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吉克跃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218-221
[摘要]加强民族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实现各民族团结、和睦的重要方式和基础。民族高校很重视民族团结教育的显性课程建设,但影响民族团结教育的因素早已突破课堂内的教学以及相关活动,隐形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在民族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要将显性的课堂教育和隐形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的课程建设结合起来,尤其要注重民族团结教育的隐性课程建设,民族团结教育才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途径,更是民族高校实现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新世纪以来,西南民族大学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获得优秀和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为契机,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积极促进教育规律与民族工作规律相结合,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本文在全面回顾西南民族大学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获得优秀、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十年来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创新实践与发展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民族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提出了面向未来发展形势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新目标。 相似文献
3.
[摘要]以大学生与灾区九所学校学生进行作文叙事的材料为基础,探讨了心理教育、素质教育和知识教育之间的关系,提出了 “全面康复与成长的心理重建长效机制”,讨论了该长效机制建设的具体实施和效果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4.
杨福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00-204
[摘要]云南藏区多年来之所以能保持一种稳定繁荣、各民族和睦共处的局面,除了当地政府出台的各种卓有成效的措施之外,与历史上相沿下来的各民族相互尊重、友好相处、相互学习,在多领域里亲密合作而形成的云南藏区和谐安宁的区域风气有密切关系。因此,在云南藏区,即使因各种历史原因而有过一些民族之间的矛盾纷争,也能因相互的尊重和学习而相互谅解,“一笑泯恩仇”,最终握手言欢乃至患难与共,而决不因那些特定历史时期的族际纷争而成为世仇。 相似文献
5.
韦华昌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233-236
[摘要]特色资源是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体系的重要构成和标志特征,是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优势基础和核心竞争力。本文阐述云计算的价值和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重点分析利用云计算的具体措施,并提出解决利用云计算问题所要坚持的原则,并进一步论述了云计算机环境下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6.
吴俊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226-229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转型,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重中之重,各民族高校承担着为不同区域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任务。我国民族高校正在为适应不同区域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作为对外教学科研成果展示、交流窗口的民族高校学报在办刊方向上还存在着与一般学术刊物的办刊方向等同的认识问题,表现为:栏目设计过于广泛,缺乏刊目主体特色;过分追求纯学术性,忽略对教学研究的引导和交流;教学模式改革的学术探讨稀缺等。为了适应国家发展需要,落实民族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民族高校学报应该而且必须主动调整办刊方向以适应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改革。 相似文献
7.
马廷中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205-209
[摘要]民国时期,针对西康地区比较落后的文化教育状况,西康省各级政府从省主席刘文辉到基层官员都认识到了发展西康民族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减轻入学儿童家庭负担,实行强迫教育,制定发展民族教育计划,加强对民族教育的组织管理,加强对民族教育实行情况的督导与检查,建立督导制度。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行,促进了西康民族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小学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小学校和小学生的数量都有了较大的增长。同时,中学教育、师范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有些还是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通过这些发展,从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的学校教育体系初步建立起来,为共和国建立后民族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海北藏族自治州在承续其40多年民族团结传统和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过程中,已经初步构建了民族团结进步的长效机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主要表现在:宏观上,明确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定位,完善了相关制度建设,并积极创新宣传教育手段,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架构了井然的宏观盘面;实践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推进全社会共建共创共享的基础上,形成了与各项工作互融互促的新格局,产生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持久动力,打造了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长效机制的良好社会氛围和社会环境,在此过程中将实践经验规范化、有益经验制度化、制度衔接机制化、外来经验本地化。 相似文献
9.
