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博     
五道杠少年 别拿成人的“官性”思维看“五道杠少年”。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孩子有孩子的思维,孩子有孩子的“虚与荣”。我们应该感谢“五道杠少年”,他再次一览无遗地暴露了现实社会对“官”的崇拜。---倒影刃  相似文献   

2.
一连几天,少年总是与一个穿黑风衣的神秘男子"邂逅",男人远远地望着少年,目光深沉而怜惜,忐忑的少年永远不会知道深沉目光后藏着一个不能言说的秘密……一连几天,少年发觉一个穿黑风衣的神秘男子总是与自己"邂逅"。男人远远地望着少年,目光深沉而怜惜。少年心里起了极大的疑问,忐忑不安,于是决定向身边人求助。少年一岁时,母亲离开了人世;父亲在外打工,鞭长莫及;爷爷奶奶年事已高,也不是合适的人选。思来想去,少年将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班主任。第二天,当男子又一次出现在少年身边时,班主任迎着男子走了过去。班主任与男子交谈了几句,然后一起走进了办公室,并小心地关上了房门。  相似文献   

3.
6岁时,他直接上小学二年级;10岁时,他出版的小说被称为中国的《哈利·波特》;12岁时,他荣获第六届"中国少年作家杯"一等奖。当众多家长为孩子写不好作文而苦恼时,他的父母是如何找到制胜法宝的呢?  相似文献   

4.
释小龙是闻名中外的功夫小子,在外人眼里,这样一位少年成名的"童星"应该幸福快乐、风光无限。可事实上,偏离正常成长轨道的演艺生活,让释小龙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成长烦恼,而他最向往和渴望的,竟是过上普通孩子都能过的学校生活。  相似文献   

5.
林维兵 《老年人》2012,(3):30-32
有这样一位母亲,她不是教育家,然而她发表在天涯社区等网站上的教子心得,却多次被推荐为精品帖子,受到众多网友的追捧;她的儿子并非天才,她却运用独特的教育方法将儿子培养成了一个成绩优异、品德良好的阳光少年。她叫文妮子,网名"辣妈"。2011年,文妮子多年的教子心得《调皮孩子这样教——一位辣妈的10年教子手记》由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她传授的教子经验,很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4名少年以殴打的方式取乐,将街头一名陌生妇女活活打死!近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宣判。在法官审问这4名少年的犯罪动机时,他们只是轻描淡写地说:"看到别人痛苦,心里就快乐。"  相似文献   

7.
<正>怎么才能让孩子写出一手好作文呢?老叮当有妙招:开个"家庭出版社",让女儿成为唯一的"签约作家"。玩着,闹着,笑着,咱就把作文写得呱呱叫!2012年6月,王安忆佳由贾平凹题写书名的作品《花开有声》出版了,并荣获第13届"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最佳图书一等奖。别看王安忆佳今年只有13岁,她可非常有实力,曾多次在全国青少年写作大赛中获奖。12岁时,忆  相似文献   

8.
家里条件好不如孩子身心健康,这是和学花对心理健康教育最朴素的坚持。"和老师,我快撑不下去了,我要儿子去上学,他却跟我动手!""和老师,我女儿整夜整夜地玩手机,我该怎么办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压力的增大,网瘾、逃学、抑郁、暴力等问题频发,许多阳光少年变成"问题孩子",让家长们陷入恐慌无奈的境地,云南省丽江市家庭教育服务中心创始人和学花经常接到家长的求助电话。  相似文献   

9.
【新闻背景】1500万,这是全国目前上网成瘾的未成年人数量。与此同时,一些"拯救训练营""网瘾戒除学校"应运而生,不少家长呈上大把的钞票,怀揣满心的期望,将孩子送进去戒除网瘾。在巨大经济利益诱惑下,一些不具备资质的民间机构打着各种幌子办起了网戒所,利用虚假广告蒙骗家长,收治网瘾少年。然而,孩子们在这里能真正戒除网瘾吗?在中部某省,就有一所民办的网戒学校,一位良知未泯的退伍军人应聘在这儿当了两年教官后,目睹这种魔鬼式的训练营让许多孩子身心备受摧残,网瘾未除,又添新伤,有的甚至让家里倾家荡产,良心受到强烈谴责。忏悔之余,他决定抖出网瘾学校的种种黑幕,让天下的网瘾少年和恨铁不成钢的家长们擦亮眼睛,不要错上加错。下面是他的自述——  相似文献   

10.
少年豁然开朗,不再在乎那“一朵玫瑰”的去向和结果,开始勤奋地写作,播种更多的“花朵”.他相信:他一定会被不同的人所接受、喜爱. 一少年写了篇文章,自己十分满意,就将文章寄到晚报社,并告诉家里人,要给他们一个惊喜. 很长时间过去了,没有任何消息.少年很沮丧,母亲见状,乐呵呵地抚摸着少年说:“孩子,那篇文章写得很美,是我见过的最好作品.”  相似文献   

11.
<正>继父哪有生父好,青涩少年颠覆母亲再婚船2001年4月6日对12岁的姜伟来说,是一个锥心刺骨的日子。这天,他的父母办理了离婚手续,他跟随母亲生活,从此成了单亲孩子。  相似文献   

