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日本文坛中一批独具创新意识的年轻80后新锐女作家纷纷崛起。她们站在时代背景下对整个人生进行思考,将成长过程中的虚无、寂寥、苦恼等等(包括同性恋的苦恼),付诸笔端,她们以自己独到的艺术视角,崭新的文学理念,冲击的文学文字,匠心变化的艺术手法,将"青年女性如何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这个主题融入到每一部作品中。本文以绵矢莉莎、金原瞳、青山七惠、朝吹真理子这几位80后芥川奖获得者和河崎爱美、井上路望等80后畅销书作家为例,探索日本80后女作家的自我成长与救赎。  相似文献   

2.
金文野 《学术交流》2003,(5):148-151
现代女性的性别觉醒及其性别重塑 ,是对女性自我历史命运的一次深刻的性别自救。这种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体现了现代女作家以解构男权性爱霸权 ,建构女性情爱主体为旨归的创作追求。  相似文献   

3.
据法国《世界报》1983年6月3日报道:德国女作家A.西格赫尔斯6月1日在东柏林逝世,终年82岁。A.西格赫尔斯1900年11月19日出生在美因兹。她曾在科隆大学和海得堡大学研究中国文化和艺术史;她进行了关于“勒姆勃兰特著作中的犹太人”的博士论文答辩。她在1928年参加了德国共产党。她发表的第一部著作是《圣巴尔巴拉渔民的反抗》。这本书获得了克莱斯特奖。在希特勒掌权之前不久,她发表了一些关于各国共产主义革命家的命运的报道;后来被纳粹  相似文献   

4.
肖宁 《日本研究》2002,32(1):51-56
日本近代杰出的女作家与谢野晶子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虽然日本近代有许多文学家活跃在文坛 ,但同中国有联系的女作家却寥寥无几 ,与谢野晶子便是一个例外。日本大正时期 (1912— 192 5 )再没有哪位女作家象与谢野晶子那样给中国以重要影响了。  与谢野晶子一生有三大贡献 :一是以《明星》杂志为中心的短歌创作 ,尤其是她的处女歌集《乱发》风靡一世 ,在日本短歌史上树立了不朽的金字塔。二是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的现代语翻译。三是为提高女性地位、实现男女平等的大量有关女性解放运动的评论活动。而在当时与谢野晶子被介绍到中国的…  相似文献   

5.
“五四”以来,在中国新文学的诞生和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女作家,她们的文学创作,丰富了中国新文学的内容,促进了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过去,较长的时期内由于“左”的思想影响,一些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科书,对于中国现代女作家,未能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这在当时是见怪不怪的事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两个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时期,重新研究她们的作品,正确估阶她们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是我们文学史工作者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拟就此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19世纪末以来具有代表意义的美国华裔女作家作品的分析研究,论述了美国华裔女作家身份认同的变迁,即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她们所面对的族裔、文化、性别认同的困境及她们所选择的立场和采取的策略.这对正处于"全球化"语境中的我们在选择身份立场和采取文化策略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女作家创作的特殊情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君宜曾说:“注意到一个现象吗?女作家笔下的女人,尽管呆板的,庸俗的,鄙陋的……也都有,但是都很少那样完全离不开男子,从思想、人格到肉体都依附于男子的人物。有的话,那一般都不是被讴歌、赞美的对象。(这在男作家笔下是常出现的),而是被贬抑的对象。作家对于这样的同类,所能够赋予的,每每顶多是哀怜。”男作家笔下所赞美的,讴歌的形象,在女作家笔下却成了被贬抑或哀怜的对象,可见女作家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创作情绪外,还有区别于男作家的特殊的情绪在创作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梅卓、央珍、尼玛潘多为代表的当代藏族女作家在汉语小说创作时,有意无意地将藏民族的民俗融进小说,来营造氛围或推动故事发展。小说涉及的民俗仪式主要包蕴着庄严神圣美、节庆的狂欢美及禁忌的含蓄美三个方面。藏族女作家们通过对颇具民族文化内蕴的仪式进行浓墨重彩地阐释,与当下仪式消解、仪式感淡化形成比照,这既为小说增加了神秘庄重的美感,也使其内容更为丰富和厚重。同时也显示了作家们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及尊崇。  相似文献   

