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所以,人们说话就要说得清楚明白,让对方一听就懂,能很好地去领会话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达到互相了解。人们说话总是一句一句的,因为句子是表达思想的基本单位。说半句话,别人就听不懂,达不到交际、交流思想的目的。因此,我们对于句子应该有一  相似文献   

2.
主持语: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对一个中国艺术家来说,传统文化是我们不可须臾离失的基本精神营养。特别是油画家,失去或缺少这一养料,就会变得"贫血"。所以要不断增加这一营养,就能增强在自己传统的根脉上生发出的无穷创造力量。——朱乃正  相似文献   

3.
阴雨绵绵,心情也被侵染得没有一丝朝气,索性就蜷卧在宿舍里,闭上眼睛,庸懒而耐心地品味心中珍藏许久的底片。我出生在午夜,也许是秉承了夜的习性,老妈说我白天把眼闭得雷打不睁,晚上却睁得像猫头鹰。和着老爸老妈的前逼后吓,我终于学会了利用双脚满屋里折腾。无奈的他们只能坐在沙发上,一声声地长叹:养虎为患啊!现在他们偶尔提及此事,我总装作一副迷惑的表情问:老妈我是猪年出生的,也是姓猪,应该是养猪致富啊!怎么会是养虎为患呢?老妈更是无奈加无奈了。虽然表面上装作年幼无知,可是内心深处也有那么一丝丝的感触。老爸下岗后,郁闷得时常抽烟喝洒。每次喝酒回来,我打水帮他洗脚时,他总摸着我的头说:儿,以后老爸出去吃饭,带上你,锻炼你的酒量,能喝酒就能保住饭碗。我知道他那是醉言,也知道那弥漫着酒气的话里有几分为真。不过我最终一次也没有去过。因为老妈说做好功课就能找着工作。小学时我听老妈的,做着地道的乖学生。  相似文献   

4.
<正> (一) 人是一种高等动物,人超越其他高等动物,能够有意识地进行自由自觉的活动,这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曾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其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人所特有的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实践活动。因此,可以说,人乃是实践的动物。古猿之进化成为人,根本标志就在于其生命活动由本能活动上升和转变成为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人之为“人”,就在于其生命活动的主要表现和本质特征,是能进行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介了《木瓜》诗义的三种主要观点后,就重点破解其信息密码,以便能深刻地理解其诗义。所破解的信息密码有三:其一、木瓜、木桃和木李是象征男女爱情的木刻佩饰。其二、琼琚、琼瑶和琼玖是象征男女爱情的琼雕佩玉。其三、“好”是结为夫妻。总之,《木瓜》是一首赠物定情的爱情诗。  相似文献   

6.
皖·南·雨     
程海奇 《社区》2009,(14):34-35
每每看到窗外的细雨,雨中执伞的行人和耳闻细雨滴打窗户之声。就把我的心思一下子拉到了皖南绩溪。想起了梦魂牵绕的古徽州,那一幕幕,一幅幅淳朴秀丽的江南景色,犹如在眼前似昨日之见. 假如你能到徽州,那你一定能想起唐朝诗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妙佳句,会让你进入画一样的世界,而你便是那画中之人。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比喻是语言中的盐。试想,一锅鸡汤里,倘若没有一点儿盐,这鸡汤肯定索然无味,难以下咽。有人说,比喻是语言中的春风,它能在光秃的枝条上,突然绽开一朵蓓蕾,使人们的眼前顿时明亮。譬如,人们把贪官污吏比喻为“蛀虫”,就非常形象。“蠹侵嘉树,蛀耗米珠”(《又后风赋》),人们引申它以喻侵蚀或消耗国家财富的人。譬如,人们用《诗经》中的“硕鼠”比喻贪官污吏,就非常传神。“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硕鼠硕鼠,无食我麦……硕鼠硕鼠,无食我苗……”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痛恨、厌恶这些吸取民脂民膏的墨吏。脂…  相似文献   

8.
父亲生前常对我讲,一个人艺术的成功,个人风格、面貌的建立,要靠条件。但条件需要具备多种,哪一个条件不够,必然会在作品中显现出来,来不得半点虚假。条件够了,就会水到渠成。而这不仅要个人奋斗努力,还要有人生的经历与机缘,看你是否能抓得住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父亲所经历的那个时代和他个人的奋斗成就了他的艺术与人生。父亲生前的两句话"所要者魂""实者慧",这是他一生对待艺术和做人的座右铭。父亲小时候,在家乡徐州,常看一种乡土气息特别浓的地方戏,叫"拉魂腔",平民百姓最爱看,演的都是悲欢离合的人间故事。  相似文献   

9.
昨天,我们老鼠的日子真是难过呀!“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还有那可恨的猫呀、猫头鹰呀、蛇呀……对了,那最最可恨的是黄鼠狼,它的名字里还带个“鼠”字呢!它们见到我们就穷追不舍,就像我们祖宗十八代都欠它们的债似的。由于长期的担心受怕,吃不饱,睡不香,一身乱蓬蓬,脏兮兮,没有光泽的灰色皮毛勉强遮盖着我又瘦又小的骨感身材。“果果大!果果大!”饥饿的胃哪能经得起那母鸡下蛋后这般骄傲的叫声的强烈诱惑。这一声高过一声的鸣叫,仿佛在有意地挑逗着我,馋得我口水直流,一发不可收拾。我使劲咽了咽口水,偷偷向栅栏缝里瞟了一眼……不免有些扫…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种艺术样式之所以能独立存在,就是因为它有自己反映生活的、为其它艺术样式所不能代替的特殊手段。作家如果为他所要表现的特定生活内容找到一种最适宜的艺术样式,并且充分把握和运用了它的规律,使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统一,那么,这样的作品就能更好地发挥出它的思想威力,具有更长久的艺术生命。戏剧艺术是通过戏剧冲突来表现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的。戏剧要有戏剧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要有“戏”。所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6.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贾府由盛而衰 ,大厦倾倒。与其相反的是 :赖家虽为贾府的世仆 ,因其在贾府管家时间长 ,权势重 ,善于拍马逢迎主子 ,钻了贾府管理混乱的孔子 ,渐次发迹 ,超越常人 ,最后连主子也要向其乞借遭冷遇。这一主仆贫富易位的典型事例给世人留下颇值得深思回味的人生课题。  相似文献   

18.
对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现象,分析了在高校中,学生学费、宿费在办学经费中的比重及学生欠费问题给高校办学带来的不利影响。指出制度不健全、家庭贫困、就业因素、观望心理等因素是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解决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对策是:建立健全一体化的收费管理体制;解决国家助学贷款问题;严格执行学生收费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消费者的信息追溯标签信任度对购买农产品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390份辽宁省消费者购买可追溯鸡蛋行为的调研数据,通过二元Probit模型和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其影响因素,并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法,验证消费信心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信息追溯标签有较高信任度,其对可追溯鸡蛋的消费信心也相应提高,进而更...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师道尊严”的传统受到了无情冲击。在商业化社会中,如何建立相互尊重的、朋友式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应是21世纪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