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毅传书     
唐朝仪凤年间,有一位书生柳毅,到京城长安参加科考,没有考中,只好起程回乡。路过泾阳时,他看见有个女子在路边放羊。那个女子非常美丽,可是穿戴破旧,面带愁容。柳毅忍不住问她:“姑娘有什么伤心事,难过成这样?”  相似文献   

2.
张峰 《百姓生活》2010,(5):15-15
读新凤霞的回忆录,时常觉得有趣。比如她写过一把小茶壶,好像说那是跟随她多年的心爱之物,有一天不小心被她给摔坏了。新凤霞不写她是怎样伤心怎样恼恨自己,只写不能就这么算了,“我得赔我自个儿一把!”后来大约她就上了街.自个几赔自个儿茶壶去了。  相似文献   

3.
接到友人短信,说她和男友分手了。她说:"很难过。与他无关,只是放不下自己的那些付出。"她说了一句实话,我放心了,相信清醒的人更容易度过情殇阶段。通常,女人很难在分手伤心之际说出这么清醒的话来,更多的情况是倾诉自己如何秦香莲,他如何陈世美,巴不得世间处处有包公,  相似文献   

4.
朱文龙 《社区》2013,(30):40-41
她没说过什么豪言壮语,但每一句朴实的话都温暖着百姓的心;她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感动着社区的居民,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赞誉和衷心爱戴,社区居民亲切地称她是“社区110”“当代活雷锋”,她就是江西省丰城市剑南街道东郊社区代主任胡萍,发生在她身上的社区故事,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5.
我又唠叨了—会儿,她才说是我要她别跟陌生人说话的。她说怕自己被人骗了事小,这样会给我添麻烦。我这才想起她来之前我对她的叮咛。  相似文献   

6.
爱达总说自己是智慧型女生,智慧型女生的特点就是直觉强、眼神毒,外加心理阴暗。 从谈恋爱开始,平基就经常被她评得体无完肤,没有什么不被她看穿,没有什么不被她知晓。平基总是说,幸好我没什么瞒着你的。  相似文献   

7.
唐风 《山西老年》2012,(10):27-27
母亲年逾七旬,我也已至不惑之年,可在母亲身边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也许自己在兄弟姊妹中最小吧,母亲总爱当着我的面唠叨。结婚以前我总嫌她烦,有时母子俩谈不上一会儿就不欢而散,顶撞母亲几句也是常有的事。现在自己的儿子也上了学,才发觉母亲的话总是透着朴素的人生哲理。母亲勤劳、宽容、善良、节俭、大方。说她既节俭又大方其实一点都不矛盾,她的节俭体现在对自己,在我们姐弟几个没成家之前我没见过她给自己添置什么新衣服,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也总要先紧父亲和我们;而对外面的人她总是很大方,记得小时候家里虽然很紧张,但家里总是宾客盈门,妈妈总是尽自己的所能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客人。我们几个孩子怕大人吃了属于我们的好东西,有时就会向妈妈提出抗议,可妈妈总说“有手不打上门客”“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之类的“格言”。  相似文献   

8.
《阅读与作文》2008,(10):24-26
黑夜降临的时候,她就悄悄地出了门,来到森林里,找到那棵菩提树生长的地方。她在地上扒开枯叶,挖开土,很快就发现了被杀害的爱人。啊,她哭得多伤心,恨不得自己也一同死去。  相似文献   

9.
章剑和 《社区》2009,(19):55-55
典型心理:晓玲最近觉得情绪不是很稳定,经常发火,还特别容易哭泣,哪怕发生一点事,她都会往最坏的方面想。有时候她埋怨身边的人不理解她,但是冷静的时候,她自己也不理解自己。后来发现这一切可能跟她脾气暴躁的前男友有关,她可能也感染了这种负面心理情绪。晓玲的前男友是她大学毕业后不久认识的,其实他对她非常好,什么事情都会先想到晓玲,平时对她也很关心爱护。  相似文献   

10.
教师节的花     
周晶晶 《社区》2011,(30):64-64
昨天放学接孩子回家,孩子趴在我耳朵跟前说悄悄话:“妈妈,告诉你一件伤心的事。我在学校走廊的垃圾桶里看到了教师节送给老师的花。”  相似文献   

