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是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内容。在这种新型的民族关系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彼此和谐相处。因此,和谐是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中国少数民族吉祥物是中华民族吉祥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有许多共有的吉祥物。汉族一些吉祥图案 ,受到许多少数民族喜爱 ,一些少数民族吉祥图案 ,也被汉族吸收。汉族和少数民族吉祥物既有同一性 ,也有差异性。我国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创造的吉祥物 ,是本民族象征文化的集中体现 ,展现出各民族文化的特质。少数民族吉祥物是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一项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民族大融合,第一次为春秋战国时期,第三次为宋辽金元时期,而魏晋南北朝是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时期。这个时期,北方内迁各少数民族,因与汉族长期错居杂处,在汉族的影响下,社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并在加速封建化的过程中,逐渐与汉族形成了共同的经济体制,最后多融合于汉族。而在南方,由于大批北方汉人南迁及少数民族出居平地,也造成某些杂居局面,使一部分与汉族关系密切的少数民族逐渐汉化,也有一些迁居或以其他途径进入民族地区的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但由于汉族人数众多,文化较高,故在整个融合过程中,少数民族汉化则表现为主要的,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却是局部的。 随着民族间的交往和融合,我国各民族先进、优秀的经济文化也交融一起,汲取升华。  相似文献   

4.
该文着眼世界四大文化圈唯一交汇处、九大语系中五大语系交融处的西域的时间和空间 ,重点历述和阐释了西域古代民族的发生、发展过程 ,从东西南北向西域迁徙的民族互市 ,“打交”、杂居、通婚、相互同化的视角 ,进一步论证了西域诸民族“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结合特性 ,特别从地域上的结合性、生产方式上的结合性 ,人种上的结合性、血缘上的结合性、文化心理上的结合性 5个方面具体印证了今天的“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 )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民族关系的必然结果 ,西域民族的结合特性也为我们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供了极强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和发展了中华文化,这既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也是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基因。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进程中,文化适应是文化交流的主流,是汉族流动人口同当地少数民族居民之间民族关系丰富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汉族流动人口原有的文化不断变化,吸纳了当地少数民族的一些文化元素;另一方面,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也在互动过程中吸收新的文化元素、吸纳新的思想观念。各民族文化不断重构与整合的过程,思想激荡、文化辉映,对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和文化互鉴互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南北方古代民族融合途径及融合方式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古代的民族融合,总体趋势是汉族吸收少数民族的成分壮大,逐渐形成相互离不开的格局。另一方面,我国各民族融合的途径及融合方式复杂多样,由此体现出统一多民族大家庭具有的博大精深、源广流长的特点。南北方古代民族的融合途径与融合方式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明清以前,南方民族地区大致经历汉族移民逐渐“夷化”的过程,少数民族自身也得到充实。明清时因汉族人口大量进入,融合倾向改变为部分少数民族持续汉化,融合外来移民形成地方性汉族群体。北方民族地区在明清前后,基本趋势都是游牧民族不断南下融入汉族,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大致经历持续“汉化”的过程。产生上述差异,与南北方民族势力的形成及特点,南北方民族自身文化的不同,以及封建王朝施行的政策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居住格局是研究民族关系十分重要的内容,而且是衡量民族关系好坏的一个变量。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和城市化推进,各民族在城市的流动和居住越来越普遍,城市民族关系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对成都市的调查显示,成都市少数民族的居住状况是杂(混)居格局。杂(混)居格局的重要标志是不同民族在城市中均有分布,且大量少数民族人口与汉族居民互为邻里。其居住格局呈大杂居、小聚居状态。成都市民族工作的重心应放在对民族关系的调适上。  相似文献   

8.
探讨明清时期川西南地区的民族关系,一是孤岛汉族与后迁汉族的关系,二是汉族与周围少数民族的关系,归纳川西南民族关系的特征.孤岛汉族凭借其文化特质,保持着"我族"与"他族"的"双重"边界,显示出汉族和少数民族民族学境界的流动性,为如何处理民族关系、保护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提供新的案例.  相似文献   

