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慎终·追远     
王鑫 《金陵瞭望》2010,(11):18-18
14日.地壳运动再次打击了中国西部.7.1级的强烈地震已夺去了青海玉树超过2000个生命。经历了近一年前汶川地震考验的中国社会行动迅速.正在国外访问的胡锦涛主席为了“同全国人在一起”.提前回国指导抗震救灾工作。4月21日.全国上下为玉树地震遇难同胞进行了哀悼,神州大地沉积在悲痛中.这也是继汶川地震后的第二次全国哀悼日。  相似文献   

2.
要闻·声音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近邻,我们对日本人民在这次地震中遭受的痛苦感同身受。中国政府和人民正积极支援日本抗震救灾,我们将继续向日方提供必要的帮助。祝愿日本人民早日克服困难,重建家园。中国政府十分关心在日中国公民安全。“3·11”地震发生后,日本政府积极救助在日中国公民,中方对此表示诚挚感谢。  相似文献   

3.
《社区》2008,(22):7-7
9.6 自7月1日起,北京市非全日制从业人员的最低工资标准,由8.7元/小时提高到9.6元/小时。 1万 中央财政将对地震灾区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无房可住的农户住房建设,按平均每户1万元标准补助。  相似文献   

4.
[摘要]5·12大地震使北川遭受世人无法想象的重创,但也给北川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北川曾不知名的小县因地震迅速成为世界知名的城市,依据北川县的知名效应借助品牌优势,开发和利用地震旅游资源,恢复和整合原有旅游资源,通过各项优惠扶持政策,选择适合而有效的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效应。“旅游扶贫”已初步为北川县脱贫致富提供了一种范式。  相似文献   

5.
强语言模因是语言强模因中最活跃、最流行的模因。强语言模因现象在“5·12”地震短信中引人注目,而不同信息同型类推传递是“5·12”地震短信强语言模因复制的主要手段。这种手段使地震短信传递信息、劝告安慰、减小压力、促进群体归属的语用功能得以强化和美化。  相似文献   

6.
爱心·希望     
多一份爱心,生活就多一捧阳光。多一份爱心,人间就多一片希望。省下一点压岁钱,捐给山里失学的小伙伴,让他们背上书包重返学堂;拿出一件衣裳,捐给地震灾区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子暖洋洋……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的巨大损失逼迫我们重新审视国家层次的地震预测预报体系及其减灾管理机制的更新。地震是不可避免的,但地震灾害应该是可以避免的。本文在总结分析汶川地震的灾害损失原因的基础上,认为建筑物的防震是问题的关键,加上如果能提前哪怕5分钟以上的预报,地震的损失将大大减少。在对目前所有地震预测预报方法的分析研究后,我们认为从现阶段到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各种地震预测预报方法应该用串联、并联等整合方式,发挥一些方法对预测地震的空间或地点的优势,同时发挥另一些方法预测地震的时间优势,把对地震时、空、强三要素不同预测预报方法的优势同时整合起来。如果能够贯彻“至少提前十分钟以上预报、建筑物至少保持十分钟以上不坍塌”的“两个至少十分钟”甚至“两个至少半小时”的高强度地震预测预报及减灾建筑建设的基本方针,对于立足现阶段的地震预测预报技术水平和建筑防震设计及建设造价的难度,避免以后再发生唐山、汶川等类似地震灾难是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赵家堡大桥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时高烈度地震区桥梁的地震反应行为,分别计算了赵家堡大桥在50 a超越概率63.5%的安评地震波P1作用和50 a超越概率10%的安评地震波P2作用下的地震反应。通过对该桥的地震反应分析,得到了竖向地震对该桥地震响应的影响情况,并给出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强烈地震,州府结古镇瞬间被夷为废墟。截至4月24日,地震造成2203人遇难,12135人受伤,其中重伤1434人。4月21日,是玉树地震遇难者“头七”之日,我国继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第二次为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举行了全国性哀悼活动。  相似文献   

10.
刘洋 《今日南国》2014,(9):61-61
云南鲁甸地震牵动人心,预测、自救等地震常识再一次备受关注。近日,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发布了七大错误“地震常识”。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美国加州、日本和新西兰地震保险基金制度的分析,探索一种能使我国保险业在抗震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路径.主张建立起政府主导的地震保险基金,作为地震风险市场化、社会化的资源整合平台,充当我国地震保险的再保险人,实现地震风险的多层次分担,确保地震一旦发生,灾区人民能够通过保险渠道获取稳定的救济和灾后重建资金,从而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 1976年唐山地震对唐社会机体破坏与整合研究 ,建构地震灾害对唐山社会机体破环与整合的指标体系 ,从而为评估地震对社会机体破坏程度以及整合被地震破坏的社会 ,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抗震救灾方针政策体现了国家抗震救灾工作的根本思想。新中国抗震救灾方针政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邢台地震后地震工作方针确立、改革开放后抗震救灾工作方针调整和20世纪以来地震工作方针不断完善。中国地震工作方针以"预防"为核心,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起到积极的作用。新中国抗震救灾方针政策的历史进程,彰显出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巨灾保险缺失。通过对日本地震保险、新西兰地震保险、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地震保险、美国国家洪水保险、英国洪水保险和美国佛罗里达州飓风保险进行研究后发现,商业保险市场无力支撑巨灾保险,政府的界入是必要的和有益的。中国应以地震保险为试点尽早建立政府支持的巨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5.
根据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运用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地震变化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对台湾地区和四川地区地震数据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对大地震的发生时间进行预测。实验证明该模型用于地震预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时隔汶川大地震发生近两年的今天,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四川灾后重建志愿者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具有学历普遍较高、"80后"志愿者比例大、民间志愿者表现突出等特点,并成为了政府救灾的有力补充,发挥了拾遗补缺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在四川抗震救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这次四川汶川地区爆发的8.0级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中,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强大执政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抗震救灾中的人文价值。文章就思想政治教育在抗震救灾中的人文价值进行分析:一是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价值:为抗震救灾确定了价值取向;二是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凝聚价值:为抗震救灾汇聚了各方力量;三是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激励价值:为抗震救灾提供了精神支撑;四是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舆论价值:为抗震救灾营造了强大声势。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日本在地震灾害方面的成功经验,从地震监测与预防、震后应急措施等方面对我国今后的抗震救灾体系提出相关建议,针对汶川大地震,就灾后重建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08年5月12日,举国震动的汶川大地震打破了平静,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灾后重建,八方支援,灾区人民找回失去的幸福。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地震灾区重建后家庭幸福感状况,从物质生活幸福感、环境幸福感和精神生活幸福感三因子反映地震后家庭幸福指数,构建因子模型,以期向爱心人士提供灾后重建的家庭幸福感的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