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歌唱发声能力虽然是一项技术能力,但在进行歌唱发声训练过程中,知识同技能相互联系。从歌唱发声技能的结构和规律看,它与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边缘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该文分析歌唱发声技能形成的生理机制、心理特点,以及歌唱发声动作技能的相互作用等问题,以期对当前歌唱训练教学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谈歌唱发声中的基础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唱发声中的基础训练,主要包括歌唱发声过程中调整歌唱呼吸、保持喉结的稳定、取得模膈膜支持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歌唱的声音训练应建立在自然说话时的发声基础上,因为说话和歌唱从生理和物理的角度上来看,其发声原理都是由于气息冲击声带而产生的微弱音波经过人体各共鸣腔的调节,扩大与美化而实现的,但歌唱发声比说话的声音要求有更大的音量幅度,更丰富的变化音色,更宽广的音域和连贯,匀称的声音运行,因而歌唱发声要掌握和运用比说话更高、难、更复杂的发声技术。一、发声训练是歌唱的基础歌唱发声的训练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过程,它是以主观与客观感觉相统一而体现的,在发声训练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不同声音条件进行训练,在声音训…  相似文献   

4.
发声练习是歌唱技巧训练的第一步 ,是建立良好歌唱状态的基本手段 ,是有效改善与发展嗓音、提高歌唱能力的不可忽视的基本功训练。本文就声乐教学中 ,发声练习的必要性、发声练习的音域、吐字及旋律选择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歌唱语言来源于生活语言,但又区别于生活语言.通过对子音和母音在生活中发音特点的分析,论述了子音和母音在歌唱中的变化与区别,揭示了歌唱所独有的语音发声规律.这一规律渗透到歌唱发声的全过程中,从根本上揭示了歌唱语言的语音发声技巧和规律.  相似文献   

6.
歌唱是一项整体运动,它是由呼吸、发声、共鸣等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要想获得美妙动听的歌声,必须经过严格、科学的训练。协调、平衡的歌唱状态,是歌唱运动的基础。注意歌唱的姿势、歌唱的呼吸与发声以及歌唱的共鸣,建立歌唱平衡状态,对掌握歌唱技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歌唱的声音是由呼吸、发声、共鸣三部分构成。作为歌唱发声的基础训练 ,要求学生一定要搞清楚这些技术性的问题 ,在发声训练过程中 ,努力求得三要素的力量平衡  相似文献   

8.
歌唱艺术有其一套完善的科学理论,为了更快更好地掌握这门艺术,下面就将学习歌唱应注意的问题谈如下几个方面:一、端正观念刚步入正规学习的初学者,对于歌唱发声有错误的认识,往往将播、压、卡、扁、白亮的声音认为是明亮美好的声音,并区着意模仿追求,这种认识与科学发声原理恰恰相反,所以初学者在进入正规学习声乐之前,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及生理学、心理学知识,为正确地学习歌唱奠定良好的基础。二、发声方法发声是歌唱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学习者在进行发声训练时从思想上应注意两点:1.说话是歌唱发声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歌唱是以人声为乐器的。要把歌唱好,就必须把发声训练放在首位。使人体中影响着发声的各器官,通过锲而不舍的琢磨和调整,相辅相成地结合成具有歌唱发声功能的乐器体,为歌唱奠定良好的声音基础。下面,就发声训练问题,略谈两点看法。 正确的呼吸是歌唱发声训练的基础 歌唱呼吸不同于日常讲话的呼吸。一般的讲话不需要延长发音的时值,不要有多宽的音域,不需作多大  相似文献   

10.
呼吸支持是歌唱发声的基础,是正确发声的重要标志之一.要想获得正确的歌唱,就必须学会呼吸支持.歌唱呼吸支持是困扰歌唱的最大难题之一,理清歌唱呼吸规律,特别是歌唱呼吸支持产生的条件及关键,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1.
晚近以来,《琵琶记》的主角经历了从蔡伯喈到赵五娘的认知变化,而当下通行的各类《中国文学史》《中国戏曲史》也多将《琵琶记》界定为一部宣扬赵五娘仁孝贤德的戏曲,这种情况一定程度影响了对另一主角蔡伯喈情节线索及其相关主题的理解。《琵琶记》对乡村元素的书写透露出蔡伯喈“以耕养读”的家庭出身,而贫寒如洗和人丁不旺的家境则强化了蔡父意图通过蔡伯喈科考改变家庭命运的强烈愿望。“伯喈思亲”线索的绵延不辍,隐含高则诚经营蔡伯喈主角、主线的良苦用心。这些信息皆指向《琵琶记》演述的是,农村贫寒士子逾越阶层所面临的人生困局以及无法破解困局所导致的家庭悲剧。  相似文献   

