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藏语可分为卫藏、康和安多三个方言。安多方言主要分布在青海省的各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属康方言)和海东各县。还有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县,四川省的甘孜和阿坝藏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三个方言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藏文是拼音文字,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书面语和现代口语是有一定距离的,但因藏文和各地方言都有一套对应规律,各地人都可拼读。尽管方言有别,藏文仍然是藏族人民共同使用的书面交际工具。现将安多方言的声母、韵母、它与书面语的语音音变规律等方面作一点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
安多地区的藏戏是一种不同于西藏藏戏的藏戏,而过去大家总是将它作为西藏藏戏一样的看待。人们总是习惯于按照西藏藏戏的特点去介绍安多藏戏。在新版《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有关藏戏的条目中,都一点没有提到安多藏戏的问题。有感于此,我于1983年秋,写了一篇《浅谈西藏藏戏与安多藏戏》的文章(载1985年第二期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对这两种不同的藏戏作了一点初步的比较性研究,引起了一些民族戏剧研究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进入80年代中期以来,在我国民族戏曲剧种研究领域,最令人兴奋的成就是通过大量的实际考察和研究,为我们找到了两个举世瞩目的傩戏剧种系统和藏戏剧种系统。一个傩戏剧种系统,就牵涉到侗族、土家族、苗族、壮族等十个左右的民族和二十多种傩戏。藏戏剧种系统虽然是一个民族的,但它却牵涉到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四个省区的许多藏戏剧种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境内藏语分为卫藏方言、康方言、安多方言三大方言,安多方言与其他两大方言比较,显著的区别是在音韵方面。藏文是历史悠久的拼音文字,一些古语词,在卫藏和康方言中基本消失,桓尚保留在安多方言的语词中。  相似文献   

5.
现代藏语的三个方言中,卫藏方言和康方言有复元音韵母,安多方言没有这类韵母。卫藏方言和康方言中复元音韵母的分布不平衡,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一般来说,卫藏方言前藏地区复元音韵母少,一般只有两三个,多的地方也只有三四个;后藏地区则较多,一般是四五个,多的有七八个;阿里地区复元音韵母最多,一般就有七八个,多的地方有十五六个。后藏地区和阿里地区还有鼻化复元音韵母。后藏地区一般只有一两个,而阿里地区至少有三四个,多的有八九个。康方言中的复元音韵母大致有三种情况:靠近安多方言的地方没有复元音韵母,如玉树藏语;靠近卫藏方言的少数地方有与卫藏方言相类似的复元音韵母,如昌都、改则;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和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舟曲,都有较多的  相似文献   

6.
国内藏语学者一般将藏语分为三大方言:1、“卫藏方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2、“康方言”,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和西藏的昌都地区;3、“安多方言”,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肃等省。安多藏语分布地区广,多半是牧区,也有一部分是半农半牧区及农业区。总的讲来,这一方言内部的差别较小,彼此交谈并不产生困难。它同其他藏语方言一样,都是从古代藏语演变发展来的,并在语言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7.
语言学界一般认为,藏语有卫藏、安多、康三大方言。但是再进一步划分,还可分析出多种次方言,仅四川境内的藏语方言就有如下多种: 1.嘉戎方言:操这种方言的藏族居民自称“格鲁”,分布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马尔康县、黑水县、理县、汶川县、金川县、小金县、雅安地区的宝兴县和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使用这种方言的人口约有116,900人。  相似文献   

8.
藏戏是全国各少数民族戏曲中历史悠久、流传较广的一个剧种。如果从西藏僧人汤东杰布(1385—1464)将藏族民间说唱、歌舞融入戴着面具以哑剧形式表现简单故事情节的娱神舞,而初步形成有唱、有表演的戏剧雏形算起,藏戏约有近五百年的历史。它只是稍晚于北杂剧与南戏,而出现于我国西部的一种少数民族的戏曲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9.
藏语是我国藏族人民通用的本民族语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有三百多万,遍布甘、青、川、滇的部分地区和西藏自治区。对于藏语方言的划分,一般分为安多、康、卫藏三大方言区。近年来由于工作的需要,在先辈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一方言区的部分土语作了些调查。根据一些语音现象及其表现规律,我们认为安多方言由于历史的、经济类型的、宗教等方面的影响,可划为三个语音层,即牧区藏话,半农半牧区藏话和农区藏话。三者各有特点,互相影响。它象波浪,  相似文献   

