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芳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59-64
本文试图以科举考试本质精神的内涵为切入点,探寻其与社会价值观的互动关系。其主要观点是,科举考试本质精神即科举考试根本思想或基本观念,“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是其核心内容:它集中体现社会价值观,又给社会价值观以指导,并随着社会发展需求的社会价值观的变革而丰富发展自身。 相似文献
2.
刘海峰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4):5-10
古代"科举学"是指备考科举之学,现代"科举学"是指研究科举之学。科举学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是一个逐渐形成和正在发展壮大的专学。科举学的形成,经历了从制度的考证和史实的回忆、文献整理与资料编纂,走向理论探讨与专学构建的过程。科举学的发展趋势是从分散走向综合。21世纪科举学的波澜起伏,将堪与20世纪的红学相比,具有远大的发展前程。 相似文献
3.
宾兴研究与科举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晓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80-86
"宾兴研究"是科举学的新兴研究门类。从科举起源来说,宾兴曾是广义科举制最早的源头;从科举典礼来说,宾兴礼的出现使科举典礼系统与科举制度分级相互呼应;从科举经费来说,宾兴既是政府财政性科举经费的统称,也是民间捐资助考经费的统称;从科举社会研究来说,宾兴作为古代教育第三部门,为研究者从社会结构与功能的综合性角度对科举社会进行剖析,提供了极佳的个案。 相似文献
4.
刘海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9
唐宋两代放宽条件以附名榜尾的方式录取域外举子为宾贡进士,体现了中朝统治者怀柔远人的政策,对吸引外邦士人到中国来求学和应举、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都起过重要的作用。日本最早仿行科举,也是实行科举时间最短的国家。朝鲜王朝的科举甚至比明清时期的中国还更为频繁开科,在社会中占据核心地位。越南的科举制延续到1919年,是世界上科举制度的终结地。琉球也曾实行过科举制度。12—19世纪,中、韩、越三国连同琉球构成了一个独特的东亚科举文化圈。正是由于科举传统的延续,东亚才能够演变形成在世界上颇为特色鲜明的考试文化圈。 相似文献
5.
杭建伟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4):7-11
科举是中国封建时代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自隋至清,科举历1300年之久,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研究地方文化,就不能不考察科举状况。文章通过对无锡科举的简要介绍和初步分析,以期加深对无锡历史乃至江南区域文化的体认。 相似文献
6.
刘海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从考试内容和文体来看,科举兼具经学考试与文学考试的性质.科举对中国古代文学影响的主要方面是积极的.科举时代的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读书至上的诗书社会,是一个朝野尚文、大多数读书人皆能吟诗作文的文学社会.科举与中国古代文学息息相关,当今科举研究也与古代文学研究密切相关,两者关联互动.从科举学进入文学,主要是为科举制平反的大环境,为重新认识科举文学的价值提供了舆论与理论支撑.由文学进入科举学,则是从文学领域为科举学开拓一个广阔的学术空间,使科举学更为繁荣. 相似文献
7.
刘海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科举文献是指直接记载科举制度及其运作的历史的文献,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或严格意义的科举文献是指独立存在的专门的科举文献,广义的科举文献还包括非独立存在的科举文献.科举文献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自成体系、具国际性、命运多舛.科举文献的价值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其命运也经历了翻天覆地、变废为宝的转换.科举文献从一个方面有力地支撑着科举学的学科构架,使科举学这一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专学得以逐步成为显学. 相似文献
8.
霍有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0(4)
<钦定学政全书>是一部清前期官方颁发的教育"全书".其中部分文献资料如<贡监事例><学政关防><考试场规>等,可考见清前期科学的人才选拔制度;还有部分资料如<寄籍入学><清厘籍贯><录送科举><学额总例>等,对当今的高考制度建设亦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9.
科举危机与晚明士人社会的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晓东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03-108
明代科举的“解额日广”从根本上说是一种 被动式的非理性增长,它是明代科举危机深化的外在表现。科举流通机制的壅塞导致了晚明 士人社会出路的沉滞与士人社会的分化。一部分士人开始脱离传统以“仕”为核心的“非仕 则隐”的经典化生存模式,走上了世俗化的生存与发展道路,并促动了“儒商”边缘群体与 “市民文人”准职业群体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
罗立祝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5):11-14
科举学不仅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而且其研究内容具有广博性和现实性.探究种类繁多的科举考试科目和宽广专深的考试内容,既可从一个角度展示科举学的广博性,也可为当今高考改革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1.
科举法与科举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红霞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5):7-10
从科举法的主要形式与内容出发,认为科举法设计了一套考官之间、考生与考官之间相互监督的制度,具有重视程序建设、相关规定严密而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重视礼在科举制度中的价值,道统与法统相统一、公平性等特点。科举法与科举制度关系十分复杂,它是科举制度的护航者,但在一定情形下也与科举制度的目标相冲突。 相似文献
12.
从社会学角度看,科举制度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了它的重要作用: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的转化并加速了社会流动;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并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维护了国家的稳定、有着重要的社会整合功能;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对世界文明史有着重大影响;科举制度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多学科视野中的科举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海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6):19-26
科举制对中国社会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至为重大,它的兴衰也与中国科举时代的政治、教育、文学、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紧密相关。因此,"科举学"可以成为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视角。从科举政治、科举教育、科举文学、科举社会、科举文化等多学科视野观察,可以更清楚地看出科举制在传统社会的中心地位,及废科举的深远影响,从而进一步认识"科举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内科举制研究在1921—2007年近86年里,经过长期跋涉逐渐走向繁荣,科举研究成果蔚为大观,"科举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条件也日趋成熟。未来的科举制研究应避免落入传统的"学科壁垒"的窠臼,并加强科举制的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5.
樊雪莱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92-95
介绍了科举制度发展的历史及其利弊,阐明了科举制度对现代高考制度的影响。以期后人不要忘记祖先的文化遗产,不要忘记对考试和考试文化在扬弃中的继承。 相似文献
16.
科举停废与文明冲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海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5(4):69-77
科举制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华文明产物,贤能治国说或精英统治理论为科举考试制度的出现奠立了理论基础.在一定意义上,科举制可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废止科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西方文明冲突的必然结果和典型事件,实际上科举是废于"时"而不是废于"制".科举制在清末被时代和历史潮流所否定,并不意味着这一制度应该永远被否定.尽管科举制有许多局限和弊端,但它曾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大的作用,对人类文明进程作出过重要的贡献,是中国不应忽视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楼清清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2):21-24
过去对废除科举制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其是否有利于清季政治改革这一层面,较少从社会结构变迁的角度观察问题,尤其缺少从乡村社会演变的角度来考查科举废除的影响.基于社会史的方法和理论分析科举制的废除对乡村社会的消极影响,如乡村社会精荚--士绅阶层的消失及由此造成的社会整合能力的削弱,乡村社会治理与发展的受阻,乡村社会文化生态平衡的破坏,乡村教育的衰败,城乡之间逐渐分离等,客观而深入地探讨和评价科举制度废除后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刘海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2):5-12
科举制并非像现代人们的印象那么黑暗,以往人们的对科举制的了解和认识既不全面也不客观,因此有必要重新评价.今人对科举制的偏见,多是囿于清末人士对它的否定评价.其实古代不少文化名人也曾称赞过科举,从隋唐至明清,许多人将科举考试看成是一种"至公"的制度.为科举制平反,在当代中国学术界已成为一股思潮.对科举制的研究有助于认识中国社会的特性和传统文化的命运,并为现实的考试制度改革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