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后半期黑龙江地区与俄国远东地区的贸易张凤鸣19世纪后半期黑龙江地区与俄国远东地区的贸易是黑龙江地区对俄贸易史上的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中俄贸易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这一时期黑龙江地区与俄国远东地区的贸易,对全面认识和正确说...  相似文献   

2.
内战前美国国有土地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世纪上半期是美国近代资本主义土地制度的形成时期。从1785年邦联政府颁布第一个土地法令到1862年《宅地法》颁布这个时期中,美国西部国有土地获得迅速开发,土地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无疑是该时期美国社会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事情,对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1862年《宅地法》颁布以前,美国国有土地的分配一直是以土地出售的方式进行的,国有土地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是美国土地制度的一大特点。本文旨在通过对美国国有土地市场的形成及其发展进程的论述,加深对美国式农业发展道路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战后的日本经济以 70年代中期为界大致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半期是日本由后发展经济向工业化经济过渡的转变时期 ,这一时期经济技术环境基本稳定 ,日本经济体制对经济赶超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后半期是日本完成了由后发展经济向工业化经济的转变 ,进入工业化经济的成熟期。这一时期经济技术环境波动较大 ,日本经济体制表现出不能灵活应对的僵化性特征 ,这是因为对特定环境能够过度适应的体制 ,通常都具有面对环境变化而反应迟缓的缺陷1 。但是 ,这种缺陷却使日本经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饱受了“失去的十年”之苦。这表明 ,过去无论运…  相似文献   

4.
《学问》2010,(6)
清代黑龙江的关内移民主要是来自山东、直隶的贫苦农民,时间大体集中在19世纪后半期。他们多从事农业并逐渐向工商业领域扩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的移民文化。他们促进了黑龙江的开发和近代化进程,也带动了当地少数民族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信息化水平的因子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毅  翟华明 《学术交流》2006,(5):98-100
目前,黑龙江省信息化的建设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但受经济条件影响,水平仍然较为低下。因此,有必要对黑龙江省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因子分析,找出影响信息化水平的主要因子,提高黑龙江省信息化建设的效率。通过选取反映地区信息化水平的19个指标,以北京、上海、辽宁等11个地区为样本进行分析,得出了影响黑龙江省信息化水平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水平低下、信息资源开发不够以及人才匮乏等几个方面,对此,黑龙江省应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养和吸引人才,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发挥政府和企业的积极作用,加快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70年代以后,特别是70年代后半期以来,日本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深入研究日本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及其所采取的对策,是当前研究日本经济的一个重要课题。开展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改革中的我国企业来说,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来,韩国政府提出的人均国民收入达到2万美元的目标与女性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显得更为重要。世界银行的数据表明,人均国民收入与女性的经济活动有密切的关系。许多有关发达国家的分析结果显示,在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2万美元的时期,女性的经济活动参与率要比其他时期增长速度快。在这一时期,大部分发达国家推动女性参与到劳动市场当中,尤其是积极地引导高学历的女性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去,以解决经济结构的变化所需要的必要劳动力。这些举措使女性的经济活动参与率平均增加9%以上,更多高学历女性人才获得了高级职位。在韩国,女性…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中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印度经济史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并得到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铁路运输系统对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一、英国殖民者在印度兴建铁路的经济原因在正常发展的国家中,铁路是大工业尤其是煤、铁、机器制造等重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以英国为例,其煤产量于1750-95年间翻了一番,达到1000万吨以上;铁产量从1788年的6.8万吨升至1806年的25万吨,机器制造业也有很大发展。这时,英国经济不仅  相似文献   

9.
一、划时代的思想先驱今天,正当世界格局变动之际,回顾本世纪以来日本对外政策的展开,人们可以发现,实际上早在近代初期日本思想界就已经进行过国际政治战略的思考,19世纪初期到1868年明治维新为止的半个多世纪,是日本历史上关于日本未来发展战略争论最为激烈的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日本面临西方列强叩关的强大压力。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日本所处的国际环境从中世纪的东亚国际社会转变为全球性的世界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日本朝野在思想上都或早或迟地作出反应,研讨日本面对西方列强应予采取的措施,设计…  相似文献   

10.
比丘林、科瓦列夫斯基、卡缅斯基、列昂季耶夫斯基、西维洛夫、沃伊采霍夫斯基是 19世纪上半叶著名的俄国汉学家。他们以扎实的汉、满、蒙语言功底对中国历史、语言、文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促成了俄国大学汉学教育的诞生。这一时期俄国汉学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到汉学人才培养机制都显现出鲜明的民族特性 ,俄国自此跻身于欧洲汉学大国之列  相似文献   

11.
1945年光复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建立东北根据地,首先解放了黑龙江省。在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和发展生产中,黑龙江省的城镇经济逐渐繁荣起来。当时黑龙江省地广人稀,大片土地还没有开垦,农业还不发达。到1949年建国时,黑龙江省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较高,为24.2%,与全国的平均数10.64%相比高出一倍多。建国以后,黑龙江省由于拥有丰富的自然食源而被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地区。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黑龙江省接受了由辽宁等地迁来的电机、机床、机车,轴承、仪  相似文献   

