官场"完人"形象的塑造,使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本世界.同时,"等、忍、稳、狠、隐"的五字诀是主角陈廷敬驰骋官场多年所遵守的为官之道和处世秘诀,不仅为古代官场系列小说增添了新的审美品格,于当代职场也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 1991年12月24至27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在南国花城广州召.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多名从事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科研人员、著名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就大会的中心议题“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化”展开了热烈的讨沦.学会会长,八十高龄的老作家姚雪垠出席了这次大会,并结合自己的长篇小说《李自成》的创作,做了弘杨民族文化的讲话.香港作家曾敏之也参加了会议,并在大会上讲述了港台文学的现状.与会者就有关当代文学与民族传统、当代文学与社会变革、当代文学自身的继承与革新以及台港澳文学和世界华文文学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社会主义新人"是超越历史条件限制的理想形象,其塑造的成败与传统文化紧密相关.<创业史>中的梁生宝兼采新、旧道德之长,恪守忠孝之道,克己奉公,具有超越时空的人格魅力.<艳阳天>试图展示萧长春的无瑕品质.但在不经意间暴露其蔑视传统文化却未免粗鄙的私欲、本性.柳青"修辞立其诚",粱生宝形象有温暖人性内容;浩然不能直面丰富人性的现实,萧长春形象没有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姚达兑 《阴山学刊》2010,23(3):38-44
《梼杌萃编》历来被埋没在故纸堆中,不受重视。近年有陈平原将其放在谴责、狭邪两类小说中讨论,王德威将其放在"梼杌"所具有的史鉴和"溢恶"两方面进行探讨,但都未对此书作整体性分析。此书继承了两大小说类型后,有意对其优缺点进行继承规避。其中,最突出的但被忽视的是此书对滥恶溢淫倾向规避的叙述。钱锡宝熟知官场,故能避免滥恶,反而在叙述中多有怜悯。钱氏对滥恶溢淫规避的表现,是将叙述由官场转向私域来探讨,一边规避,一边借以呼唤"真性情"。  相似文献   

5.
作为对当代文学英雄叙事传统的承接和延续,"新时期"文学"英雄悲剧"的叙事必然遭遇重构"个人"与"整体"关系的多重挑战;同时,与"受害者"和正剧英雄的形象相比,悲剧性"英雄"的塑造提出了更高的人格建构要求."新时期"英雄悲剧的叙事不同程度地陷入叙事矛盾导致的文本困境,尖锐地暴露了个人自我的成长在具体历史语境中的两难处境,也预示了当代文学英雄叙事传统的落幕.  相似文献   

6.
樊星 《江汉论坛》2007,7(1):133-136
文章论述了研究当代文学与古典文学之间的历史联系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从古典文学遗产中继承中国古典文学评论的方法与风格的思路.文章还就探讨重新发现与努力超越古典文学遗产的可能性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多丽丝·莱辛自传体小说《金色笔记》是她的代表作,它奠定了莱辛在当代文学史中的地位与声望,也隐含了莱辛的自我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通过对小说中双性同体思想的实践者——安娜的细致分析,指出莱辛对女性主义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的辨证性思维.从更深层面接近莱辛,客观地审视她的创作,深入地了解她的女性主义观.  相似文献   

8.
面对宏伟壮阔的脱贫攻坚图景,当代文学工作者深入脱贫攻坚主战场,讲述脱贫攻坚故事,塑造脱贫攻坚典型,记录脱贫攻坚实践,全面总结脱贫攻坚的中国经验,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以文学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助推脱贫攻坚.脱贫攻坚主题文学有着自己独特的生产传播机制:一方面,中国的扶贫实践催生了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现了一批时代新人形象;另一方面,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又呼应着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询唤,激发人们脱贫攻坚的斗志,把文学的审美特性与政治功用有机结合起来,为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提供新的材料与言说空间.  相似文献   

9.
文学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较之新闻媒体、政治经济以及国际关系领域所展现的中国形象,当代文学塑造的中国形象具有较高的价值信任度和可接受度。莫言的作品关注当下题材,在对外传播中建构了批判和反思的中国形象。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及获诺奖后西方媒体的评价,折射出中国文学对外传播中的西方想象中国问题。  相似文献   