12.
因为忙于工作,我们把孩子推给保姆照顾;因为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我们一次次给孩子"加压"。没想到这样却使孩子患上了"抑郁症",作为父母,我们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3.
又一个网瘾少年在妈妈和表姑的带领下,从数百里之外坐火车来到我们网瘾门诊部。他是个很英俊的孩子,清秀的面孔,挺拔的身材,一双动人的眼睛……听他妈妈述诉后,我们在想,他真的因网瘾重不想上学了?真的只想上网吧——乐而忘返了?经过一上午的恳切交谈和耐心地启发,我们认为,他并不是一个网瘾重的孩子,并不是不想读书上学,并不是只想呆到网吧上网……关键是他的爸爸、妈妈是否了解他的内心思想,是否抽出足够的时间耐心地陪他,耐心地帮助他,还有他学校的老师,他班上的班主任,是否摸清他上课时在想什么?放学后为什么只想往网吧跑?是否拿出时间好好研究这个孩子的心理状况?然后对症下"药",让这孩子爱学习,爱集体,走上德智体健康的道路?看来,无论家长也好,学校也好,在这方面都没有完全尽心尽力,甚至连认真地、好好地与孩子敞开心窝长谈一次都没有。所以,孩子便找网上的伙伴了,玩网上的"传奇"了……下面,请有网瘾孩子的家长们,请有网瘾学生在自己班上的班主任们,看看这篇我们与网瘾孩子、网瘾孩子家长的一次谈话摘要,也许它对你们挽救网瘾孩子回校、回家有一点启发。谈话中有不对和不准确的地方,望来信指正,谢谢。  相似文献   

14.
台湾地区过去对非行少年的处遇强调"教罚并重、宽严并济",因此《少年事件处理法》亦被学者称为"迷你刑法"。但1997年的大幅修法动作,不仅设立少年法院、将社区处遇引入少年司法及增设一系列柔性制度,亦显现台湾地区少年司法政策从"惩罚"到"保护"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正每个孩子都像是一颗埋藏在砂砾里的珍珠。家长要循循善诱,耐心引导,珍珠终将会显露出耀眼的光芒。他是美国一名家喻户晓的少年,凭借着一碗拉面,被誉为美国华裔"拉面小厨神"。他就是来自纽约的14岁华裔男生乔希·赖斯纳。他曾因在电视节目"小小厨神"中进入8强一炮而红。尽管最终与冠军失之交臂,但他可爱、认真的模样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在社交软件照片墙上也吸引了近6万名粉丝追随。2018年,他进入韩裔名厨大卫·张的百福餐厅担任帮厨。  相似文献   

16.
他1999年从办案第一线退下后,开始与青少年打交道,8年多来,先后帮助200多名"网瘾少年"、"问题少年"戒掉网瘾、改掉恶习,重回正常的生活。杨顺德,一名患了鼻咽癌的警察,在广西柳州青少年的心里却是一个令人崇拜的"明星"。  相似文献   

17.
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很多父母都陷于一种矛盾状态:自己亲自带吧,确实没时间;让爷爷奶奶带吧,又怕老人过于溺爱孩子、教育观念陈旧,而且长期不相处,孩子还跟自己不亲。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有大约70%的孩子正接受隔代教育;而上海,目前06岁孩子中有50%60%由祖辈教育,其中有70%的儿女对祖辈教育不满意。最近,一位名叫乐善耀的老人出了本教育版的"孙子兵法",专门讲如何教育孙子的。这可是老人亲身的经历,"假痴不癫"、"声东击西"等绝妙的三十六计,给爷爷奶奶们出了不少好点子。谁说爷爷奶奶就教不出好孩子?  相似文献   

18.
正60多年前,无锡县堰桥麻岐村的一户俞姓农家,人多、家穷。儿子小学即将毕业那年,爸妈开始阻拦他去上学。无论他怎样哭闹哀求,甚至绝食,爸妈就是不同意他再去学校读书,因为家里没钱,还需要他这个"小劳力"下地干活。为参加小学毕业考试,他砸断窗棂,跳窗而出……这个跳窗少年,就是俞斌。60多年后,饱尝辍学滋味,对贫困孩子格外关爱的俞斌,被誉为贫困学子的"救星"、"爱心使者"、失学儿童"最亲爱的爷爷"。  相似文献   

19.
小到成绩排名,大到升学择校,家长们的心里始终惦记着"别人家的孩子"。记得有人说过,不管是谁,至少有一样应该是出色的。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如果将精力集中到自家孩子出色之处,而不是将"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上,其家庭教育就成功了一半。某机构进行了一项"孩子最反感的家长行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排名第一的是家长总把自己跟别人家孩子作比较,其比例远远超过"家长无休止的唠叨"。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有时候是广义的,甚至连姓名也没有;有时候是狭义的,具体到孩子  相似文献   

20.
他与她,都有一种明朗、干净的少年气质. 她是姚晨,他是凌潇肃,只差一岁,她是70后,他是80后,他们是一对蜜里调油的"少年"夫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