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文言文俗语词的训释,应从以下几方面予以注意:勤查方俗语的辞典和有关考释方俗语的论著;比类文例,即将出现同一词语的句子一一找出来,然后加以归纳概括;参考异文,利用异文材料对词义进行推断;因声索义,即通过声音线索探寻词义;审辨字形,即通过对方俗语的字形的辨析,正其讹误,然后求其确切意义。  相似文献   

2.
词义注释是文言文注释的关键,会直接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从注重词义注释的传承性,区分词义的概括义与随文释义,以及明了语法解释词义三方面,可以看出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的词义注释存在某些不当之处。  相似文献   

3.
“互文”是文言文中常遇到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修辞方法。所以称它“互文”,就是句子中两个词的词义互补补充,把各举一边而省略的部分前后互相补充,构成一句完整意思的话。譬如《木兰辞》中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象这样的句子,如不懂得这里有一种互文现象,就会把它讲成“将军身经百战,全都战死了,而壮士出征十年(或多年)终于活着回来了”。这就必然酿成笑话。如果懂得:“将军……壮士……”句中有“互文”现象,就会这样正确地解释:“有的将军、战士身经百战而壮烈牺牲了,有的将军、壮士出征多年终于凯旋而归了。”这样讲解,于情合,于理顺。由此可见,我们读古文掌握了文言文中的“互文”现象,便能文从字顺,把文章理解得合理。  相似文献   

4.
讲授文言文必须"咬文嚼字",只有这样才能深入理解文言语句的字面含义,才能理解文言语句的深层含义,才能准确理解文言作品的意境.讲授文言文可以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去"咬文嚼字",也可以通过追根溯源去"咬文嚼宇".  相似文献   

5.
赵华 《东方论坛》2009,(1):58-64
《史记》中存有大量的“同文连义”语言现象。通过对其具体用例在共时的角度的分析,可发现《史记》中的“同义连文”在音节、语法、语义等方面的特点及其在语义表达上的作用等,从而可纠正以往对“连文”和“同义连文”概念理解上的片面性,并有助于准确理解词义,使古籍文献注释获得确诂。  相似文献   

6.
在文言文教学中,搞好词语教学,对于扫除语言文字上的障碍,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这里对文言文词语教学中追本溯源,掌握一词多义,运用比较法,辨析词义异同;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文章思路等问题,谈谈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7.
探讨词义训释的方法,应是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内容之一.求证中古汉语的词义,大致上要先辨字、明词,再进行释义."辨字"是指在研究过程中辨识文字正误,考释六朝词语,尤应注意辨识写本俗字."明词",就是进行词的切分,区别词与非词,明确考释对象."释义"包括查考、汇证、推阐、审例、比较、探源、求验等步骤.具体释义时往往是多种方法交错贯通、综合运用的,不能机械理解.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教学一直以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目前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两种误区:一是重"言"轻"文"的串讲式教学,二是重"文"轻"言"的课堂教学.针对误区,文章认为应该把"文"和"言"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以"言"带"文",以"文"促"言",优化文言文课堂教学,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让文言文教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讲点词义的时代性──中学文言词语教学札记张志达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对词义的古今不同历来是比较重视的,强调得比较多。相比起来,词义的时代性问题就讲得比较少,甚至往往被忽视了。其实,仅仅强调词义的古今不同是不够的。众所周知,今和古是相对而言的,而我们所说...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译汉的过程中,针对原文的内容正确地选择汉语词义,是保证译文质量的关键.翻译时可以根据词性确定词义、结合上下文确定词义,也可以根据词的褒贬性确定词义,切忌孤立地理解一个词,以免出现误译.  相似文献   

11.
言意观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核心话语之一,深刻影响到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品格和诗学品位。本文以“言意之辨”的缘起为逻辑生长点,较全面地论述了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义生文外等美学参数及生成机制,以期有效达成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及其与世纪之交西方语言哲学的对话性接轨。  相似文献   

