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雷锋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特征是奉献与牺牲。雷锋精神与企业文化均处于社会主义时代,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而企业文化的营建又呼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雷锋精神对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的竞争意识又具有诸多同一性。所以,当前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营建需要雷锋精神  相似文献   

2.
文化企业家的价值偏好对企业的战略决策和生产运营产生直接的影响,决定了文化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偏倚和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也关乎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形成。采用上市文化企业公开数据研究文化企业家价值偏好对文化企业经济责任、法律责任、慈善责任和社会价值导向责任四个方面社会责任承担的影响的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文化企业家的价值偏好对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文化企业家的价值偏好对企业经济责任承担的影响呈现“U”型特征;文化价值偏好值越大,对企业社会价值导向责任和慈善责任承担的影响越显著;但偏好值的大小对企业法律责任的承担无显著的影响。建议文化企业家应从本民族精神文化中汲取精华,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体系,更好地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是以传承、创新文化为使命的,她以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对社会承负着引领文化的重要功能。而要担负引领文化的社会责任,首先必须有学术文化的视角,在研究学术文化占大学文化主导地位的基础上,注重对学术文化力结构要素的分析,并从其基本内涵和要求出发,着力于对学术文化力构建的探讨和对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热切关注。  相似文献   

4.
雷锋精神与中国文化传统吴平祥(电子系)什么是雷锋精神?《德育辞典》是这样解释的:"雷锋精神,指共产主义者的精神。周恩来对雷锋精神做过精辟的概括:'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其核心就是,忠...  相似文献   

5.
在文化强省战略的引领下,应该积极探索和挖掘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而深蕴中华文明精髓的燕赵文化,是河北人民的精神家园,其精神沉淀是当今河北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本土资源,能为河北现代化建设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弘扬燕赵文化精神,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高校因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服务社会、引领社会文明的社会职责,在弘扬地域文化精神中应肩负更大的责任,也具备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当前,雷锋精神的相关学术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看似各不相同,却在深层次上归入到三个认知维度,即雷锋精神的时代化、大众化和常态化。践行雷锋精神包括认知、学习雷锋精神的内涵、实质与实践雷锋精神两部分,其在认知维度上表现为雷锋精神时代化、大众化和常态化的辩证统一。践行雷锋精神的价值是推动人、社会、世界的良性发展与互动。真正把握雷锋精神在新时期的重要价值,要从时代化、大众化、常态化;个维度加以认知,形成相对“整体性”认识,防止认知的“碎片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高职院校图书馆对地方文化传承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途径进行探讨,探寻其在当前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转换和延伸功能,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同时使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衔接,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当前教育界对其说法不一。文章从校园体育文化的社会文化特性入手,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功能等基本理论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旨在加深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雷锋精神伴随着新中国的崛起已走过了50年的历程,其时代内涵的不断丰富表征着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持续提升,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的时代标签.雷锋精神之所以能够成为全民族共同信奉的道德实践原则,其中必然包含着最为普遍的人性根据.当前中国转型时期践行雷锋精神更加需要凸显人性伦理中蕴含的普遍价值.因此,将雷锋精神提升至以人性为基础的道德法则将成为弘扬雷锋精神时代发展的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趋势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中国大学“以人为本”的内涵正由仅仅“以尊重个性为核心,促进个体充分、自由的全面发展为取向”,向“以全球伦理和全球普适性为背景,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性平衡的战略思想为基础,强调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的和谐相处和受益共生”迁移。《大学:文化与内涵》一书紧扣全球应对、可持续性、以人为本、大学创新四大主题立足大学文化变迁,探索大学内涵建设;统筹大学内涵建设,促进大学文化提升;发挥大学文化功能,凝练大学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文化唯物主义理论视域,轮岗教师的乡土情感具有深刻意蕴,具体体现于:轮岗教师是认同乡村生活方式的“局内人”、是推动乡村学校发展的“同行者”、是担负乡村社会责任的“新乡贤”。目前,在轮岗交流实践中,存在着部分轮岗教师对乡村学校发展持“事不关己”态度、对乡村生活方式难以或不愿认同、乡村社会责任担当意识薄弱等问题。其原因在于:轮岗教师的教学岗位变动较频繁,乡村公共文化生活吸引力不足,轮岗教师对自身的角色认知不到位。对此,需要通过以下举措形塑轮岗教师的乡土情感:健全乡村学校组织文化,增强轮岗教师的“主人翁”意识;重构乡村公共文化生活,提升轮岗教师的乡土认同感;明确乡村社会文化身份,引导轮岗教师的责任行为。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我国当前公关活动中出现的偏误,指出其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说是没有从文化的角度去把握公关的真谛;倡导重视公关的文化内涵,开展更高层次的公关活动;提出实施公关文化战略是提高公关水准之必须的观点,并从文化导向战略、文化优势战略、文化素质战略三方面,对公关文化战略的确立和实施作出较为深入的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要做好这一代表,首先要对先进文化的内涵做到准确的把握。先进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精神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它们对于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校园体育文化从校园文化的系统中单列出来加以论述,认为其结构内涵表现为:(一)表面层的显形物质文化;(二)中介层的混形制度文化;(三)核心层的隐形精神文化。其基本特征是:(一)活动方式的多样性;(二)参与者的普遍性;(三)显形文化和隐性文化的融合性。其主要功能有:娱乐功能,教育功能,美育功能,聚散功能。  相似文献   

15.
延安时期是毛泽东首次对“文化”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和全面阐发的重要时段,标志着毛泽东唯物史观的成熟和完善。延安时期毛泽东“文化”概念有三个方面的核心要义:一是文化具有独立性,作为思想上层建筑,文化有其自身生成发展规律;二是文化内涵丰富,意识形态是其核心内容;三是文化作为社会形态的组成部分,与经济、政治有着重要的辩证关系。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形成确立的“文化”概念有其特定的现实逻辑、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以及中国革命实践的推进和新民主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从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认知、崇尚感、内涵认知、践行态度等几个方面调查了解新形势下雷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的基本现状。新形势下雷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呈现弱化趋势,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大众文化的强烈冲击、大学生主体意识的显著增强、宣传教育方面的滞后是造成这一弱化背后的主客观原因。增强新形势下雷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需要不断完善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创新雷锋精神的教育方式,营造践行雷锋精神的社会氛围与构建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政治文化是政治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课题,作为比较政治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其内涵到底应怎样界定?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这一概念的解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试图在吸取不同政治文化现共容之处的基础上,把政治文化表述为民族国家中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及个体成员在一定历史──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的关于政治体系所有方面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一、政治文化内涵的不同界定及评价政治文化内涵的不同界定,归纳起来大致有八类。(1)每个政治体系都表现为一个特定的政治行为模式,这种特定的模式便是政…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其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基础文明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具体而言,文明首先是一种理念,一份责任;文明又是一种素质,一份光荣;文明更是一种修养,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语言学上文化和语境内涵的论述,进一步对作为文化的语境和语境中的文化进行了深。的探讨。认为,语境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作为文化的语境是社会文化的载体之一,对人们的语言活动或语言行为有着文化的制约功能,并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同时语境中的文化又有其特定的“知识”内容,它是语境的构成基础,受集团或语用主体所具有的文化信息制约,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相对的封闭性。  相似文献   

20.
在文化强省战略的引领下,应该积极探索和挖掘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而深蕴中华文明精髓的燕赵文化,是河北人民的精神家园,其精神沉淀是当今河北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本土资源,能为河北现代化建设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弘扬燕赵文化精神,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高校因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服务社会、引领社会文明的社会职责,在弘扬地域文化精神中应肩负更大的责任,也具备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