10.
虚拟财产继承立法构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互联网时代孕育而生的虚拟财产为社会生活带来了新的广袤财富,也同时拷问着变革中的继承法律制度.通过对其可被继承性、请求权基础、继承效果和意义的分析能得出虚拟财产继承的一般理论基础.虚拟财产类型广泛,性质特殊.可继承虚拟财产包括网络账号、网络物品、网络货币、网络电子信息、其他网络财产等五类.类型化的构建能为虚拟财产继承划定准确的范畴,为法律规范奠定基础.继而,根据权能、隐私权、契约等因素进一步对可继承虚拟财产予以限缩,构筑虚拟财产继承的立法规范.最终,通过所有权继承和使用权继承两个路径实现虚拟财产继承法律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新官场小说的主题已越来越多地涉及官场伦理问题.官场伦理本质上属于政治伦理,涉及从政者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新官场小说反映了政治领域中官员政治公共道德的蜕变、个人道德的沉沦、权力伦理的缺失和伦理关系的失范.新官场小说家对官场政治伦理的广泛关注和深入剖析,凸显了时下官场伦理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暴露官场政风蜕变的同时,流露出对官场政治道德衰变的忧虑.  相似文献   

12.
“文人无行”是一个持续古今的文学主题,到了20世纪则愈加明显。审视五四以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知识分子题材的作品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几乎少有正面知识分子的光辉形象,而大多是不光彩的形象,是被讽刺、被挖苦、被调侃的对象。考察这些知识分子形象,40年代和90年代是两个重要的时段,具有对应性的特征。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与生活中的知识分子出现了明显的“错位”,与作家自我形象也显出了极大的反差,个中原因,值得探寻。  相似文献   

13.
政治文化始终是根植于官场小说中的恒定因素,政治传统、政治伦理与政治文明成为官场小说讲述的核心内容,但官场小说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阐释仍然存在无法规避的局限和窠臼,使官场小说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陷入到模式化状态。王晓方的官场小说在对传统政治中的"官本位"思想、官场小说中的"现代性"焦虑和小说对政治表述的可能性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王跃文的官场小说创作回到日常生活现场,通过对官场日常生活的检视和重排,指认了官场亚文化、潜规则等官场"不成文规矩"对日常生活的渗透和绑架;体认了处在日常生活中的官场人物的生存状态和灵魂处境;进而确认了官场中人生存的悖论和困境,构筑出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官场日常生活的审美形式。这使王跃文的官场小说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众多官场小说中艺术风格较为独特的一种美学存在。  相似文献   

15.
官场小说起源于先秦文学。《史记》中的很多人物传记,其实已可视为官场小说。在唐代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官场小说,薛用弱的《王维》应该是中国第一篇写跑官求官的小说。唐代之后,官场小说经历了宋元明几朝的缓慢发展,至清代以李伯元《官场现形记》为代表,在理论和创作上都达到了新高度。现代官场小说的出现,主要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20世纪90年代迄今,官场小说以反腐的名义、以写实的风格持续繁荣,但繁荣的背后还潜藏着隐忧。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中,形象的救赎趋向分别经历了政治救赎、自我救赎与族根救赎三种演绎方式.每一种救赎方式都是对于当代文学不同时段中所形成的不同的文学格局的明确印证.对现实主义题材中人物形象救赎趋向嬗变轨迹的把握,可以更好地体味当代文学史的脉流与律动,也便于对当代文学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做一个宏观而明晰的梳理.  相似文献   

17.
类形象浅说     
文学中存在着“类形象”。人们赋予某些生物以人性,此种生物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具有某些共同特征,这就形成为“类形象”。本文以狐和蝶两种生物为例,讨论中国文学中的类形象。  相似文献   

18.
杨菲 《社会科学家》2005,(6):185-187
90年代是一个城市文化日益成为主流文化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90年代文学一个重要的成果就是城市文化影响下新的叙事形象的出现,从而丰富了当代文学的人物长廊,也标识了90年代文学的独特之处.本文具体从三个方面论述了90年代文学中新的叙事形象,进而通过这些人物形象试着揭示时代和文化的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19.
南方家庭小说(family romance)是美国南方文学传统的核心.福克纳作为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作家,继承了南方文学中家庭小说的传统,创作了约克那帕塌法世系小说.福克纳在其小说中对白人种族主义者的刻画中充满了矛盾,在将这些种族主义者塑造成旧南方体系中的英雄的同时,还通过这些形象揭露了旧南方的腐朽本质和对人性的践踏.正是在这种批判意识中,福克纳的家庭小说既完成了对南方文学的继承和发扬,又实现了对它的超越.  相似文献   

20.
阎真是当代官场小说的旗手,"通过一部《沧浪之水》在官场小说写作中力拔头筹"①.该小说以某省卫生厅的官场博弈为背景,通过主人公池大为从知识精英到官僚的身份转变,揭示了官场文化对精英知识的腐蚀,抒写了知识精英身份认同的焦虑和人格分裂痛苦的心灵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