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民幸福指数:社会发展评价的新尺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瑾 《领导科学》2006,(15):48-49
随着各地新一轮社会发展规划的相继出台,一个新名词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这就是“国民幸福指数”。将人民满意不满意、幸福不幸福作为检验政府工作的标准,从而把工作重心逐渐从经济发展回归并落实到增进民生福祉上来,意味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真正走进政府的核心执政理念中。但是,应当看到,由于“幸福感”很难统一量化,人们对于幸福指数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因此,如何理解幸福指数,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升幸福指数,让国民幸福指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真正发挥其效用,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一、什么是国民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2.
今年召开的“两会”,因“分配”、“房价”、“就业”等在会上会下反复提及的民生“热词”而备受关注;更因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央政府作出的“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的庄严承诺而令人振奋。  相似文献   

3.
追求人民幸福是党历史使命,江苏省江阴市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活动中,提出了“五民五好”的”幸福江阴”建设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改善了民生提高了百姓的幸福指数。“幸福江阴建设的实践”给我们许多重要的启示,要提高百姓的幸福感就要做到:理念转变是前提,满足百姓精神需求是关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基础保证,推动社会公共服务城乡一体是重点,建立全覆盖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支撑。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深耕”文化产业,既是提升涪陵区人民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推进涪陵现代化大城市建设、打造“三区一城,幸福涪陵”的需要,要着力打造涪陵本土文化品牌,加强地方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5.
国民幸福指数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世界瞩目的重大制度变革,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平,让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得到幸福。本文从国民幸福指数的提出和发展出发,结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历程和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问题,探讨社会保障制度在国民幸福指数指引下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不断强化“开放先导”和“招商兴县”意识,坚持把招商引资当作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从一批企业落户到一批品牌创立再到一批产业的兴起,使长阳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级贫困县一跃成为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  相似文献   

7.
<正>简阳的“韧劲”“创意”“担当”,体现在对整座城市“顽瘴痼疾”的有效治理,成为老百姓口口相传的美谈。每一处不文明现象的整治,背后的初衷是简阳“以人为本”的治理思想。树立“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管”的信念,用创新的思路,疏导矛盾,解决难题,最终要把“文明指数”转化为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8.
章新洲 《决策》2012,(6):10-11
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美好安徽”的奋斗目标。“美好安徽”就是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安徽。本文主要阐述发展服务业在“建设美好安徽”进程中的作用、安徽服务业面临的机遇以及加快发展的举措。  相似文献   

9.
1.近年来,一个词语在我国的媒体传播中和实际生活中多了起来,叫做“幸福指数”。事情的起始,大概是在1970年的不丹王国。这个国家的旺楚克国王提出了一个“国民幸福总值”的概念(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也翻译成“全国快乐指数”,包括四个要素: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2004年还在这个国家开了一次关于建立世界“幸福指数”的国际会议。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屡民生主导型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民生主导型经济,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选择,更是城口加快发展的现实需要。“十二五”时期,是城口夯实基础、提质提速、保障民生、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1.
《领导文萃》2007,(2):40-43
许多人士撰文表示,国家统计局推出幸福指数等数个“软性”指数,其诉求无异是美好的,合乎情理的。从理论上讲,是一件意义十分重大的事。它不仅仅是完善统计体系、全面完整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所必须,而且,意味着追求GDP增长不再是政府惟一关心的“大事”,关注“人”,关注人民幸福正在成为政府执政更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同时,它也让老百姓感到自己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感到自己确确实实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之“本”。更多的人士则提出疑虑和异议。  相似文献   

12.
不丹,一个人口百万,国土面积才3万8千平方公里的小国,经济也不发达,在175个中等发展中国家里名列136位,人均GDP仅为700多美元,可是近年来突然声名鹊起,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不丹的经济发展走的是“另类”的经济学之路,作为“幸福指数”的“原创”者,不丹的发展模式引起了人们深刻的反省,美国、英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开始了幸福指数的研究,并创设了不同模式的幸福指数。据媒体报道我国国家统计局也在研究制定国民幸福指数等统计指标。  相似文献   

13.
刘永 《管理科学文摘》2012,(23):I0004-I0004
沛县杨屯镇致力于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坚持以人为本,把提升人民福祉作为主要目标,把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作为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4.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本文将民生改善与幸福指数提升结合起来,并以苏州城乡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的路径,为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因此,做实民生的文章,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夏津,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9年适逢建国60周年,在当前全县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时期,夏津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的思想和“让民得实惠、让党得民心”的执政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数”,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人类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两会上,“为人民幸福”是代表委员们的“口头禅”,“让人民幸福”也醒目地出现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各地“十二五”规划中。宜都,这座美丽的滨江城市,这个幸福的宜居之都,近40万宜都人民过着怎样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就是人民幸福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必须把武汉促进中部率先崛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变成创造幸福.分享幸福、提升幸福的过程。实现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幸福指数与发展指数同步提升,努力建设民生幸福城市  相似文献   

18.
一周声音     
不能让“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谬种流传 ——“宜黄强拆事件”引起公众高度关注,当地一位官员投书媒体进行辩护。10月14日的《人民日报》驳斥道:任何发展,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和尊严,离不开社会的公平正义,都不能容忍对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GDP高速增长、物质财富总量大幅增加的同时,“三农”问题、房价高、上学难、看病贵,以及环保、治安等问题接踵而来。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幸福”这个词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生活的困惑。2004年底山东省统计局“你对生活满意吗”的调查结果让人心酸:只有23%的居民感到生活状况比5年前提高了。2004年6月,国内一家专业机构发布了一份《中国“工作幸福指数”调查报告》,通过对6大城市调查发现,经济发达城市的人不比经济落后的城市的人更幸福,绝大多数被调查者不感到幸福,仅有10%的被调查者的幸福感较高。经济增长与人民幸福二者之间的关系非…  相似文献   

20.
朱大可 《领导文萃》2011,(19):87-87
幸福指数能否有认知意义,首先要看它能否表达民众的真实感受。这些年来,中国人日常食品的普遍毒化,城郊接合部居民的被强制拆迁,教育机构无脑化的“应试教育”,司法机构放弃维护社会公正公平的基本责任,地方政府买卖高价土地推高GD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