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项目教学法在模具专业骨干课程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职教课程开发模式的改革,大体经历了"移植普教"、"洋为中用"和"本土创新"三个阶段。项目教学法作为由本土创新的一种带有中国特色的工作过程导向型课程开发模式,因其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具备激发  相似文献   

2.
一、高职模具专业核心课程模式常见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多采用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化的课程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可以使学习者在模拟或者实际的环境中进行较为完整案例的学习,通过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价职业活动参与的过程,最终获得相关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项目化"课程多停留于表面,课程内项目之间、课程项目之间缺乏必要的逻辑和关联,项目化内涵没有充分挖掘,教学效果不明显,主要存在下面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钱振华  陆波  何彦虎 《职业》2017,(26):85-86
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是自动化技术专业群的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针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四分层"的教学改革模式,并从学生分层、教学内容分层、项目实施过程分层、评价分层等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课程改革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社会对模具专业人才需求及要求的不断提高,在中职模具专业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项目教学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中职模具教学实效性的不断提高.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中职模具专业教学的经验,在简要分析项目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对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模具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和实施效果展开深入探讨和研究,旨在为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模具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5.
王洪坤  苏慧祎 《职业》2017,(27):102-104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引下,基于任务导向的项目课程开发模式应用于高职数控专业英语课程,可以提升专业教学的内涵,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本文对当前专业英语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旨在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开发策略等方面论述课程开发的具体措施,让专业英语更好地促进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晓华  孙耀辉  陈翠玲 《职业》2020,(10):47-48
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畜牧兽医专业确立了三大理念("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核心教育理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的课程改革理念、以行动导向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理念),以"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观、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和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为引领,以"课程设计项目化、项目内容职业化、教学实施行动化"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为原则,构建了"校内实训+岗位实践+顶岗实习"的能力递进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李璟东 《职业》2014,(9):92-93
职业教育为适应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培养,积极开展"工学结合"职教模式的课程改革,本文结合汽修专业的特点,就如何开展工学一体化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环节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柯文场  刘海燕 《职业》2017,(32):100-102
为提高中职学校模具专业的实训教学效果,分析目前该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提高模具专业学生的模具综合设计与制造能力进行探索与尝试,提出若干策略:实施"项目式任务驱动"的分组综合实训方案,将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和模具装配等实训内容综合教学,并与企业实际岗位相结合,打破课堂与生产实践的差异.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改变师生间我教你学的传统格局,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相似文献   

9.
中职机械专业"项目教学"课程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职机械专业项目教学课程模式是指在借鉴国内外"项目教学"及其课程改革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产业特色而构建的适合职业学校学生思维特点的一种全新课程模式.该模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观,用现代课程理论指导课程综合化改革.理论知识坚持"必须" "够用" "能用"的标准,教学内容按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实际能力进行设计和组织.  相似文献   

10.
唐立伟  陈育新 《职业时空》2015,(2):36-38,50
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为背景,从专业建设标准子库、课程资源子库、专业基础素材子库、虚拟仿真资源子库、自主学习与专业拓展子库、职业培训资源子库、合作企业资源子库、职教立交桥资源子库八个方面建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实现共享型教与学、职业培训、就业服务、技术交流四大功能,并总结出"特色、规范、完善、服务"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1.
杨帆 《职业》2020,(3):78-79
以项目为载体来实现中职学生技能与内涵的提升,一直是职业教育追求的目标,本文以学生的发展和区域制造业的人才需求为立足点,以机械专业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提高为目标,提出了"理实虚"一体的教学模式,即:借助网络云平台、虚拟车间、实训车间,将理论教学、实操加工、虚拟仿真充分融合,实现"教学过程任务化、学生学习自主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并基于笔者学校模具实训平台,以模具结构与设计为试点课程,实现该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孙建伟 《职业》2012,(18):74
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学到的知识,很难应用于实际项目开发。本文以"用户注册"为例介绍案例教学在ASP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施。一、传统教学模式ASP程序设计是职业院校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动态网站的工作原理,并且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独自或协同开发实现特定功能的网站或管理系统,但是,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职教课程改革通过引入西方的课程理论,如双元制、CBE模式、MES模式等,有效地促进了课程模式的本土化发展,出现了"宽基础、活模块"的项目化课程模式.然而,如何才能做好项目化课程的教学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经过长期的思考与实践,我们采用了项目协作学习法,对承担的课程进行改革,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模具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行业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读图绘图能力,还是后续课程如模具结构图解、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等的基础.但由于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等原因,模具专业学生在学完机械制图课程后,不能很好地识读模具图,给后续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造成了很大困难.为了提高模具专业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根据本专业学科的学科特点及教学内容,作为模具专业机械制图教师,笔者和模具专业的其他教师一起,对模具专业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从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孔玉珍 《职业》2017,(17):39-40
创意在平面设计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在目前的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越来越注重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出有想法、有创意的创新型人才,是平面设计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本文提出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引入工作室模式,通过项目的承接、开发与训练,使专业对接职业、课程对接岗位,启发有意识、有步骤的开发思路,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栾玖华  魏新林 《职业》2014,(26):37-37
文章分析了企业对五年制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的模具钳工知识与技能的需求,以及学校教学的现状。并从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具钳工教学指导方案,开发符合企业需求的模具钳工校本教材,模拟企业工作情境,实施项目教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张良智 《职业》2016,(33):70-71
本文分享了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项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成果.该项目以深度校企合作和职业素养培养为主线,以"三位一体"职业素养培养为基础重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实施"案例贯通"式课程改革,创新"7S"实训教学管理模式,建设"虚、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创新了"双贯穿、四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双贯穿、四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值得借鉴的案例.  相似文献   

18.
俞晓明 《职业》2013,(3):88-88
黄酒市场营销学是中职黄酒专业学生知识体系构造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骨干课程.实施以本土化企业营销实战为内容的案例教学、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教学和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目标的课程延伸,是促进本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于燕萍 《职业》2017,(21):79-80
当前,国内职业教育正越来越侧重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实践,然而真正能把实践融入到课程、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仍较少.因此开发出一套完善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课程",将对实践教育起到较好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提出开发"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课程的必要性,阐述物流运输实务一体化实训教程开发的过程、理念与特点,并对课程的推广实施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20.
卢琳 《职业》2016,(28)
本文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生产型物流实践教学基地的教育教学功能开发.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寻求并实践一种物流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以实现教育教学功能的开发模式.通过成立专业实体公司、建立校企合作站等方式深层次开发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教学功能,加强学生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