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彭代国 《社区》2014,(10):26-26
“您好,是杨风英杨阿姨吗?我们是北桥社区的工作人员。这里有一位金老太说和您约好了见面,但是找不到地方,请问您家的位置是在……”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河埒街道北桥社区四搂,工作人员在打电话询问,而坐在一旁的头发花白的八旬老人,正焦急地等待着社区工作人员的询问结果。  相似文献   

2.
《华人时刊》2010,(1):89-89
无锡市滨湖区河埒街道深入推进“侨务工作进社区”活动,常与街道地区的归侨侨眷“零距离”思想交流,拉近了心灵,赢得了信赖。  相似文献   

3.
《社区》2012,(21):54-54
今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河埒街道凡秀社区将全力打造“冯钻荪剪纸沙龙”这一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4.
许伟文 《社区》2013,(33):8-9
“电子投票”直选小巷总理”,是江苏省无锡市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的创新举措。为了进一步推动、规范民主选举,无锡市开发了“民主选举系统”。该电子平台按照流程化运行、信息化共享、动态化监督、智能化统计的理念进行设计,并将在全市今后的居民选举活动中进行推广应用。日前,滨湖区河埒街道协民社区、北塘区山北街道会北社区分别进行了“电子投票”试点。  相似文献   

5.
秦方圆  许伟文 《社区》2012,(18):29-30
在江苏无锡古运河畔西侧,有一个由自然村落、老新村大楼组成的混合型社区一一河埒街道协民社区。该社区从2004年6月组建,经过历时8年对环境卫生的“齐抓共管”,原来的世居老村落已蜕变成一个美洁“少女”:当清晨来临,漫步在穿越该社区的梁溪河边,一股股湿润的河风夹杂着从草地上散发的淡淡青草味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当夜幕徐徐落下,华灯初上的社区湖滨酒吧一条街五光十色……  相似文献   

6.
木子 《社区》2014,(4):13-13
“不好意思,问个事儿,你们主任在吗?我有点儿事情想找她。”一位老伯来到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北桥社区办事大厅,向一名工作人员问道。“主任不在啊,您这会儿碰不到她的。”同样来办事的朱阿姨“抢”在工作人员之前回答了老伯的问题。见对方一脸困惑的样子,朱阿姨忙热心解释道:“老师傅,您看门外那块板上,钱主任的一栏上标着‘开会’呢!您肯定不常来社区吧?我们总来,都有经验了,来了就先看看板,就知道要找的人在不在了。”  相似文献   

7.
许伟义 《社区》2013,(21):42-43
“昔日争当劳动模范是我们年轻时的梦想,今天我们仍然要用双手为创造幸福社区不懈努力。”4月27日,江苏省无锡市首家社区“劳模工作室”在该市滨湖区协民社区成立。该工作室成员是由6名社区退休劳模,一名在职居民劳模组成,滨湖区总工会、河埒街道工会和协民社区工会j共青团负责人,以及居民代表—起参加了当日劳模工作室揭牌活动。  相似文献   

8.
秦方圆  许伟文 《社区》2012,(12):29-30
在江苏无锡古运河畔西侧,有一个由自然村落、老新村大楼组成的混合型社区——河埒街道协民社区。  相似文献   

9.
刘志刚 《社区》2014,(34):45-45
天气渐渐转凉,大家越来越需要温情暧阳的散落与照射。由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北桥社区稻香新村内大树生长过快过盛,影响了居民采光和车辆出入,给新村内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11月初开始,绿化队开始了稻香路周边社区的树枝修剪工作。社区也积极配合绿化队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前与受到影响的居民联系,并贴出告示,做好解释工作。经过一番修整后,原本被高大繁茂、遮云蔽日的大树占着的道路看起来宽敞明亮不少。  相似文献   

10.
该文就“荼”与“茶”之异同略加考释,以期弄清“荼”“茶”纠纷之缘由。结论是“荼”及其异称“茗”、“荬”、“(荈)”、“选”等,都是指“苦菜”。“茶”本名“檟(或作‘(木荼)’字)”,即“苦荼”。二者本自不同一为草本,可食用;一为木本,可入药、饮用。“荼”与“檟”相混,始自晋。及唐始见“茶”字,并以代称本届“苦莱”之“荼”、“茗”等。此后,文献中“荼”与“茶”混用尤甚。  相似文献   

11.
“推”、“排”浑言则同,析言则异。泛泛地说,二者都指推开;区别来说,“推”指使对象物向施力的方向运动,“排”则指用力使对象物向两边分开,“排”的这种意义特征源自所从的“非”。由“推”、“排”组构的词也多具有这种区别特性。  相似文献   

