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自觉或不自觉的迁移活动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在我国历朝历代普遍存在,本文主要分析了春秋时期的迁国迁邑现象,褐示了当时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深刻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的人口内迁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大的一次人口内迁运动,至少超过一千万的沿海人口为躲避战乱纷纷迁入西部大后方。大量人口内迁,有力地推动了西南大后方城市化、教育现代化和社会习俗现代化。抗战时期西南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其动力因素主要来自于外部。抗战时期西部现代化属于中国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类型。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兵工企业内迁,是上世纪30年代中国历史上那场空前规模内迁运动的重要部分。深入考察兵工企业内迁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我们发现,这场搬迁是有准备、有计划、有组织、有秩序的,不能与民用工业企业内迁组织混为一谈。可以说,一方面,它是中国人民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战火而被迫进行战略撤退的无奈之举;另一方面,它也是中国人民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侵略而主动进行战略转移的作为之举。  相似文献   

4.
魏晋时期,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移民分外迁与内迁两种。外迁移民类型主要有躲避战乱、灾害型和政府强制型。外迁关中移民结局大多悲惨,或被杀、被掠,鲜有光鲜于世者。关中移民内迁亦有两种类型:一是统治者为充实长安,维持政权与发展经济而进行掠夺性移民;二是周边地区人口主动迁至关中。内迁移民从不同方向而来,具有多方向性、民族复杂性、多元性的特点。内迁移民对关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由于战争的破坏,加上战时内迁高校教师群体的收入锐减、实际购买能力的低下,及迁入地房屋资源供应的相对不足,内迁高校教师群体住房困难、问题严重。虽然国民政府加强管理,采取补助措施,制定内迁高校教师的保障政策,教育部也拨巨款救助各级教员,但由于战时国内经济状况的恶化,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依旧杯水车薪,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内迁高校教师的住房问题,战时整体教育状况在退化。同时,内迁高校教师群体在艰苦环境下,延续了中华文明的火种,为改变东西部文化教育不平衡的状况和抗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3,(11):118-125
明代水寨内迁是古代海防史研究的重要议题,明清以来,水寨内迁举措遭到了广泛的非议,甚至被视为明代海防衰弱的主要标志,这种简单的推论不仅没能发现水寨内迁的真正原因,更无法揭示水寨内迁背后的海防寓意。透过海防地理视角考察明初福建水寨选址问题,并通过烽火门水寨内迁个案的分析可以看到,明初海防经略者忽视海防地理对军事驻防的制约,错误地将水寨设置于战线前沿、易攻难守的小岛之上,导致这些重要的军事目标处于无法自存、防御不足、易遭突袭的险境,其后水寨的内迁是对明初水寨选址不当的修正,值得肯定,而水寨内迁所反映出的明代在军港选址与岛屿驻防上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我们反思与总结。  相似文献   

7.
东部沿海“农民工生产体制”下的劳工面临着脱嵌的困境,而工厂内迁带来了改变这种拆分型劳动力再生产模式的可能.本文运用工厂政体视角,通过对江西陶瓷产业的观察,从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等方面考察了内迁秩序下劳工再嵌入的可能性.案例表明,在内迁的工厂中,工人的工作相对于沿海工作显得相对轻松、管理相对人性化、工人对于劳动过程的掌握程度较高;在社会生活领域,工人拥有相对完整和丰富的社会生活,避免了沿海工人原子化的困境.观察指出,工厂内迁具有再整合生产与生活的效应,通过在当地就业,农民工有可能改变“离土又离乡”的打工模式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构建出与工厂的新生产共识,最终将就业行为重新嵌入到社会系统中去.劳工与工厂基于再嵌入的共识所塑造的行动秩序有利于推动世界工厂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抗战期间,内迁至后方辗转办学的高等院校物质条件艰苦,学生衣着俭朴乃至寒酸,饮食粗糙简单,住室简陋拥挤,但凭着年轻人积极向上的朝气,他们把课余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各级政府、一些社会团体和个人提供的贷金、公费和奖学金,在帮助内迁高校学生完成学业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内迁高校学子的生活正是一曲荡气回肠的抗战时期中国知识界的不屈之歌。  相似文献   

9.
国立中央大学不仅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最高学府,也是抗战时期国内规模最大、系科最全的大学。中央大学在抗战期间实施的配合抗战、服务抗战的措施,诸如院系的整合与课程的调整、各类培训班的建立、以科研服务抗战以及对抗战建国活动的直接投入等,不仅发挥了大学教育的人才优势,为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而且折射出了学术与政治间的互动。中央大学的内迁及其抗战救亡运动是内迁高校抗战运动的一个缩影和典范。  相似文献   

10.
抗战初期工厂内迁的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战初期,中国沿海部分工厂向内地迁移。南京政府对内迁缺乏周密规划,造成内迁中诸多困难,工厂内迁和科技人才内流重新造成了中国新工业的基础,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得以继续。  相似文献   