10.
孕育于西藏传统社会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西藏传统社会形态的独特艺术—藏戏,作为藏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在诸多方面经历了现代转换。其主要体现在藏戏内容的改编和创作、思想主旨的现实主义转向、表演形式的革新和传承方式的转变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青海曲麻莱县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西北部的高寒山区,海拔在4000——5990米之间,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在该地做过语言调查的人极少,因而对该地藏话的情况也知之甚少。有的著作说,曲麻莱藏话应归入安多方言,有的著作又把它划入康方言,这说明其中一定有某些值得研究之处。为此,笔者走访了几位青海同志,他们对此也说法不一。玉树藏族同志说,曲麻莱话是玉树牧区话,安多地区的同志则说,曲麻莱话与果洛话很像,一听就是果洛味儿。这些不同的说法,很自然地引起了笔者刨根问底的兴趣。最近,由于工作关系,笔者在  相似文献   

12.
藏戏,是我国比较古老的少数民族剧种之一。藏语称“阿吉拉姆”。它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强烈的艺术魅力,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3.
研究藏区文化时遇到文化概念上的区域分界含糊的问题,这对藏族区域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阻碍。藏区以方言差异分布为依据,分为卫藏、安多、康巴三大区域,藏语音译为多、卫、康,同时也逐步形成了藏族文化中区域文化差异的分布地域。在藏族传统区域划分中,康区以德格为中心,东至夏嘉瓦绒(今阿坝州以西地区),南至嘉塘(今香格里拉),西至波俄(波密)和薛、达、洛(洛绒县和边坝县境内)三地,北至纳薛(比如县)和尕娃(玉树州)内的区域视为古代康藏文化区域。分清传统的区域划分界说,有助于研究古代康藏文化的全貌。  相似文献   

14.
藏族传统上将其分布地域分为卫藏、安多和康三大区域.三者既是藏语的三大方言区,也是三个不同的人文地理单元.文章对藏族的地域特点及三大传统地理区域形成的自然基础进行了讨论,指出藏族三大人文地理单元同青藏高原三大自然地理区域之问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自然地理区域是藏族三大人文地理单元形成的最重要、最直接的自然基础.文章还对作为藏族三大人文地理区域的康区的特点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藏戏及其面具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湘辅相承的关系,藏戏因有面具而精彩、古朴、魅力张显,面具因藏戏而传承、熠熠生辉.文章对藏戏的起源,藏戏的剧种、流派和剧目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归纳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藏戏面具的形成、类型、特点进行了阐述.重点对藏戏面具的特点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基于笔者2015年8月西藏堆龙德庆县顶嘎村、桑木村望果节和拉萨雪顿节的田野调查,考察藏族传统节日对藏戏传承的影响,认为节日对藏戏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成因在于人有自我展示、相互沟通和自我认同的需要、藏戏历史的发展成为节日仪式的组成部分、民众基于习俗的需求和政府对节日的重视等四个方面。其作用方式包括节日提供了藏戏演出的文化环境,通过营造情境对演员和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节日本身的传承和传播扩大了藏戏的影响力等三个方面。将对藏戏传承的研究,纳入节日传统的视野之下,使藏戏还原到原本的生活场景,在其文化语境中突显它的意义和价值,才真正有利于藏戏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藏戏与藏族的民间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戏作为藏族人民创造的艺术明珠,虽然散发着浓郁的藏传佛教气息,但苯教信仰在藏戏的构思结构、人物情节中得以充分表现,藏戏与藏族的民间信仰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关于藏语康方言到底有多少种,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对这一问题看法不尽一致。通过对藏语康方言的系属、藏语康方言的分布区域和分类、选点调查,以及藏语康方言识别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的分析探讨,指出在进行藏族方言和康方言研究时,尽可能不用某一量化的标准进行一刀切式的衡量,而是根据具体方言事实,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语言特征及语言人文环境确定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这有利于解决藏缅语族语言或方言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藏族民间谜语琐议谈士杰民间谜语,是民间文学的一个门类。它是民间表现人民智慧、测验人民智慧、培养人民智慧的一种口头语言艺术的特殊形式。藏族民间谜语,古藏语称“德乌”。在现代藏语中,因地区差异,称谓不一。安多藏语称“楷”,西藏口语称“嘎凑”,玉树地区至今...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卫藏方言(拉萨话)与康方言(德格话)、安多方言(夏河话)的词汇进行了比较。文中指出,藏语方言的词汇差异,一般是30%左右。藏语方言词汇的差别,除语音上的差别和构词方式上有某些差异外,主要表现在有的同一概念在不同方言里用不同词表示;有的同一词在不同的方言里含义不同或所指的概念恰好相反;有的词是某一方言特有的其他方言没有相当的词。研究藏语方言词汇,对于藏语方言的比较研究、语言史的探讨,当今,特别对实现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确定藏语标准语等方面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