9.
社会公正信念在探讨心理认同与社会行为的关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考察了421名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社会公正信念的水平,分析了社会公正信念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结果表明:(1)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的社会公正信念不存在差异,但都对社会公正性评价较低;(2)社会公正信念、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存在积极的相关;(3)社会公正信念对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但对汉族大学生被试无调节作用。社会公正信念能促进积极的国家认同,同时对少数民族而言,既能使其保持积极的民族认同,也能促进国家认同水平,二者得以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0.
社会和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没有各民族关系的和谐,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真正的和谐。要深刻认识当前我国民族关系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依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结合民族工作实际,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力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巩固和发展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伟大祖国的大家庭内,除了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汉族以外,截至目前为止,巳被确认的还有蒙古、回、壮、维吾尔、苗、彝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民族成分十分复杂。是我国民族情况的基本特点之一。但是全国究竟有多少个民族?由于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还没有完结,一些尚待识别的民族成分还未确定,所以,确切数字尚难回答。  相似文献   

12.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过贡献。汉族人口多,也是长时期内许多民族混血形成的”。毛主蓆这一论述,精辟地阐明了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深刻地揭示了汉族的形成发展过程。民族的发展是和民族融合分不开的。和许多其它民族一样,汉族的形成发展过程,也就是民族融合的过程,而且每一次融合,都使汉族出现一个新的发展。这种融合在不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 不同地区的民族,智力上存在着差异,这已为许多研究成果所证实。但居住同一地区的民族智力是否存在着差异,对此,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有的证实,“在同一地区的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推理能力的发展存在着差异”,并进而指出“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受文化背景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学校教育不仅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且儒学也是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与汉族地区的儒学教育不同的是在一些少数民族的儒学教育中,有所谓"蕃学"和"汉学"之分,实行蕃、汉双语文教学,重视本民族语文和汉语文两种语文的学习。我国少数民族的双语文教学不仅源远流长,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兼通双语文的人才,而且始终受到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解放三十多年未,我国的民族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从今天民族地区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对民族教育事业的要求来讲,与内地汉族地区相比较而言,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藏族地区尤为如此。藏族是我国各少数民族中历史较为悠久,文化较为发达并自成系统的一个民族,它在民族诸要素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方向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是在藏族这个人们共同体身上所存在的客观事实。这个客观事实的存在,也说明了藏族教育较之内地汉族也必然有它自身的、  相似文献   

16.
贵阳市民族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阳市是一个建立在少数民族世居地的城市,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随着汉族移民的到来,逐渐改变了这里的居民民族成份,形成了汉族人口比少数民族人口多、苗族和布依族人口比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多的分布特点,从而使这里的民族关系呈现复杂性和隐含性,形成了文化不适、弹性矛盾和发展不平衡的民族问题。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与使用,加强《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和《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的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7.
清代民族关系格局具体是指在清朝统治时期和统治区域内各民族之间关系的结构状态。蒙古族、汉族、藏族在后金政权、清朝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非常突出而又广泛的作用,因此,满族与蒙古族、汉族、藏族等民族的关系成为清代民族关系格局的主干层次。而满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不包括蒙古族和藏族),蒙古族、汉族、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不包括满族)则成为清代民族关系格局的非主干层次。清代民族关系格局发展的特点是:第一,民族关系范围进一步扩大,民族问题复杂性大幅度提高。第二,随着清朝统治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满藏关系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第三,满蒙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处理满蒙关系问题的政策措施更加规范和完备。第四,清朝政府有效调整了满汉关系,使之进入了稳步发展时期,并进一步完善了对汉族的政策措施。第五,妥善处理满藏关系,不断维护西藏地方的稳定和发展,有效地巩固了满蒙联盟。  相似文献   

18.
我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一向重视民族问题。在《论十大关系》这篇光辉著作中,毛主席指出:“我们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于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毛主席关于民族问题的这一精辟论述,是我们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搞好民族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19.
一世界上没有纯粹的种族,也没有纯粹的民族。这是民族发展的基本事实。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关于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说道:“汉族人口多,也是长时期内许多民族混血形成的。”这是正确的论断。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针对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即母语不是汉语的少数民族干部训练班的学生学习汉语来讨论的。 一、一门年轻的学科 新中国诞生以后,我国的民族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随着这种关系的到来,党号召“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必须学习当地的民族语言,少数民族干部也应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