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创新体系由观念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和管理创新系统组成,其骨干部分是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政府。大力促进和广泛进行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任务。如果说国家创新体系是知识经济的发动机,知识和创新就是发动机的燃料。加快国家创新体制的建设,无疑是要加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基础条件,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动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全民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无疑是我国迈向知识时代的正确道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是使我国的创新综合新体系的目标,是使我国的创新综合实力在2010年前后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前,由中国科学院组织实施的“知识创新工程”,由国家经贸组织实施的“技术创新工程”,由教育部组织实施的“211工程”都正在实施之中,还应组织实施“制度创新工程”、“管理创新工程”。在发展创新体系时,我们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2.
薛彦平 《决策探索》2014,(24):82-83
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延伸。在全球化、国际化的背景下,挪威通过科研、创新体系等方面的建设促使科技资源配置结构和科技管理模式发生显著变化,实现科研管理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治理”的转型。  相似文献   

3.
国家创新体系研究评介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海芬  苏敬勤 《管理学报》2010,7(4):562-569
在探讨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来源、定义及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有关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4个主要方向:国家创新体系特征横向比较研究;绩效比较模型研究;创新体系纵向比较研究以及非工业发达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然后,结合我国实践,指出建设和完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2个维度,即明确国家创新体系内部组成的职责定位,并提高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系统合作性,以及在加大各层级创新体系构建力度的基础上与国家创新体系实现纵向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比较研究的方式,分析了美国在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有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提出要从全球角度思考国家的利益,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科技教育创新体系、知识文化创新体系、制度管理创新体系和产业企业创新体系),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研究——基于产业创新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苟仲文  李仕明  曾勇 《管理学报》2006,3(6):741-744
在对技术创新和国家创新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创新的概念。从技术利益驱动、市场竞争驱动、区位竞争驱动、应用需求驱动、产业政策驱动5个方面探讨了信息产业创新的创新驱动,并从技术创新、产业链创新、产业集群创新、应用创新、政策创新5个方面构建了信息产业创新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6.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体系不仅是面对重大突发疾病科研攻关的重要支撑,也是满足人民生命健康基本需求的保障。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呈“一超多强”的创新格局,美欧等主要国家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体系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根据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特点,从产业创新资源要素、产业创新主体载体、产业创新运行机制等维度构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分析理论框架,剖析全球主要国家构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体系的先进经验,最后提出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7.
关于创新,谁也不可能提前预知确切答案。所以,政府只能顺势而为,并建设一个好的环境。政府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就不能像过去那样什么事都管。一个新常态国家的创新体系,要从两个方面谈起。第一个方面是当前总的形势,第二个方面是如何面对这种新形势,即建立和完善国家的创新体系。不同时具备这两个特征,新常态就稳不住先讲第一个方面的问题。从去年以来,中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根据已有的文章,新常态的内容或者特征可以归结为两点:第一点,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的状态转向中高速增长,进入下行通道。这个趋势今后可能还要继续,甚至会进一步变成中速增长。第二点,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向质  相似文献   

8.
协同创新在2011年被提出后,全国各地政府、企业、高校纷纷构建协同创新联盟体系,各创新主体之间开展了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到2013年,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已占全社会总支出达76%以上,146家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聚集了5000多骨干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组建了14个协同创新中心,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已卓有成效。但是,与国家科技经费投入平均每年12%增速的相比,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完善与壮大还任重而道远。本文在分析了国家历年来科技投入、相关政策及承担主体的基础上,从完善科技成果及人员评价机制、改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支持企业创新机制三方面就进一步完善协同创新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7月6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京举行,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进行全面部署,颁布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国要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10.
刍议高校在知识创新体系中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虽然以信息化的出现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等为其重要特征,但其背后强大的支撑力却是不断的创新意识与活动,可以认为,知识经济的根本是创新。知识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基础工程,如何看待我国高校在其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高校如何更好地适应知识创新体系的要求,是国家创新体系能否真正实现其目标的重要方面。一、知识创新体系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世界正处于一个经济转型的时期,知识经济对发达国家而言,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而…  相似文献   

1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我们要深刻认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明确思路,扎实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企业必须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坚持人才为本;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创新氛围。  相似文献   

12.
农业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对稳定农村,发展农业,富裕农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探讨了安徽省基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农业创新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纵观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在其兴盛时期都是重视创新而不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现在从几个方面做一些历史考察。  相似文献   

14.
建立“创新型国家”要求形成协调有序的“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NIS)和高效灵活的微观创新机制。长期以来,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是以国家主办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为主,企业并不作为创新体系的核心,是一种所谓的“科学推动模式”。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则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微观主体,即“需求拉动模式”。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10,(6):24-25
为加快建立、完善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国家发改委在2008年启动深圳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于2010年1月11日再次部署16个城市开展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与此同时,科技部根据基础良好、特色鲜明、示范性强、体现层次性等原则,确定2010年首批20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区)。对比这些城市的创新思路,梳理这些城市的创新亮点,探寻创新城市的普遍规律,一些重点城市的经验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政府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各级政府纷纷行动起来,在产学研创新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在政府管理创新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7.
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必要性面对汹涌而来的“新经济”浪潮,为了加速我国经济与世界接轨的步伐,当前有必要建立我国创新体系这样一种全新的机制。所谓国家创新体系,是指由公共和私有部门组成的制度网络,其活动是为了创造、改进和扩散新的知识和技术,其中政府政策、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是这一体系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中有4个杠杆产生主要作用:一是资金杠杆,主要包括用于创新的私人企业基金和国家财政支持,后者则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二是政策法律杠杆,包括知识产权法、技术标准、技术与公共购买政策等等;三是市场杠杆,市场…  相似文献   

18.
《科学咨询》2008,(19):I0001-I0001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现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一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办法和“工效挂钩”办法,都是国家对国有企业工资总额进行管理的形式。二者同属于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初次分配的调控手段,是国家收入分配体系调控的具体措施。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办法比“工效挂钩”办法更适合当前正在进行深化收入分配体系改革的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现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