12.
常用词因其常用,词义易知,不碍通晓文意,往往未能成为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重点,其承载的丰富的古代汉民族文化知识亦多未被重视和利用。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承担着传播传统文化的重任,应该重视和利用常用词的文化传播功能。揭示常用词文化内涵的教学途径和方法有:探其命名原委,析其文化心理;揭示词义演变中的历史文化知识;利用古文字形体,彰显文化内涵;辨解古今词义异同,传播古代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3.
“跑”的概念上古汉语说“走”。在现代汉语这个共时的层面上,“走”在共同语表现为后起义“步行”成为“走”的基本义,本义保留在成语里,或只作为语素义用来造词,“跑”替换了“走”。广州话保留了上古义,古代的“走”至今单说单用,作根词大量造词;沿用引中义创制方言词;受普通话影响,以“跑”替代“走”在当代广州青年的口语里极为突出。研究表明:由于词义演变的复杂性,古汉语常用词在共同语和方言里的变化是不可能一致的;又由于广州方言和共同语是不同的词汇系统,表现出来的结果也往往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言不尽意":中国诗学的独特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诗学的独特精神,"言不尽意"的逻辑起点在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中国古代哲人提出"与道为一"、"忘"与"游"的人生诗意栖居理想和大量涉及"言"意"关系的论述.在这些论述中,"言不尽意"论始终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它影响到中国诗学,就逐渐形成了中国诗学的独特精神."言不尽意"突出了中国诗学的超越精神.它强调,一般的言语,不是从胸臆流出,是非本真之言说,是不可取的,是必须要超越的.同时,它提倡大道之言、本真之言、从胸臆自然流出之言.它主张超越非本真言语而达于"微言"妙象"的本真言说以尽意.同时,它准确描述了中国之"诗"的语言与深层意蕴之间的虚实互补的审美特征,并从语言与意义的关系的角度提出了中国之"诗"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审美标准.作为中国诗学的独特精神,"言不尽意"彰显了中国诗学的独特性,揭示了中国诗学言说的总体特征整体性、体验性、直观性等的实质,概括了中国之"诗"的创作观念、创作实绩及审美接受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线索.  相似文献   

15.
成语的语义活用是广告语创意中很常见的一类成语活用现象,这种成语活用现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成语别解,是对 成语理性义的活用;另一类是成语易色,是对成语色彩义的活用。在广告语中恰当地活用成语的语义,临时赋予成语以原来不 曾有的意义,新鲜独特又易于理解,符合广告语创意的要求。但同时,广告的语义活用对成语的正确使用或者说对汉语的正确 使用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很多学者对上古汉语专书中的复音词作了定量—定性式的研究,得出大量可信的数据和可靠的结论。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分别把数量、频率、义项、构词方式是否完备等四个方面作为判定单音词复音化在上古汉语进程中的标准,可以发现上古汉语中的复音词在数量上有了快速的增长,并且汉语的各种构词方式在上古汉语末期已经基本具备,这说明单音词复音化在上古汉语中已经开始了第一次快速的增长,但复音词在使用频率的高低和义项的丰富程度上还是远远低于单音词,这说明单音词复音化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7.
加词补意法是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之一。由于俄语和汉语在表达习惯、词义范围、修辞方法等方面不尽相同 ,有些内容在俄语中不用书写言传 ,即可推理会意 ,但是如果刻版地按照原文字面译成汉语 ,有时会觉得内容不够完整、意思不够清楚、重点不够突出或者语感不够妥帖等弊病 ,甚至在逻辑上有矛盾 ,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容易造成歧义 ,引起误解等。这就要求译者必须根据原文有机的整体 ,深刻地理解原文 ,仔细地分析两种语言的异同点 ,然后摆脱原文形式上的束缚 ,把其形虽不露于词表 ,其神却洋溢于言语中的潜在意义补充译出。加词补意法原则是必须重视原文 ,加词不加意 ,补意不增意。许多优秀译著已经说明 ,在翻译实践中运用加词补意这种方法不仅是可能的 ,而且是必要的 ,是达到确切翻译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词与词的本义和本义之间、本义和引申义之间、引申义和引申义之间,均可构成反义义场。反义义场既可以由义位和义位构成,也可以由不自由语素义和不自由语素义构成,或由义位和义丛构成。由不自由语素义和不自由语素义构成的反义义场是古代汉语的遗留。属于同一反义义场的各个成员,它们的配价都是相同的;反之,配价不同的两个词,不能构成反义义场。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为语料,以译林出版社出版的译文为参考,以Halliday的情景语境、评价理论和三大元功能理论为指导,就译林版译文中的漏译误译现象、词汇的不当选择以及语篇连贯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文章的结论是:正确理解原文情景语境内涵为高质量的译文做出了最大的贡献,语篇的情景语境不仅为正确理解句子的概念意义铺平了道路,而且对源语篇中评价型词汇所承载的人际评价意义在目的语文本中进行最大程度的等值转换,还为涉及篇章功能中文译文小句的拆分调序等问题,提供了客观有力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左……右……”是《现代汉语词典》中所收录的一个固定格式。这一格式最早见于上古汉语,发展于中古汉语,在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表现出较强的孳乳能力。从现代汉语平面考察,进入“左V1右V2”格式的动词以单音节为主,语义上需具有自主性、持续性特点;格式构成的词语除表达一定的理性意义之外,还具有表示“动作持续或反复”的语法意义以及一定的形象色彩义;此格式构成的词语在句中以做谓语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