12.
副词“就”、“才”都有多个义项,用法也极其复杂,但是,我们认为与“了”相关的,首先是关于时间的,因此,我们在这篇文章中只探讨表示主观量“早”、“晚”的“时间词就……”、“时间词才……”两个句式中“了”的隐现问题。“时间词就……”、“时间词才……”在所表达的主观量上构成反义,但是,其中“了”的隐现原因,重要的并不是它们所表达的主观量,而是其客观语义基础。即:“就”表示的是两个历时过程相接发生,“时间词就VP”中的时间词所表示的时点是不断流逝的时间流中一个滚动的点,“就”字句中“了”的隐现与其中动词的自主性、非自主性相关。“才”字句中一般不出现“了”,则是因为“才”已经表示了“实现”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更”、“更加”和“越发”出现环境的考察,总结了它们共同及各自适用的句式;并通过对出现频率的统计与比较特征的提取,概括出了“更”、“更加”和“越发”使用中的三个特点。同时,为了进一步把握这三个词的相互关系,我们运用了“范畴”理论进行了分析与解释。  相似文献   

14.
作为教辅人员的大学辅导员,要能够深刻领会到“辅”、“导”、“员”三字蕴涵的丰富内涵,在日常工作中:要真正起到有助于保证教学秩序、有助于维护校园稳定、有助于带动科技创新;要能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积极进取,能够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及时疏导,能够做好学生的就业和考研指导;要既能够真正成为学生中的一员,又能够时学生做好各种动员,始终围绕“励志”二字对学生下足功夫。  相似文献   

15.
在古代汉语中,“母子”与“子母”是一对同素异序词,在表示“母亲和儿子的合称”这一意义,二者存在着同义关系。而当“子母”作语素时,又形成“子母~”的格式,“子母”是以比喻的方式反映客观对象,是喻指的,后一个“~”是直接反映所指的客观对象,是直指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人,儒道佛各家,都程度不同地怀疑语言的表达功能,低估语言的作用及独立性,视语言为一种不得已而用之的、单纯的思维工具和表达媒介,形成一种以“道”等本体为中心或至上,以“言”等符号为边缘或附庸的等级结构,这也是一种“逻各斯中心主义”。而言说不可言说者,却是中国哲学与艺术强烈的形而上学企图。因此,“立象以尽意”成了一种重要的手段,“象”成了“言”与“意”、“道”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而这正是我们揭示文学语言符号奥妙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叫化子”与“叫花子”同义的理据探究这一问题,运用语源学的分析方法,系联、推源出了“化”内在的隐性语义与“花”的语源义义素,通过考察历史语料文献及方言语言材料,尝试推论出“叫化子”、“叫花子”这两组同源结构产生的可能的轨迹,最后描摹出“叫化子”、“叫花子”都可表示乞丐这一语言现象产生的、基于语言本体的分离与合流并存的脉络图示。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语料分析,可以发现。“固然”表示回应性让步,“虽然”表示“自主性让步”.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固然”在实际语言使用中是受到语用中的“礼貌原则”和“权势原则”制约的。“固然”是有标记的让步表达方式。“虽然”是无标记的让步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一切知行活动离不开“思维”,而“思维”又始终以“意象”为内容。它初由“观察”与“记忆”的两大支柱丰富“意象”,再由“联想”与“想象”的两大翅膀拓展“意象”(多),然后由“形象”与“逻辑”(二)的两大思维运作“意象”,最后由“综合思维”统合“意象”(一(○)),以发挥最大的“创造力”。如此周而复始,便形成“多”、“二”、“一(○)”的螺旋结构,以反映“意象系统”。而这种结构或系统,不但可在哲学层面寻得它的依据、文学层面考察它的表现,也相应地可在美学层面找到它的归宿。  相似文献   

20.
族称是恢复“水家族”的好,还是保留“水族”的好,这是自“贵州省水家学研究会”建立之后在水家同胞中关注的热门话题。这里,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一、“虽”、“水”、“水家”的来由在民间,不论何地的水家人都自称“sui3——虽”,“水”是他称的音译,又是自称的谐音与义译,也是史称的用字。作为一个民族的称谓,自称、他称、史称有如此巧合者,这在中国56个民族称谓中是极为罕见的。民间传说水家古代有“虽柳”、“虽闽”、“虽干”三大支系。这些支系都认定族名为“Sui3——虽”。水语的定语大多是后置式,由此判定这些支系称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