11.
一般人很难把“时尚”和“老人”这两个词联系到一起,而它却在我奶奶身上得到了和谐的统一。奶奶今年七十有四,也算是高龄了吧;可已步入高龄的奶奶,心态却很年轻。用她自己的话说:“我还小着呢。”爷爷去世6年了。刚“走”那会儿,我们做小辈的怕奶奶过于伤心,想把她接来同住,可没想到她却嫌这样不自在,说她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喜好,她要过自己的生活。我们只能尊重她的选择。奶奶独身一人的日子也的确非常充实。早晨起来要进行锻炼,去公园舞剑、打拳,上午到老年大学学书法、学国画;下午就更忙了,奶奶在干休所里组建了…  相似文献   

12.
两位结婚快50年的老人闹起了离婚,俩人从年轻时就经常吵架。妻子说,丈夫年轻时就是甩手掌柜,她一个人为家庭付出很多。现在他们年纪大了,有了孙子了,丈夫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孙子身上,对自己不闻不问,让她感到非常伤心。咨询师慢慢开导老  相似文献   

13.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女人一直在背后默默地为我做着每一件事,她懂得我最爱什么,知道我最想要什么。天冷了,她知道要为我添衣;晚上热,她知道为我扇扇子。我吃蛋黄,她就爱吃蛋白;我爱吃鱼肉,她就喜欢吃鱼头。总之,她了解我的每一件事,而我却不懂她……  相似文献   

14.
克里姆林宫内曾有位尽职尽责的老清洁工。她说:“我的工作和叶利钦的工作差不多,叶利钦是在收拾俄罗斯,我是在收拾克里姆林宫。每个人都是在做好自己的事。”她说得多么轻松、怡然,很使人感动,也很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5.
教师节的花     
昨天放学接孩子回家,孩子趴在我耳朵跟前说悄悄话:妈妈,告诉你一件伤心的事。我在学校走廊的垃圾桶里看到了教师节送给老师的花。我一听,心里一惊,很明显,孩子说这话的时候很伤心啊。那捧花是上周  相似文献   

16.
王玉兰 《社区》2012,(31):38-38
原以为做社区调解工作只要态度好、语言美、心意诚,就没有什么难办的事了。可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我认识到,作为社区工作者,光具备这些还不够,还要不断地学习,全方位地学习。那是一天上午,一位姓陈的女士来到社区说她家的电源开关坏了。我对她说:“你可以找电工维修啊,如果你不方便找,我可以帮你找。”她说:“电工我能找到,但维修前必须先关总闸,我家和对门共用一个总闸,对门不让关总闸。他说关总闸会损坏他的家用电器。”  相似文献   

17.
勿憾心安     
一日无聊,我在网上扔了个漂流瓶,上面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如果能回到十年前,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瓶子刚扔出就得到很多网友的热情回复,有人说希望自己当时就开始创业,有人说希望自己好好带孩子,  相似文献   

18.
蒋颖,35岁已经是德勤税务合伙人;有两个孩子,一个8岁,一个3岁,和她一同生活在上海。蒋颖说平时忙得脚不着地,现在掰指头一算,才发现从1991年出国到现在,自己也做了不少事。同事说她是个“什么都想要的人”。蒋颖则说自己是个从不耽误时间的人,“享受工作与生活,每天上班不能缺少新鲜,该结婚的时候结婚,该有孩子的时候生孩子。没错,这些都是我想要的。”  相似文献   

19.
在认识郝兰后,我才明白自己是个多么紧张的人。我托她去帮我家亲戚的小孩联系一个设计单位的工作,我在电话里飞快地说好见面地点,然后飞奔而去。郝兰穿着平底鞋,踩着脚踏车缓缓而来,长丝巾飘在风中像春天里的一道景致。我有些愣住了:她倒真是悠闲。郝兰说:我们步行吧。这一路风景不错,走走吧,平常不是太有机会到这边来。我因为事没办成,心里着急,本想说,先办完事再说吧,但没好意思扫她的兴。  相似文献   

20.
我看成功     
克里姆林官里曾有位尽责的老清洁工,她说:“我的工作其实和叶利钦的差不多,叫利钦是在收拾俄罗斯,而我在收拾克里姆林官。”她说的多么轻松怡然呀!一位地位卑微的清洁工能以如此豁然开朗的胸怀去看待自己的位置,让人在佩服之余陷入了沉思:其实不管处在什么位置上,都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关键在于你是以一个什么心态去看自己的位置,是怎样定义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