12.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是乡村振兴行之有效的切入点。但当前,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在不同利益主体不同利益关注点下,出 现了多重阻点,如政府有限利益认知下的治理排序选择;政府“重当下政绩,轻远期生态”的行政作为;村民“重当下收益、轻长 远生态”的个体作为;村民“重私人利益,忽视公共利益”的习惯性倾向;乡村污染型企业主“重成本支出,忽视生态环境”的行为 选择等造成了乡村生态环境治理重重“阻点”。为破解这些治理阻点,需要重构乡村生态环境整治利益机制,重塑利益链条,并 建设包括理念重整、生产转型、技术提升、监督强化等在内的路径体系。  相似文献   

13.
继Mona Baker在2000年率先提出用语料库方法研究译者文体之后,国内外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针对2000至2014年这十五年间国内外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的发展进行回顾与评析,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做出展望。今后的译者文体研究应根据特定目的建立一个语际对比和语内类比相结合的综合模式,对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的个体译者或群体译者的译者文体予以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影响酒店专业学生职业承诺的因素较多,着重选取学生顶岗实习这一环节,分析学生性格、实习工作性质、工作环境、薪 资报酬等对学生择业、就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实习态度,提高学生社会化程度,并加强学生实 习过程管理,合理安排学生工作量,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规划;在校企合作上,要精选实习基地,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完善 学生实习薪酬体系等,以提高学生从事酒店行业的职业承诺水平。  相似文献   

15.
徽州自古以来是竹枝词的高产区,其中涉及徽商妇的笔墨不在少数。通过对清代徽州竹枝词中有关徽商妇的内容进行 提取分析,透过竹枝词这一文学载体从新婚燕尔之喜、翘首盼归之悲和攻苦茹酸之累三个方面探寻了徽商妇的真实生活境遇: 在封建礼教和父权制合谋下,处于从属地位并默默付出  相似文献   

16.
1941年,为配合日本的“南进”部署和加强汪伪对宁沪基层的控制,日汪决定联合对宁沪地区进行“清乡”。然而,在“清乡”过程中,日汪集团内部冲突不断,日益瓦解;新四军和忠义救国军在经过短暂的共同反“清乡”后亦分道扬镳。为期四年的“清乡”与反“清乡”斗争,呈现出抗战时期宁沪地区斗争形势的多元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17.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是农村生活的主人、是乡村事务的主角,理应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主体和主要力量。充分激活农民主体性和内生发展动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要求,也是贯彻和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决策的力量源泉,是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中国化、现实化和时代化的新发展和新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的自力更生和主体力量,但是现实生活中农民主体性激活所面临的困难不能忽视。必须让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践中闪耀理性的光辉,让农民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致富”的观念转变,在保障农民合理权益中赋能农民在乡村振兴全过程的主体性激活和创造力激发,发展和提升农民的价值创造伟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让农民主体地位和利益在下乡资本的治理和人文环境建设中得以保护和发挥,保障和落实农民对乡村振兴政策的知情权和受益权,让党的好政策转化为农民自觉奉献乡村振兴的实践效能。  相似文献   

18.
徽州自古以来是竹枝词的高产区,其中涉及徽商妇的笔墨不在少数。通过对清代徽州竹枝词中有关徽商妇的内容进行 提取分析,透过竹枝词这一文学载体从新婚燕尔之喜、翘首盼归之悲和攻苦茹酸之累三个方面探寻了徽商妇的真实生活境遇: 在封建礼教和父权制合谋下,处于从属地位并默默付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具有卓越的领导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力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一领导力着重体现在与生态文明密切相关的理念、实践及制度三个方面。党在理念层面的领导力引领生态文明朝着实现社会主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乘风破浪;党在实践领域的领导力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披荆斩棘;党在制度维度的领导力为构建美丽中国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导弹及其技术不扩散机制是一个不具法律约束力的非正式国际机制,但具有重要的防扩散效果与影响,主要依赖于在防扩散事务上扮演主导角色的国家的单边措施,特别是美国国内出口管制立法和相关制裁措施。通过不断弥补和修正该机制在公正性、合法性两个方面存在的主要缺陷,促使该机制符合法律正当性的要求,才能使其实际效力获得可持续性。导弹及其技术控制机制的未来应是一个建立在不同主体合作互动基础之上的跨国法律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