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前不久,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在充分肯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正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确定了今后十年和“八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奋斗目标和方针政策。这是一个指导九十年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纲领,是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2.
现在,全党和全国人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已经取得了共同认识。由党中央提出建议,并经全国人大讨论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概括了十二条主要原则。在第一条原则中,明确提出要不断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不仅是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七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总结了八十年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阐述了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在实践中形成的十二条原则,提出了九十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基本指导方针和各项政策,是指导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战略目标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七中全会精神,必将成为动员全党全国人民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4.
1991年8月上旬,四川省科社学会、共运史学会、马列研究会和政治学学会,在四川省甘孜州的首府——康定城联合召开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实践研讨会”和全省党校系统第九次科社教学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省党校系统、大专院校和省社科联、社科院等单位的代表共90多人。会议以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讲话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双百”方针,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与会同志认为: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在总结贯彻执行基本路线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二条原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了。全国人民正在遵循党的基本路线和十二条原则,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  相似文献   

5.
最近,四川省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学会在四川省委机关党校举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研讨会。来自省社科联、省社科院、省委第二党校、省委机关党校等单位的部分理论工作者,围绕七中全会概括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十二条原则进行了研讨。 第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二条基本原则的历史地位和意义。与会同志一致认为:从国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我党的一个显著特点和优势。由于坚持了这一根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从十二个方面作了高度概括,极大地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为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每一个历程,都是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实践相联系着的,都将从特殊上升到一般。列宁早就说过:“对于俄国社会主义者来说,尤其需要独立地探讨马克思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回顾了党七十年的奋斗历程,阐明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任务和措施。在这个讲话当中,首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继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大形成党的基本路线,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2条基本原则之后,又一个重大的理论成果,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极为重要的基础工程。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在《中共央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强调指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大计。”同时,《建议》明确提出了现阶段党的教育方针,这就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正确理解和全面贯彻这一教育方针,是我们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当前的改革实践中所提出来的迫切问题。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我们这次改革的基本任务。”其中一  相似文献   

10.
必须承认,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令天,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体系还没有建成。我们应正视这个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建立。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已经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概括了十二条,这就为我们创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建国四十多年来,我们在一段时间里,特别是在十年“文革”中,偏面强调对传统文化的批  相似文献   

11.
<正> 改革生活方式莫忘“总要求”。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红线,就是《决定》开头指出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要求”。这是根据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作出的科学总结,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原则问题。由经济体制改革必然引起的人们生活方式的改革,当然也必须按照这个“总要求”、总原则。否则,就不能很好地指导人们从实际出发,按照社会主义的方式生活,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反而会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影响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2.
<正>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通过的关于制定“七五”计划的《建议》,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正确估计了当前的经济形势,提出了“七五”计划的基本指导原则和主要奋斗目标,以及为实现计划应取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建议》对于我国实现本世纪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战略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刚刚过去的1996年,对于我国各条战线来讲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于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来讲也是如此。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其中的第(17)条专门就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决议,指明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历史任务、主攻方向以及相关的方针、政策和原则。这一决议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地位的充分肯定,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跨世纪的行动纲领。在《决议》精神的指导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必将会有更大的…  相似文献   

14.
自治区第四次党代会和人大七届四次会议上通过的《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中对今后畜牧业的发展方针和基本任务做了明确规定,下面我们就学习《纲要》的体会和发展畜牧业的战略措施谈些个人看法。一、“八五”及今后十年新疆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方针畜牧业是新疆的基础优势产业之一。继“六五”期间高速度发展之后,新疆畜牧业在“七五”又有较大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了实现中央提出的要把新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的宏伟目标,满足国家建设和  相似文献   

15.
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作了系统的深刻的科学总结,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明确确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明确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确定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动员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时机,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全党全国正掀起一个学习十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十二条”和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两个文件是对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第二代领导人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路线的新概括和总结,是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政治宣言,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出现,已有四百年的历史.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大体经历了三次重大飞跃.第一次飞跃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完成的;第二次飞跃是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以列宁和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为标志;第三次飞跃是社会主义道路由一国模式变为多国模式,是以本世纪五十年代初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起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是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正式提出来的.他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指出:“走自己的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那么,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原则是什么?弄清这些问题,对我们解放思想,防止僵化,自觉地建设社会主义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以来.我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精神,对全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进行了探索。尤其是近三年来,在认真分析、深入探讨我区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的基础上,于1990年4月制定了与我区“八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配套的精神文明建设系统工程——“精神温饱工程”,至今已经取得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党的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建议》正确地提出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和方针政策,深刻表达了全省和增全国各族人民要求民富国强、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烈愿望。是指导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新纲领。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全面掌握其精神实质,并在实际工作中,坚决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决议》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总结了我国几年来的实践经验,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指导方针作了明确的阐述。《决议》对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学习好这个《决议》,贯彻好这个《决议》,把我们的思想和工作真正统一到《决议》精神上来,是我们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决议》强调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