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终级关怀是人类追求永恒与不朽的一种价值取向。本文从考察中西方文化终极 关怀的差异入手,在哲学、伦理、文学、艺术等层面上,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终极关怀的哲学意蕴: 提升人格境界与通向“至善”之路。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是以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之间的辩证互动为主题的.基于这种互动关系,马克思将人本目标不仅看做是一个终极目标,而且落实为一个当下目标,即通过创造二者的良性互动来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我们必须反对将马克思的终极关怀无限期悬置,而在现实中违背这一原则的理论与实践,必须将终极关怀的价值目标落实为现实关怀,在现实中具体探讨实现终极关怀的途径,从而实现一种"全程"关怀.  相似文献   

3.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要服务时代,指导实践。然而,哲学智慧有寻根究底、追本溯源、反思批判的性质,哲学功能有超越时代、把握未来、终极关怀的特征。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才能开拓、发展人的精神世界,发挥其本体论承诺的价值目标、提升真善美的人生境界、为人类寻求精神家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试探人的终极关怀的真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朝阳 《学术研究》2001,(12):80-83
文章在现代西方社会危机背景之下,对终极关怀的内涵、意义等作了阐明.文章认为现代西方社会危机突出表现为人的终极关怀的泯灭,因此,要消除和缓解西方社会的重重危机,必须重新构建人的终极关怀,重新寻回人的精神家园.这对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芹 《南方论刊》2008,42(2):60-60,83
冯契先生对"终极关怀能否实现"的回答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主张将现实与终极关怀目标结合起来。结合在当今社会引起争论的安乐死问题,人们在对这一问题的不断争论中所展示出来的追本、求真、达善、向美的特性,在实践层面上实现了哲学上的终极关怀。在实践层面下的终极关怀可以帮助人们确立人之生存意义和相应的行为方式并获得人性的自由,且在这一过程中人不断实现自我、满足自我。  相似文献   

6.
陈金美 《江汉论坛》2001,42(2):39-41
在人类跨入新的世纪之际,哲学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推进哲学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必须明确三个问题:第一,要强化哲学的反思功能;第二,要更新哲学的话语。哲学的发展,既需要在内容上不断更新,也需要在话语中不断突破;第三,要注重哲学的终极关怀。哲学不同于其它任何科学在于哲学给人以终极关怀。哲学通过追本、求真、达善和向美,来帮助人们确立人之生存意义、行为方式、精神追求和理性信仰,以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张旭 《理论界》2004,(6):117-118
在中国哲学研究领域,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西方学术界,在如何选择评定标准的问题上,都是以外在的、预设的西方标准来谈中国哲学,这本身既不科学也不能说明任何问题。要界定中国有无哲学,必须寻求一种内在的客观标准尺度。即从哲学理论内涵和中国自身的文化发展脉络及中国学人的终极关怀来理解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及其特征。正是上述因素决定了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内在差异及中国哲学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信仰·宗教·哲学·终极关怀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信仰、宗教、哲学、终极关怀之间有密切的内在关系。信仰的本质是人的自我超越性,因而信仰表征着人类的终极关怀。宗教是信仰表征人类终极关怀的“非理性”形式,哲学则是其“理性”的形式,宗教和哲学依赖信仰实现自己的“终极关怀”的本质功能。合理的信仰应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终极关怀,合理的终极关怀应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信仰  相似文献   

9.
蒂利希提出的"终极关怀"概念是一个具有本体论意义的哲学命题。它从哲学和宗教学两个维度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境遇和命运进行了反思,并对"人"所具有的全部生存价值和意义做出了诠释。"终极关怀"与马克思实践哲学中的人本主义精神具有密切的联系,从实践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两个层面,对人的生活进行了有深度的理解和把握,为道德人格的完善和人生信仰的确立构建起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0.
论哲学“终极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极关怀”一直是内涵广泛、含义模糊的哲学概念,在哲学史上,对其含义的澄明也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然而随着当代哲学的生活回归,哲学的“终极关怀”也越来越呈现出其本真的内涵:它是对人类生存命运的总体性、精神性和动态性关怀。  相似文献   

