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小晨  于永坤 《现代交际》2014,(11):238-238
女大学生作为未来知识女性的代表,她们的恋爱心理及恋爱观备受社会的关注。本文着眼于女大学生的恋爱问题,以女大学生的身份视角为出发点,对女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现状进行细致的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帮助女大学生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2.
爱情,是大学校园里经久不衷的话题。因生理、心理、主流文化、社会环境等影响,“90后”女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90后”女大学生恋爱心理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其恋爱心理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对策,旨在帮助和引导女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恋爱观,不断完善自我,提高恋爱受挫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3.
任建霞 《职业时空》2012,(6):166-167
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恋爱数量在增加,恋爱行为更开放,恋爱延续更短暂,失恋处理更随意;存在着一些不当恋爱观,如为刺激而恋爱、为玩乐而恋爱、为金钱而恋爱、为虚荣而恋爱、为浪漫而恋爱等。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教育引导措施,帮助大学生提高爱的"德性、知性、心性、性情",树立科学、健康的恋爱观。  相似文献   

4.
文中对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存在的缺陷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要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摆正恋爱与学业的关系,懂得爱情是一种相互理解,是一种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贡献,从而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恋爱观的树立,尤其是积极恋爱动机的树立,对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根据已有学者研究发现,大学生恋爱动机具有盲目性、从众和排解寂寞等特点,且受到当今价值多元的影响出现多走向的发展趋势。不同的恋爱动机蕴含着不同的恋爱心理,会对个体的恋爱行为造成不同的影响。因此,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并为引导其建立积极的恋爱动机和正确成熟的恋爱观,顺利完成该阶段的发展任务,建立亲密感,避免孤独感提供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恋爱的现象逐渐受到人们关注。错误的恋爱观及由此导致的错误恋爱行为给大学生的正常生活、事业、前途带来了严重影响。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恋爱现象做了简要分析,给出两个案例作为论据,并归纳了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类别,最后提出了培养正确恋爱观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0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当代青年主力军,其在恋爱观方面越来越呈现"轻"恋爱意向、"轻"恋爱过程、"轻"恋爱品质等消极负面的特征。引导"00后"大学生群体形成正确的恋爱观,是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所提出的新课题要求和时代使命。针对"00后"大学生存在的"轻恋爱观"现状,通过全面的归因分析,从校园教育环境、家庭氛围、自我教育着手寻找对策,以便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视角更好地探索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爱情,人类永恒的话题。本次调查以珠三角5所高校学生为例,立足问卷调查,以大学生恋爱观为主题,用真实数据分析当代大学生恋爱特点,总结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大学生恋爱观教育的建议。本次调查目的是让大学生认识自身所形成的恋爱观,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恋爱观。  相似文献   

9.
以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为研究素材,对作品中四对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故事进行了描述性阐释。透过作品,我们可以看到简·奥斯丁对于恋爱和婚姻的见解,即幸福的婚姻应该以爱情为基础,但也不能忽略金钱物质保障。同时结合当代女大学生恋爱观的特点,作出分析。研究表明,简·奥斯丁的婚姻观对于当代女大学生的恋爱观,具有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某大学对在校800名大学生进行恋爱观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中68.50%的人谈过恋爱。[1]而大学生恋爱群体中50%的人经历过失恋。本文将以社会交换论的五个普遍性命题出发,即成功命题、价值命题、刺激命题、侵犯—赞同命题、剥夺—满足命题来探讨大学生失恋现象成因,积极为改变大学生失恋现状和形成正确的恋爱观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1.
牛宇 《现代交际》2012,(8):9-10
婚恋价值观是人们对于恋爱、婚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婚恋的态度、看法以及行为倾向女大学生在婚恋观方面凸显的问题,主要是恋爱观的随意性和性爱观的前卫性问题的严重性.当前,应引导她们确定合理的婚恋价值标准,树立正确的婚恋价值观念也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恋爱是大学校园中被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能否处理好恋爱关系,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非常重要。恋爱是两个人之间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也是培养爱情和自我成长的过程。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点,而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也关乎着爱情之花能否开得艳丽、长久。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当代大学生正面临着一个全面开放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其恋爱观发生了超乎想象的变化。首先,身处异地的孤独感与自由感,导致他们过早地涉入爱情。据2000年中国大学生性文化调查的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恋爱率高达90%多。其次,西方文化、垃圾网络信息以及成人两性关系对大学生的道德观也冲击巨大,使不少人在如何正确恋爱  相似文献   

14.
恋爱观是指在异性之间的生理以及心理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异性之间相互产生倾慕并培养成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由于大学生存在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不成熟的特点,导致其恋爱观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如果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或是解决对策,将会给学生本人、大学校园、甚至整个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分析,从而寻找能够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张志群  卓敏 《现代交际》2011,(10):202-203
俗语有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这句话足以体现爱情在人们心中的位置。然而,对于大学生来说,"恋爱"二字是"浪漫"的代名词还是其人生旅途上的绊脚石?作为高等教育的领航人,又该如何做出正确引导?因此,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恋爱观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括分析了当前女大学生在热播情感类韩剧影响下恋爱观存在的问题,同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纠正她们错误的恋爱观阐述了几点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17.
李颖存 《现代交际》2014,(7):200-201
在大学校园中,随着学生心智的逐渐成熟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等因素,恋爱逐渐成为大学生在学校的另一项必修课。现阶段的大学生属于"90后"一代,这一代人与"70、80后"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与掌握能力很强,再加上他们在20岁左右的花季年龄,对恋爱的需求感非常强烈。在现如今的大学教育中,如何塑造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是学生管理工作中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编制适用于大学生的恋爱压力调查情况的问卷。方法:采用逻辑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相结合的综合法初步编制了大学生恋爱压力问卷,并对其信效度进行检验。结果:经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七个因子,分别为信任压力、消费压力、亲密冲突压力、家庭压力、性压力、学业压力和失恋相关压力。本问卷的分半信度为0.834,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47,各因素与总分的相关介于0.666-0.819之间,呈较高相关。结论:大学生恋爱压力问卷信、效度检验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进行使用。  相似文献   

19.
学业焦虑是大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一种不良情绪,会影响其学习和生活。学业焦虑是由于对就业和学习之间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或者在学习方法方面存在误区引起的。通过分析大学生的学业焦虑的表现、身心状况及其择业特点,列举应对学业焦虑的方法策略,以帮助大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恋爱非常普遍。对此,要做好情感引导工作。不同的学生会出现不同的恋爱问题,我们应当及时帮助他们分析并且走出困局,使其重新走向快乐的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