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离骚》是他的代表作。《离骚》表现出了屈原的爱国深情和崇高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2.
《卜居》《渔父》中塑造的客是“高士”的形象,从文本形态上看,地位和屈原对等。二篇是楚人根据屈原沉江的传闻敷衍成文,在定型过程中显现出叙事语言和人物语言的悖离与错位,最终成篇定型在西汉时期。《渔父》中屈原的“设辞”见于《老子》《荀子》,可视为先秦共用文本。二篇都具有浓厚的道家思想,其成因与屈原思想的内在矛盾和后人对他沉渊殉志的负面评价有关。作者虽对屈原的处境怀有同情,但对其人生选择则是不明言的否定与批评,这对把握秦汉乃至后世屈原思想之接受,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谓“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揣其语气,似以《招魂》为屈原作品。王逸《楚辞章句》则以为宋玉所作,谓“宋玉怜哀屈原,忠而斥弃,愁懑山泽,魂魄放佚,厥命将落。故作《招魂》,欲以复其精神,延其年寿。”二说都未得到先秦史料的证实。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离骚》的中心主题和屈原精神作了新的诠释:指出《离骚》的中心主题和屈原精神主要体现在两次重大的抉择中:在人生态度的抉择中,诗人否定了消极出世的道家人生态度,而肯定并决心遵循积极入世的儒家人生态度,反映了诗人对于把握和完善自己的生命,实现远大理想,最大限度地提升人生价值这个重大人生问题的艰苦探索。接踵而至的生死抉择则是一个在更高的精神境界中的抉择:诗人宁可付出自己的生命,也不放弃远大理想,向黑暗现实妥协。人生态度的抉择深刻反映了诗人彻底的理性精神,而生死抉择则集中表现了诗人崇高的道德精神。理性精神与道德精神的完美结合,构成了屈原精神和品格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前后,日本学者三泽铃尔称"屈原完全应该视之为传说性的人物"的"屈原否定论"一出,即在我国楚辞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学者们大多从屈原及其作品的不容否定出发,对其进行了批驳。本文舍却这场争论的是非曲直,从约伯和《离骚》抒情主人公个人生命意识的觉醒角度出发,对两篇巨著的主题进行再比较,认为《约伯记》和《离骚》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所同者为约伯和屈原都怀揣着对人间绝对公义的执着追求;所异者为在这种追求遇阻之时,约伯最终为自己找到了现世的出口,屈原却只能以毁灭肉身来抵达精神的彼岸,希求在另一个精神天国中去实现自己的人间理想。  相似文献   

6.
《邶风·柏舟》是一首百字短诗 ,却在思想感情与艺术手法上都与《离骚》有着惊人的相似。它应是《诗经》中对屈原影响最大的一篇作品。  相似文献   

7.
《招魂》考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招魂》为屈原作以招君王之魂一说,几成定论。但司马迁读“《招魂》,悲其志”一语,为两可之说;分析司马迁说与刘向、王逸说,并从目录学等角度考察,《招魂》的作者为宋玉而非屈原。而从非屈原作品所以能入《楚辞》的情况看,《招魂》所招的对象只能是屈原;招王说是建立在《招魂》的礼制为王者的礼制这一前提上的,而以之比观屈原自传性作品及其时(或稍前)的别的书文,这一“前提”,实来自想当然。  相似文献   

8.
《卜居》是后人纪念屈原的文章,其形式特点是文赋合一,文以叙事,赋以抒情;其艺术特点是对比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卜居》是后人纪念屈原的文章,其形式特点是文赋合一,文以叙事,赋以抒情;其艺术特点是对比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作为楚文化精神代表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同时也是巴文化的代表。屈原的作品是巴楚文化交流的结晶。这一事实惜乎论者关注不够。本文仅从屈原《九歌》源于巴巫歌这一角度看其与巴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李贺对贵族生活的渴望是在危机四伏却又崇尚享乐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展开的。他仕途偃蹇,贫病交加却秉性高傲,在极度的渴望与绝望中补偿情绪便幻化而出,主要表现在对贵族生活的强烈向往,对爱情的狂热渴望,对仙界的无比欣羡。这些"憧憬诗"是用美好的想象作精神补偿,为其苦涩的心灵寻找暂时的乐园,从而弥补在现实中的巨大缺失。  相似文献   

12.
月人乃当代著名词人,其词植根于现实生活,凸现时代精神.形式恪守"倚声填词"的圭臬,又善于创调.词境不减宋人高处,卓然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13.
作为南宋词坛较早大量创作咏物词的词人,姜夔对咏物词倾注了浓郁的深情与毕生的心血。本文将姜夔的咏物词作置于咏物词的发展流变中加以考察。姜夔在词作中融入江湖漂零之感、对失落恋情的追忆之思、对国事衰微的忧虑之情,从而使其咏物词作较之前人有了新的特质。姜夔咏物词的艺术特色主要为立意深远、含蓄蕴藉;字琢句炼,音节谐婉;虚处落笔,追求神似;幽韵冷香,清虚淡雅。姜夔的咏物词受到后代词人的激赏,并为南宋遗民词人树立了一种新的创作范式。  相似文献   

14.
吉尔吉斯斯坦伟大诗人亚瑟尔.十娃子的诗歌创作,不仅全面反映了东干族人民的历史发展、风俗民情、生活变迁等社会画面,而且也浸透着浓郁的“中国乡情”。他用最美妙的语言歌唱中国、歌唱宁夏、歌唱银川。为中华文明的传播,为中国和中亚民族的友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伤逝》超越了传统怨弃型作品对两性关系的简单是非道德判断,藉由始乱终弃模式,通过弃妇子君观照出中国男性文人的人格特质,审视其爱情心理特点和审美旨趣,其中不无鲁迅私人化体验。涓生对子君的爱本质上是对理想中的拯救者幻象的爱,而他的被拯救是通过拯救(向子君启蒙)而获得。涓生是文化复合型人格的文人经典形象,旧文人的“女儿”情结和新文学青年的启蒙精神的双重价值观使他成为中国爱情文学史上的独特的真诚负心郎。  相似文献   

16.
唐宋词人雅好山水,与源远流长的山水文化传统、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党争有着密切的关系.宋代词人雅好山水则受到了理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唐宋词人描摹自然山水景观,表现出对自然的欣赏和热爱之情,展现了以自然为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自然山水,使词人们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体憩,从而达到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7.
彼特拉克是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和学者、人文主义的奠基者,提出以"人的思想"代替"神的思想",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本文通过介绍彼特拉克的生平及文学生涯,进而论述其作品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8.
在晚唐五代词人中间,韦庄以其清丽淡雅的词作而成为花间别调。尤其是在对相思与思乡主题的吟诵之中,寄托了中国古代文人所特有的情绪意志。相思与思乡两大主题贯穿中国文学始终,因其文化同源性而产生了内在的有机联系,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和相互融合性。韦庄在词中注入了真挚的情感与遥深的寄托,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9.
比较研究中西悲剧精神是探索中西文化心理、人文艺术精神和文学艺术实践活动的一条重要路径。人们所以喜爱使人产生痛苦的悲剧是因为违逆人的生命自由本质的矛盾会使人在发生痛感的同时唤醒心灵自由本质的扩张。西方人关于痛感转化为快感的思考成果是创造了一个新的审美范畴———崇高。中国人在审美活动中也触及到了悲哀转化为悲壮的问题。中西方人都具有审美意义上的悲剧精神,中西方人都探讨过悲剧精神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