11.
清初“迁海”对广东社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初“迁海”对广东社会经济的影响:一是严重地破坏了农业生产力,二是破坏了手工业生产,主要是盐业和制香业等,三是阻碍了沿海商品经济的发展,四是造成地方财政困难,加重了人民的赋役负担。此外,对文化教育的影响也很大。总之,“迁海”是清政府的弊政.推迟了广东社会经济的发展几十年。  相似文献   

12.
近30年来,关于中国近代社会演迁问题的学术研究经历了从西方中心论到中国中心的转变,随之而来的争论是中国近代社会演迁的动力与机制是否来源于传统时代向近代的转移?在社会演迁过程中官方与民间各自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是官方主导还是民间主导?传统社会形成的地域性在近代社会演迁中是否仍起作用?对近年来关于上述问题研究的简述与反思必将有助于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关系复杂。民族迁徙、民族矛盾、民族战争、民族融合、民族重组等内容成为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基本可以反映当时社会的真实现象,与此同时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各民族对于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作出的积极贡献也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4.
略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农业合作运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农业合作运动,在30年代初期至全面抗战前夕,曾颇有声势。尽管此举实际收效甚微,但仍不失为南京国民政府挽救濒于崩溃的中国农村经济的一次尝试。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府西移,国民政府又把它作为发展大后方农业的一种有效措施加以提倡和推行,农业合作运动又继续在大后方的广大农村得以开展。一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着广州、武汉的失守,中国农工生产的富庶之地几乎全为日寇所侵占,国民政府所赖以生存的大后方仍是中国社会和中国经济最不发达的地区。而大量人口的内迁,使大后方的人口由战前的1.8亿陡增至2.3亿,加之国…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在工矿业内迁对云南产生影响的问题上,同样依据史料,但不同的作者得出了不同结论。有的作者认为:使“云南的工业发展也很快”;而有的作者却认为,内迁对云南“当地的工业发展影响不大”。本文认为:依据史料得出结论,不仅要看工矿业内迁云南的数量,更要看其产生的经济效益。抗战时期,云南人民也不遗余力地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很多作家因大片国土的沦丧而内迁到西南大后方。内迁作家在三个层面上导致了中国抗战文学的转变:一是中国抗战文学创作中心的转变,内迁作家促进了大后方文艺事业和抗战文学创作的兴盛,使该地区取代了昔日京沪的文学中心地位;二是中国抗战文学创作热情的转变,内迁作家受大后方物质条件的限制而出现了创作的“滑坡”,在整体上影响了中国抗战文学的热情;三是中国抗战文学创作风格的转变,内迁作家从昔日的激情创作转向对战争和历史的冷静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迁界期间位于界外的福建晋江浔美盐场为例,通过分析其在迁界前、迁界中、复界后三个时间段的运作模式、组织结构及各种势力在盐场上的活动,探讨迁界对地方社会结构的影响:迁界不仅造成地方势力兴衰更替,而且改变了盐场的运作方式、破坏了盐场组织;复界后不同势力争夺地方控制权及王朝赋役调整等多种因素结合,促使盐场地方社会发生结构性转变;同时,动乱后士绅并不都是重建地方社会的主导力量,在有些地方,军功豪族才真正把握了建设地方社会秩序的权力.  相似文献   

18.
十六国时期羯人石勒建立政权时,顺应中国传统文化选择"赵"为国号,既体现了石勒的政治取向,也表明了与刘曜前"赵"政权决裂并与之争正统的意图与决心,但在民族身份的选择上,石勒等人却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特点。与内迁民族大多攀附华夏远祖不同,他非常高调地自名为"胡",下令号胡人为具有一定政治权利的"国人",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将胡人的政治地位制度化;与此同时,也重禁胡人"不得侮易衣冠华族"。石勒对胡、汉双方的约束,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平等思想。刘渊、石勒等内迁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的政权,冲破了中国传统思想中"胡人不能为帝王"的藩篱,但内迁胡族的社会地位仍旧不高,贬抑胡人的现象普遍存在,故而石氏对于有污名化倾向的"胡"之称谓又刻意回避,将胡物改名,从而有了史书"讳胡尤峻"的记载。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劳动力流动经历了由离土不离乡—东南流—回流的转变,产业布局体现为由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东部产业集聚—产业内迁的演变;受此影响,我国城镇化道路也形成了由20世纪80年代小城镇发展模式—90年代集中型城镇化模式—21世纪以来城市体系分散化的趋势。当前产业内迁与劳动力回流趋势促使城镇化重心偏向落后农村区域,因此,城镇化发展重点要由大城市到乡村振兴转变,城镇化的空间布局要由集中的城市区域向分散的农村地区延伸,这将成为改善城镇化结构与区域趋同发展的契机与出发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详细论述了古代西域龟兹国人自汉朝至唐朝内迁及扩散至现甘肃、四川、陕西、山西、河南等地的历史过程,同时赞美了内迁龟兹名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