卢守亭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8):37-41
[摘要]对全体国民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任何多民族国家都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课题和任务。民族团结教育,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认同的“强化剂”,是“城市化”背景下新型民族关系的“救心丸”,是“市场化”背景下民族关系问题的“克星”,是“工业化”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的“延承器”,是“信息化”背景下我国民族关系问题的新要求。顺应“五化”趋势,大力推进杂散居地区民族团结教育,既有历史的前瞻性,又有现实的必要性,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吴俊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2):209-212
[摘要]目前国内的学术期刊几乎都面临着生存发展的问题,其中有许多是共同面临的,诸如在现行体制下形成的种种问题,还有许多问题是因不同类型期刊所处环境造成的。作为民族高校综合类的学术期刊,除了国内的学术期刊共同面临的生存发展问题外,还受其研究学科在国内现状的制约,面临特殊的困难。笔者认为,目前民族高校综合类学术期刊的生存发展面临民族学学科研究发展迟缓、学术期刊体制改革滞后、机制设置合理性缺乏三方面的主要困境,以及由上述三方面综合形成的诸多需要思考甚至迫切改变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需要在国家体制改革中逐渐改变,有些则需要在国内学术期刊体制机制的调整中去解决,还有的则需要民族高校综合类的学术期刊自身配合高校的发展进行改革。学报界不应放弃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导向性和引领作用,加强学报自身的建设,主动克服困难、解决由自身机制和工作带来的问题,正视困境、冲出困境。 相似文献
11.
徐祗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15-19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治安形势日益复杂、维稳任务日趋严峻,各种矛盾引发的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防不胜防,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转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适时构建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为进一步降低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风险提供理论指导,能有效减低社会管理成本,更好地建设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朱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147-151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行为的大众化、常态化促使旅游的潮流席卷世界各地。少数民族地区依托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使旅游业蓬勃发展,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给民族文化带来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运用社会学、人类学理论,分析探讨负面影响产生的原因,尽量规避其负面影响,使民族旅游积极影响实现最大化,让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互动共赢。本文通过“利益驱动”的设计实现文化系统的传承,寻找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共赢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陈纪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43-48
[摘要]当前,如何塑造少数民族及其成员的社会认同,能够为和谐民族关系建设提供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以天津市H街道为例,从社区文化活动、互助活动、就业保障等方面,分别探讨少数民族成员社会身份认同、情感认同、社会政策认同的生产过程。解决少数民族成员在社会生活中遭遇的问题,可以使他们获得一种积极的社会体验,从而在强化其群外社会认同中推动了多民族社区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摘要]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前提,也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环境本身具有育人功能。校园环境各要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当前高校校园环境存在诸多问题。高校应从优化物质环境、规范制度环境、引导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环境、打造绿色安全的网络环境、营造和谐融洽的校园人际环境等方面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安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37-42
[摘要]民族地区面临着纷繁复杂的社会风险,既包括自然风险,也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这些风险的客观存在影响着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也影响到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社会风险的产生、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性,社会风险、社会稳定与社会保障三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构建以社会保障为核心的民族地区社会风险管理政策体系,有助于政府履行促进民族平等与民族发展、管理民族地区社会风险、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公共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6.
杨胜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202-205
[摘要]高等教育价值观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当今世界的发展特征、我国民族工作的时代主题和民族院校的办学定位,决定了育人为本、促进各族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是民族院校教育事业追求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建设优良的行风,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西南科技大学从领导机制、工作机制、监督制约机制、评估机制等四个方面探索构建行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从而使学校的行风建设工作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摘要]20世纪中叶以后,世界民族关系的主要问题已经由民族平等问题过渡为民族之间的不平衡问题。展望世界民族关系的未来趋势,民族间的不平衡将继续主导世界民族关系的发展态势。同时,恐怖主义、跨国界民族、全球化、城市化、信息化、国家的民族整合能力等都将从某一方面影响着世界民族关系的未来走势。 相似文献
19.
马尚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6-9
[摘要]藏彝走廊,地理范围涉及甘、青、川、滇四省及西藏东部的昌都地区,学术界对藏彝走廊民族问题的研究日益活跃,产生了许多成果,但对回藏和谐民族关系的研究则相对薄弱。走廊内回族与藏族都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分布广泛、人口众多、具有独特文化和宗教、影响较大的民族,回藏关系是我国西部地区历史悠久、交往密切和具有代表性与独特性的重要族际关系。本文通过对藏彝走廊中回族与藏族和谐民族关系研究状况的介绍,指出其研究特点与不足,提出研究该问题的内容设想和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玉斌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1-3
教师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就如何加强新时期师德建设,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及主要措施,高校师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