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乃云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202-206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理论有效传播的过程。网络技术变革正改变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环境,全面审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网络传播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加强党对网络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形成理论大众化的整合力;改进理论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增强理论大众化的吸引力;优化整合传播媒介资源,提升理论大众化的传播力;培育大批理论传播专门人才,奠定理论大众化的支撑力;建立全覆盖、立体式的理论传播体系,强化理论大众化的辐射力等五方面对大众化的实现策略进行优化,是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性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2.
[摘要]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生态主要包括不同文化形态的相互关系和文化语境两个方面。从文化形态的相互关系来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有机结合,并积极借鉴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从文化语境来看,现代化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主题,后现代主义为其提供富有想象力的批判尺度,全球化对其提出普世化要求,“微观叙事”则对其提出具体化要求。 相似文献
3.
[摘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当前我国粮食安全主要面临严重的资源约束、复杂的结构矛盾和滞后的制度供给等三大约束瓶颈,因此文章以“资源·结构·制度”分析框架对我国粮食安全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笔者针对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一是稳步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土地收回制度、农地保护领导干部责任审计制度,对粮食大户实行倾斜的财政支持政策,以法律的形式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二是不断优化粮食产供销面临的品种结构、供需结构、区域结构、主体结构等;三是建立国家粮食安全科技支撑体系、粮食市场宏观政策调控体系、粮食物流和仓储体系、粮食安全动态预警应急体系、粮食安全重大自然灾害防御体系和粮食安全战略体系,以提升国家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4.
[摘要]藏文史籍中存在着两类有关中原地区的记载。一类是吐蕃历史的唐蕃关系部分有关中原的记载,另一类则是由专门篇章所记载的中原历史,并可细分为“中原王统世系”和“中原教法源流”两部分。这些记载以其独特的方式折射出藏族史家从其自身的世界观、历史观、文化观和价值观及立场出发,阐发他们对中原地区及中原历史的态度与观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三代领导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不同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瑞明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0-13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人 ,找到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发展路径 ,创造了实事求是地对待理论和实践的方法论原则。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人 ,在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上又强调解放思想 ,把解放被教条主义束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同解放被“左”倾思想禁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结合于一起。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人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开拓出 2 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侯波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32(2):75-79
毛泽东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基础,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他们的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彻群众路线、代表人民根本利益、不断推动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是党的三代领导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思想。实践性、民族性、时代性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7.
吴二华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5(2):53-56
一百多年前,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曾预见社会主义社会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私营经济.但实践的发展却超出了马克思和思格斯的预见,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私营经济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践与理论的"背反",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迫使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私营经济的论述,这样才能深刻理解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所提出的关于发展私营经济的新思想、新政策,消除对发展私营经济的种种疑惑. 相似文献
8.
陈力丹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8):152-156
[摘要]文章回顾、总结了1978-1996年间我国新闻理论研究史上关于新闻是否属于商品的三次讨论的基本过程和大致情况,其结论是:对于同一个问题,在不同时期发生内容重复、几乎没有学术进展的讨论,可能是一种“中国特色”;同时也说明,现实的语境基本上是不允许新闻理论超前的,一个小小的基本认识,需要如此反复讨论,可见观念转变之艰难。 相似文献
9.
[摘要]宏观意义上的语料库翻译研究代表了翻译研究中的一种新兴模式,它在研究手段、研究理念及研究目的上均有一定的特色,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翻译研究的进程。但是语料库翻译研究方法中的实证主义倾向也具有先天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研究主体的价值判断和主体阐释的缺失,为方法而方法的倾向以及语料库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语料库设计中的“设计者效应”、翻译语料库的代表性问题及语料收录的标准问题等。 相似文献
10.
孙居涛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24-29
通过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中共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创新与发展 ,阐明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 ,纵横交错 ,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丰富内容与强大生命力 ,对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海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58-65
[摘要]文化乃制度之母。民主需要公民文化的支撑。培育公民文化的途径是:公民社会、市场经济和启蒙运动。而启蒙运动能否成功地破除臣民文化而代之以公民文化,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家所创造的公民文化思想成果,必须超过它想取代的臣民文化思想成果;另一个条件是,启蒙运动的持续时间必须足够持久,因为正如康德所言:“公众只能是缓慢地获得启蒙。” 相似文献
12.
张三南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9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民族主义的基本观点充分体现了对民族主义"两重性"的认识,彰显了唯物辩证法精髓。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主义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议题,也是备受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与"苏联模式"、"南斯拉夫模式"不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创立的"中国模式",是社会主义国家处理民族主义问题的成功典范,从多个方面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主义论述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索南才让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108-110
[摘要]藏族传统习惯法是藏区历代地方政权以及各部落加以确认或制定,并通过地方政权或部落组织赋予其强制力,保证在本地区或本部落实施并靠宗教组织、部落组织或盟誓约定方式调解内外关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社会规范。藏族传统习惯法中既有宗教信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伦理道德、乡规民约、风俗习惯等诸多成分,又有吐蕃和西藏地方政府时期所颁行的法律政令及其遗留。同时,藏族社会深受藏传佛教的基本行为规范和法度等影响,以致藏族传统习惯法的核心机制和原则直接来源于藏传佛教,因此,藏族传统习惯法的性质不仅是宗教,还是一种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和一种独特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4.
[摘要]交往交流交融是当代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大趋势,交往交流是实现民族交融的必由之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社会过程。贯彻民族平等原则、加快民族发展、增进国家(国族)认同和坚持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本要求与保障。 相似文献
15.
马永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167-170
[摘要]从2009年8月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范式以来的3年时间里,微博以昂首挺胸的姿态走进千家万户,深深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它以新兴的自媒体平台方式成为当下最热的互联网应用模式,然而随之衍生的弊端和不足也日益凸显,严重侵犯和损害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微博环境亟待整治和规范,微博实名无疑是当下推动互联网健康发展的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16.
周斌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204-207
[摘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十二五”规划所强调的四个“更加注重”之一,这不仅对于我们继续抓住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就其坚持人本主义理念来看,“保障和改善民生”内含着深刻的“民利”理念,凸显着强烈的“正义”原则,具有鲜明的政治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运用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首先考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般性条件,其次以科学发展观为例进行具体分析,探明这一理论是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与时俱进和理论自觉的条件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东人达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2):29-32
新中国的创建者十分注重我国各民族的团结、平等与发展,形成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审视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民族关系的现状与特点,提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与共同进步的要求,指明加快发展是增强新时期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我党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是我党对文化建设内在规律的把握;我党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我党对文化建设历史地位的认识;我党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与“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标志着我党找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必由之路,有助于中国文化建设与世界开展文明对话,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