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课题组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的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流是积极的、正确的,没有出现大范围的信仰危机,且能正确对待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及其理想模糊的倾向,对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信心不足,关心国家政治不够.为此,文章提出: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时要密切联系十七大精神,注意以人为本;积极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容、手段和工作机制;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力度;提高马克恩主义信仰教育者自身的紊质.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方向.深入地研究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原则,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理论与实践结合""科学性与人文性结合""显性与隐性结合""主导性与斗争性结合""合力与分力结合",此五个结合便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遵循的原则.五个原则具有内在一致性,相互联系形成了有机的原则体系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供了相应的标准或准则.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大学生实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力军,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第一要求。应该肯定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流是好的,在此基础上,他们的教育观念对其教育行为具有指导意义,并且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目前在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意识淡薄的现象,应更新观念、积极引导、加强人文关怀,通过这些环节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信仰教育意识,从而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做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实践中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具体要做到:第一,丰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第二,夯实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平台。第三,充实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队伍。第四,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机构与理念。第五.完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课程建设。与此同时,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要使马克思主义具有文化的引领性与时代的先进性,才能使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培育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关键一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科学理念的指导与牵引.本文重点探讨了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三个科学化理念:由大学生成长规律决定的“在引导中成长”的理念;由信仰生成规律决定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由沟通趋同规律决定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三大科学化理念相辅相承,它们共同作用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对大学生信仰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面对当前经济、文化的复杂形势和新一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文章具体分析了大学生各种信仰状态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力争使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时俱进,同时丰富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陆攀 《宿州学院学报》2014,(2):22-24,64
分析了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实紧迫性,体现在部分党员和群众由于没有建立科学的信仰观以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和特点缺乏更深入的了解,他们在苏东剧变带来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低潮、宗教信仰的消极影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等多种因素的挑战面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弱化甚至危机。基于此,提出了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的具体举措:坚持科学的灌输,在灌输方式上要实现从“硬灌输”向“软灌输”的转变;同时还要遵守情感认同与理性认知相结合、宣传教育与社会治理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传统方式与现代方法相结合等原则。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它代表了人类信仰发展的方向。在当代,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中亟待加强的一个环节。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存在着教师理论水平参差不齐、信仰教育内容枯燥单一、以及外部消极因素制约等诸多问题。针对现状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该优化教师队伍、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相关部门要巩固网络阵地,从而使我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更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他们不仅需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因此,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事。历史向度上,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并身体力行;现实维度上,大学生对主导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部分缺失。其原因有家庭、学生个体、学校及社会的影响等。高校对于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充分体现教育的渗透性功能,关注社会交往———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往;学校领导、管理者与学生的交往;团委、学工处与学生的交往;学生之间校园文化活动交往;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交往。高校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渗透,可让大学生在交往中感悟,在生活中体验,在参与社会实践中认同,并形成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构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容体系是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础工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生命观、道德观、理想观、宗教观的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容体系。生命教育是逻辑的起点,理想观教育是其核心,道德观教育是现实支撑,树立科学的宗教观将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合理参照。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体状态有信仰者、徘徊者、不信仰者之分,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当中也存在着自觉不自愿、自愿不自觉、自觉且自愿的不同境界.这些不同的状态和境界是在动态中生成变化的,有前进型、停滞型和后退型之另.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健康发展,但也易流向不健康的信仰,应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13.
“对于教育生活而言 ,教育信仰是一种前提性条件 ,是一种超越性、凝聚性和教育性的力量。”反映在德育教育中 ,德育教师教育信仰缺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德育教师和学生两个相互对应的教育主体进行调查研究显示 :德育教师整体上对德育工作有坚定的信仰 ,但教师队伍还不稳定 ,学生对德育教师的总体评价还不理想。应从考核政治理论素养、对品德进行评价、确认任职资格等方面做好德育教师选拔工作 ,加快德育学科化发展以确立德育教师的自尊感和价值感 ,从而加强和培育德育教师的教育信仰  相似文献   

14.
论以人为本的高校师范生教育信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仰是一种坚定的生活态度,一种超越现实的终极性价值追求,对个体的日常思维和行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校师范生作为一名未来的中小学教师,其教育信仰状况不仅关系着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还关系着整个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对师范生教育信仰的教育,建立一种理想的教育感召机制,激发师范生对教育事业的激情、敬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具有反对民族分裂、反对民族沙文主义、正确认识我国当前民族问题复杂成因的重大紧迫现实意义;高校马克思主义民族现教育涵盖民族平等理论、民族和民族发展规律、和谐民族关系理论与民族交往常识的教育培育;应以高校思政课为平台增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相关教学内容,以高校共青团组织为核心开展丰富多彩的马克思...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 2 1世纪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 ,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不可替代的特殊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7.
广东民办高等教育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广东民办高等教育的考察 ,叙述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阐述了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性 ,并提出了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处于历史转型期的今日中国,不少人产生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危机,其结果是在物欲膨胀与精神贫困中灵魂异化,人格卑下,甚至犯罪堕落。因此,文章提出以“美育树信仰”的教育主张,来改变信仰危机的局面。具体途径有三:一是以美怡情、激活生命;二是以美养性,净化心灵;三是以美修德,树立共产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19.
宗教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能通过特定的宗教信念,对个体的观念、行为以及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宗教通过使人们对现存社会关系、社会秩序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角色的接受和认同,而具有维护与稳定社会现状的功能。锦州市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信仰者信教的原因,主要包括个人理性思考及教义吸引;现实生活中的功利主义;生活孤独寂寞,心灵寄托;来自家庭传统等等,具有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