11.
陈爱敏 《文史哲》2003,(4):116-120
美国华裔文学的创作反映了中美两国文化相互碰撞、吸收和交融的历史 ,折射出漂泊在异国他乡的华人移民及其后代对中美文化所持有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和两代人围绕着文化认同、民族身份的得与失所表现出来的矛盾与冲突。透过华裔文学 ,我们还可以看出变化的文化语境对改革开放之后赴美的新移民对“文革”题材创作与作品的接受所产生的影响 ,追寻历代在美华人为维护和弘扬中国文化而进行斗争的历程。  相似文献   

12.
孙叶飞 《社会科学》2005,4(4):119-124
在大众文化来临之前,文化是少数人的特权,大部分人处于文化缺失状态。随着工业水平、科技水平和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应运而生,它具有日常性、开放性、娱乐性、商品性和视觉性等多种特征,而通过这些特征,我们可以看到它其实蕴藏着深厚的人文关怀。正视大众文化内在的人文关怀,对理解和促进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心理差异看汉英寒暄交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暄交谈指并非真正用来交换信息或意见,而只是为了创造气氛或保持社交接触的交流语。它传递的信息极微,却分布广泛,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汉英寒暄交谈深层次上受制于东西方两种文化心理。从文化心理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方面探讨汉英寒暄交谈的差异,以窥文化对语言的渗透。  相似文献   

14.
苟小泉 《社会科学》2012,(9):108-115
在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中,终极视域是一个绝对超越的无限世界,对于终极视域的探讨产生了终极本体即"虚极"、"太极"或"太虚"。终极本体不是从逻辑性、知识论,而是从感应性、感通性的维度实现主体对终极本体的发现。由于感应性、感通性往往具有主体所赋予的价值性规定,所以,终极视域的本体论形态最终表现出价值论的特征。从理论意义看,终极视域的本体论提供了解决有限性视域或经验世界的终极根源问题的根据。  相似文献   

15.
和辻哲郎作为日本近现代的一位重要伦理学家,人学伦理学是其伦理学的核心特征.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学在和辻的个人生活以及学术创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以他在伦理学建构上的两部作品<作为人学的伦理学>和<伦理学>为考察文本,着重于他对伦理学基本概念的确定、内容的阐发,以此试图阐明中国哲学这一思想源流在和过伦理学体系的展开.文章分析说明的共为三部分内容,首先是"伦理"、"人"、"世间"、"存在"等基本概念,其背后的实质则是和辻所规定的人之存在的时空二元性;其次是人学伦理学的中心内容,即人伦之道,具体来说就是儒家的五伦思想;最后则是人学伦理学所提出的如何实现人伦之道.  相似文献   

16.
当今文化融合的国际大趋势使翻译与文化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 ,文学作品作为民族文化重要载体 ,翻译过程中尽最大可能的异化手法 ,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而语言由于其在形式上相对稳定的特点 ,合理的归化将更有助于翻译作品为译语读者所接受。在这种需求下 ,《红楼梦》的两个英文译本都做出了一定努力 ,但在满足跨文化交流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李祥俊 《阴山学刊》2006,19(6):44-47
近年来,有些学者通过对“Ontology”的翻译及含义的新阐释,提出中国传统哲学没有本体论的论点,但这种论点有把西方哲学史上某种特殊形态的本体论与作为哲学核心问题之一的本体论等同的倾向。本体论是关于终极存在的学说,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传统哲学中有丰富的本体论,并且呈现出独具一格的特色。本体论作为哲学的核心问题,是研究中国哲学史必不可少的内容,更是进一步发展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本生长点之一。  相似文献   

18.
论当代中国生活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当代中国国家生活主题的变迁来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及其理论成果,是一个重要的维度,也是解析中国当代生活视野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的立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对百年中国国家生活主题变迁的理论提升.由此,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坚持"生活第一性"原则,杜绝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抽象化、超历史、超民族化的错误思维.  相似文献   

19.
终极关怀是人类超越当下、追求永恒的精神渴望。以善为目标的道德,所展示的价值追求正是对自我本能的超越;道德之善可以无限逼近,却难以最终到达;道德理念内涵着追求"本质"、"始极"的维度。道德所内蕴的终极关怀特性,所显扬的是道德终极的自成目的性,不仅使道德主体因有了终极价值的前提而理直气壮,也使道德主体因体验到一种超越有限和世俗生活的意义,从而在物质利益的冲突中超越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