9.
<正> 历时三载,几经曲折,由于当代青年女作家、评论家、以及有胆有识的编者通力合作,不懈努力,《中国当代青年女作家评传》(以下简称《评传》)终于由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了。这部《评传》,涵盖广阔,装帧精美,是一部特点突出,具有科学性、可读性和理论深度的当代中国青年女作家群的集体评传。过去一些作家的评传,从作家出生(甚至追溯到乃宗乃祖的历史)到作家谢世,生之欢乐,死之悲衮,横的、纵的,庄重的,谐谑的,大处落墨,涓滴不弃,洋洋洒洒,动  相似文献   

10.
当代女作家笔下的女性世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性文学自五四时期兴起,至新时期中兴,直到90年代,其发展历程呈现出清晰的马鞍型脉络。女作家的创作视点亦随女性文学的兴衰强弱而变化,即从五四时期的描写“自我”到十七年的表现社会直至新时期以来的两个世界同时进入女作家的创作视野中。她们所塑造的一批批流光溢彩、个性独特的女性形象,实为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观,比之男性作家,女性作家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有着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1.
消费社会“吃”女人的本质——论加拿大女作家阿特伍德的长篇小说《可食的女人》张金秀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qretAtwood1936)是当代加拿大著名诗人、小说家,评论家和短篇故事作家。她多才多艺,创作丰富,从上大学起,就开始在加拿大,英国和美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引入“空间”视角,在当代文学变迁的大背景下对自恋现象进行整合细化,指出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断绝是女作家自恋性写作的根源,并辨析女作家写作中相似自恋性空间意象中个人景观、镜像景观、物景观的差异,个人写作、私人写作和身体写作的流变,反思这些变化隐含的文化嬗变.  相似文献   

13.
据法国《费加罗报》1979年5月18日报道:英国女作家琼·里斯最近在英国逝世,终年八十四岁。妇女问题是她的著作的中心。最近几年里她经常获得妇女解放运动的赞扬。里斯在二十年代末就出名了。她发表了许多中篇和长篇小说,其中小说《处境》发表于1930年,使她名噪一时。里斯  相似文献   

14.
《社科纵横》2019,(1):127-130
在校园贷爆发式成长的时代,高校大学生从中受益的同时也受到了精神上、心理上的伤害。本文对高校大学生的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校园贷的利弊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高校大学生的教育引导机制,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社会》1982年第四期刊登的傅愫冬同志写的《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三十年》,向我们介绍了这所大学开设社会学系的历史状况,从中可以看到,自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以后,社会学如何在中国的土地上成长的,也可以看出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的目的、中国社会学者怎样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使社会学中国化。在旧中国,一些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传播社会  相似文献   

16.
张莉 《社科纵横》2013,(4):166-168
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高校和谐校园构建的重要力量。创新校园文化建设,要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体现大学精神,坚持育人目标与学校改革发展相协调;积极吸收优秀传统文化,适当借鉴企业文化建设的理念。创新校园文化建设,要培育先进、深厚、前瞻的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独特、典雅、人文的大学物质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营建民主、平等、科学、实效的大学制度文化。  相似文献   

17.
肖红,是我国三十年代著名左翼女作家。她的本名叫张乃莹,1911年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县城的一个地主家庭里,1942年病逝于香港,年仅三十二岁。童年时的肖红常和祖父读古诗,对文学有了浓厚的兴趣,达为她以后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肖红先后就读于呼兰县南关小学和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立第一女中。 1932年,肖红与肖军相识并结合,在当时东北地下党员和左翼文  相似文献   

18.
所谓乡土,顾名思义,就是故乡本土.它是一个空间概念.在这个概念中,隐含了主体个人的存在.没有无主体的乡土,乡土总是属人的,是与主体个人生活相关联的,更确切地说,是与主体早年生活、成长经历相关联的.每个人在世界上生活,认识感受世界,不可避免地是从个体自我的立场出发,以自我为中心,从对家庭生活空间和周边环境的感知开始的,其后随着身体的发育,心智的成长,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体验感受和知识不断增加,精神世界才逐渐丰富起来.  相似文献   

19.
在民国时期种类繁多的社会调查中,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为主体所进行的一批社会调查迄今为止尚未在学界引起多少注意。本文首次对这批燕大调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并且着重指出,这批调查诞生于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学科刚刚传入中国之际,真切地反映了这些学科扎根于中国的过程,从而构成了中国早期社会学本土化实践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0.
何兰萍  纪元 《社会工作》2009,(18):44-47
高校红十字会作为红十字的基层组织,同时作为校园社团之一,承担的主要工作职能是卫生救护培训和社区服务。调查中发现高校红十字会的工作存在很多不足与问题。从社团工作的角度,提升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高校红十字会的工作水平,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公民意识和综合素质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