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技术转让中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洋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13-14
本文介绍了国际技术转让的现状、国际上知识产权的立法情况 ,一些国家国内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状况 ,回顾了我国在国际技术转让中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调整。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技术转让中运用有关法律来保护本国的知识产权的途径 ,并建议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2.
余洋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14-17
国际技术转让是发展国民经济、提高科技水平的捷径。中国已加入WTO ,中国的国际贸易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但是 ,中国在国际技术转让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作者通过对国际技术转让中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情况 ,重点分析了中国在专利、植物新品种、著作权、商标等方面立法上和实践当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吴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7(3):36-41
气候变化技术的转让对于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具有决定性作用.但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于气候变化技术转让知识产权问题存在分歧,现行气候变化技术转让的知识产权制度仍然是建立在TRIPS协定和内国传统知识产权制度基础之上,这成为了发展中国家获得气候变化技术的重要障碍.在人类面对气候变化威胁和挑战的情况下,知识产权制度应当改革,建立起因应气候变化的国际知识产权制度.这种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应当定位于气候变化技术“全球公共物品”之上,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控制框架公约》的法律体系内,建立气候变化技术转让的专门知识产权制度和配套机制. 相似文献
4.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中国海外投资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丽萍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34-41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在前半个世纪的发展中,众多流派出现。较成熟的理论,主要有微观主流优势论、边际产业扩张论以及小规模技术理论等。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海外投资的总量呈波动型增长特征,投资区域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主.投资行业集中在贸易、航运、资源开发和加工生产等。构建适合中国实际的海外投资理论,应充分考虑当前制度转轨的背景和二元经济结构状况,应注重考察诱导因素、文化等非经济因素对中国海外投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孙明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国际直接投资在云南的历史较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的现实背景下,国际直接投资对云南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尤其对云南的产业结构调整有何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际直接投资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和一体化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直接投资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际直接投资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着制度层面保护发达国家利益倾向的问题和实践层面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反竞争行为和对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淡化”和控制等问题。要科学地实现国际直接投资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各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应当确立科学的国际直接投资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价值取向,实行知识产权的适度保护、禁止滥用,从根本上提高国家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应对各种国际直接投资中的知识产权争议。 相似文献
7.
入世前后,国际国内的FDI趋势出现了新的特点.文章基于这些新形势,重点研究了福建省目前的投资环境以及与FDI流入量之间的相关性,初步提出投资环境的竞争性分析理论,以此为框架对福建省入世前后在吸引FDI工作中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罗余才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2):62-64
前二十几年国际直接投资对广东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直接体现在经济现代化进程中,对经济总量GDP、进出口等的正面影响是巨大的。相应的还间接影响政治、社会、个人和文化的现代化。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应该适度调整利用外资投资方式、加快第三产业的吸引外资力度、处理好国际直接投资与民族工业关系。 相似文献
9.
普遍认为,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在"最低保护标准"的底线要求之上,没有设置上限。这为各国在签订双边或区域贸易协定时额外地附加和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标准提供了合法性依据,也深刻地影响到了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专家组的判断。但过度地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标准会使国际知识产权制度中为公共利益而预设的灵活条款失去实际意义。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中国家正寄希望于通过细化和改进该类灵活条款而促进气候有益技术尽快得以转让。在这样的背景下,质疑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只有最低保护标准"的假设,并建立在"只有最低保护标准"之上的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对气候有益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产生的不利影响,结合气候有益技术转让的需求,必须运用先进的立法技术,从国际层面和国家层面,从制度价值层面和制度内容层面做出系统性的安排。无论如何,当前国际上争论的"知识产权制度阻碍还是促进了气候有益技术转让"为反思国际知识产权制度提供了机会。而打破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只有"最低保护标准"的偏见,将有助于为促进气候有益技术转让的法律制度建设寻找到出路。进一步的研究需求应当是现有的包括知识产权制度在内相关国际国内立法是否足以服务于"气候有益技术尽快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和应用"的目标以及如何建设和完善有利于这一目标实现的国际国内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晚近,欧美等发达国家利用知识产权和对外投资之间的关联性,借助于双边投资协定的形式,采取各种策略,在国际范围内主导了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向高标准、宽范围、强制约的方向发展,使当代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产生了重要变革。我国最近缔结的双边投资协定因应了这种变革,但是应当注意这种变革的负面效应,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论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晓莺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20-23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存在互相交叉、互相替代、互相促进、互相补充、互相融合的关系 ,通过揭示这些关系能获得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理论评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罗余才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1):48-53
国际直接投资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的情况和基本特征说明,现有的相关理论都只能解释国际直接投资中的部分,对于全面的解释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我们应根据分工和专业化的基本原理,将国际直接投资看做是不同投资方──以跨国公司为代表和被投资方的多方信息不完全动态博弈过程,充满许多不确定性。由此基本假设出发,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逐步加深对国际直接投资现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国际直接投资的优势互补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和借鉴了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 ,提出了兼顾投资方与吸资方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系统。它的目标是取得新组合的竞争优势。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系统分别由反映双方投资目标 (原因 )、条件及对象的优势要素互补系统 (静态系统 )、竞争优势实现系统 (动态系统 )和优势环境系统 (环境系统 )组成 ,三个系统互为条件和补充 ,是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14.
殷晓红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6):79-81
本文以汽车制造产业为例 ,说明日本企业的直接投资与东亚地区经济国际分工关系的形成过程 ,论述东亚地区国际分工经济关系的结果即相互依存经济关系日益深化的现状 ,最后就东亚地区国际分工经济关系的特征和发展走向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林园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8(4):60-63
:2 0世纪 9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与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关系密切。早在 80年代 ,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 ,形成东部和西部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到 90年代 ,国际投资已经呈现向中部转移的趋势 ,而且 ,国际直接投资在进出口影响和投资等方面 ,已经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 相似文献
16.
国际直接投资自由化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引资政策都做了相应调整。国际直接投资自由化对东道国产业安全影响日益突出,既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一面,也有抑制其战略产业发展和控制产业的一面。国际直接投资自由化对东道国产业安全的作用机制取决于东道国国内市场机制的完善与否。 相似文献
17.
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相互关系的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建立在完全不同的分析框架之内,存在着天然的隔阂。前者以国家为基本分析单位,在新古典分析框架内,在国际间资本不流动的非现实性假定中,利用比较优势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建立了一个完美的自由贸易理论模型。而后者则以公司为基本分析单位,以市场不完全竞争为前提,解释公司为什么投资、凭什么投资、向哪投资等问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贸易和投资实际上是同一行为主体的不同选择,两者之间应有共同的基础,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开始由分歧走向交叉和融合。 相似文献
18.
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优树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3(6):82-89
文章首先界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 ,其次从理论上分析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并根据国外有关机构一项实际调查 ,得出对外直接投资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在将中国企业竞争力进行国际比较的基础上 ,提出了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以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建峰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4(2):37-38
国际直接投资作为国家投资的主要方式,在冷战结束以后,随着国际关系的变化,其投资格局也相应发生重大变化.深入地研究这些新情况,有助于我国利用外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相似文献
20.
在生产函数理论基础上构建计量经济模型,运用2003~2007年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内部各次级产业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考察国际直接投资对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经济增长、就业、国内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国际直接投资对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对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挤入效应,对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国内投资有不显著的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