12.
以沈从文、朱光潜为代表的原京派作家或近京派作家在1940年代后期得以活跃在平津文坛,是由多种原因共同促成的,既有其必然性又有一定的偶然性。平津地区在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中国政治文化格局中所处的独特地位,为他们的文学创作和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活动空间;平津文坛在战后的复兴则为他们坚持自己的文学理想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文化条件,这一切与这些自由主义作家自身的文学创新要求结合在一起,共同促成了他们在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中国文坛的兴起。  相似文献   

13.
杜景华 《学术交流》2001,(5):118-131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一时期,为我国学术的转型期.这里不仅包括着学术主题的变化,也包括学术研究由综合学科向各个单科专门化方面的发展.真正意义的红学应该说是从世纪之交的三位被人称为国学大师的人的参与而正式确立起来的.20世纪红学,是由几次大的高潮连接起来的一是世纪初新红学之建立,二是50年代之批判红学,三是70年代红学热,四是八九十年代之多元化红学新潮.以小说为研究主题也只是一个过渡期,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史学、文学、哲学、经济、社会学以及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等,便逐渐各自成为专门学科,各类专家也便相继出现了.将50年代红学称之为"批判红学",将70年代的红学称之为"政治红学",还算是比较切题的.到了80年代后期经济大潮袭来之后,不论红学研究队伍还是研究者的知识积累方面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不能固定地认为只有考证本子和作者两个问题才是红学,红学是一个综合性的科学,它不仅包括有史学、哲学、社会学、文艺学、文化学,辽包括文献学、版本学、谱牒学等.  相似文献   

14.
徐静波 《日本研究》2010,(1):111-115
自7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日本之所以出现了长达千余年的肉食禁止时代,除了统治者的竭力倡导和自然环境的因素外,佛教的戒律和民族意识中的"秽"的思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思想因素,事实上最高统治者的主张和规戒也是基于这样的思想资源.而近代以后肉食的开禁,佛教权威的陨落、佛教戒律的废弛和新兴现实主义思想的崛起,是两个重要的思想前提,它为肉食开禁的实现提供了思想意识上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15,(8):15-20
马克思文本中的消费与当今通常使用的消费是一个意思吗?这是研究马克思消费思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消费从一个贬义词到中性词,现在甚至带一点褒义,词性发生了巨大变化。消费的内涵也从单一的"消耗、用尽、浪费"到如今的多种意思,其内涵也经历了嬗变。消费概念的嬗变主要发生在19世纪和20世纪,19世纪,消费开始从一个贬义词成为一个中性词,并作为经济学的概念出现。20世纪开始出现关于消费的反思,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环境学、人类学等学科的消费概念相继出现。马克思生活于19世纪,这决定着他的消费概念还没有当代如此丰富的内涵,但没有丰富的消费内涵并不等于没有丰富的消费思想,马克思的消费概念仍具有独特性,有必要研究清楚。  相似文献   

16.
1.三江平原开发宜选择“外向吸资”为主的综合立体开放与开发投资道路。到本世纪末,拥有12.5亿人口的中国最大难题之一是:谷物供需矛盾。为此,国务院已决定将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列为国家重点农业综合开发区,建设以生产商品粮豆为主的国家级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综合经营,长期稳定地向国家提供商品粮豆以及其他农副产品。从土地资源角度来看,我国人多地少,在占全世界7%的耕地上养活着占世界1/5以  相似文献   

17.
张粉霞 《社会》2002,(6):22-2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点地区,高起点、快速度、超强度的城市化进程使得上海的开发和开放在短时间内与国际接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土地使用制度的变化,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土地征用.土地征用制度不仅促使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市民转变,而且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如征地农民的家庭生活、社会保障以及就业安置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有清一代是科尔沁草原开发卓有成效时期,经过二百多年的开发活动,经济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特别是到了清末,人口激增,城镇兴起,发展成为半农半牧地区。然而,经济发展、生产方式变化的无节制,导致生态环境迅速恶化。由于长期掠夺式的开发经营,科尔沁草原资源破坏严重,农牧矛盾日益尖锐。不合理的土地开发,致使土地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地力下降。研究清末科尔沁草原开发与环境变迁的历史,对保护我们现今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是中印两国经济领域发生剧烈变革的时期。新旧更替、纷繁复杂的经济现实不可避免地在中印两国封建士大夫阶层和半西化的知识阶层中激发起具有启蒙色彩的现代经济意识和经济思想。所以19世纪成为两国经济思想领域人才辈出的时代,这是两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又一共同之点。  相似文献   

20.
开放、巨变的十年在半个世纪的伟大历程中 ,中国边疆地区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 ,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而黑龙江省作为陆地沿边地区 ,在改革开放 2 0年的历史进程中 ,最引人注目、值得回眸的莫过于 1989—19 99年边境地区的对外开放。 1988年 5月 3日 ,国务院以国发 [1988] 6 1号文件 ,决定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和新疆自治区以及全国各省会和计划单列市 ,都可以开展对苏经贸往来。黑龙江省在原来开放绥芬河、黑河、同江等 3个过货口岸的基础上 ,接着又批准密山、虎林、饶河、漠河、嘉荫 6个口岸对外开放。至此 ,黑龙江省的 18个边境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