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尽管世界经济出现了缓慢回暖的迹象,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但是金融危机仍然留下了一系列难题有待解决.本文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难题,特别是:①金融体系的修复和不良资产剥离;②消费缺口的弥补和发展方式转变;③通货膨胀的担忧和政府如何"退出";④贸易保护的蔓延和国际体系重建.  相似文献   

2.
后金融危机时代和谐消费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两年前所发生的世界金融危机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它与美国等西方国家长期倡导的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等消费主义观念有着极其重要的关联.而在很大程度上我国当前的消费状况也深受其负面影响,为确保我国经济在后危机时代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树立和谐消费的理念,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进一步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蔓延摧残了长久以来建立的经济信心,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消费预期.危机的教训表明西方盛行的"透支"消费预期导致的经济不可持续性,也促使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到国内消费预期的理性回归上.在扩大内需的框架内构建理性的消费预期机制能够使居民、中介组织、政府共同参与到消费预期的调整和引导过程中来,为更好的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分析金融危机对地方政府经济的影响,探讨经济逐步企稳的后危机时代下各地方政府应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金融环境、扶持本地企业、改善民生,促进消费等重点领域的调整措施,同时注重合理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产业等政策工具,并提出扶持中小企业,调整财政支出,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加大民生投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稳定消费预期,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人们认识到稳健的银行体系对一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性,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模式成为理论界广泛研究的课题。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研究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因此,后金融危机时代完善商业银行的治理模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深层影响,我国的出口需求下降明显,面对周边国家经济不景气的现状,如何顶住金融危机的压力,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重要的途径之一是要扩大内需,启动国内消费需求,使经济发展有一个较好的回旋余地。本文从消费需求的地位与作用出发,分析我国目前有效消费需求不足的深层次原因,着力就如何启动国内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一些对策。一、消费需求的地位和作用消费需求在社会再生产的循环及经济增长的拉动方面作用明显。首先,从消费需求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在社会再生…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与法制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次金融危机主要涉及六个方面的问题:过度的提前消费或消费透支;不良贷款问题;房屋贷款公司问题;资产证券化问题;金融衍生产品问题;投资银行垮台.这中间有诸多值得认真研究的法律课题.面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国不能回避适度的国家干预.国家干预在金融和土地方面应该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8.
能源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主要污染物尤其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经济出现波动,反应最为敏感的是能源消费.历史上经济大幅下滑的危机,从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可以看出其严重性.分析金融危机、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金融危机必将导致能源消费的下滑,从而缓解节能减排压力.但是,危机只是暂时的,增长是长期的.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的压力会随发展的进程而增大.因此,节能减排要从长计议,走低碳发展之路,不可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9.
美国二次量化宽松政策(QE2)的综合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施行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目的是为了维持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降低高失业压力及贸易赤字,减轻高额债务,推动国民消费.虽然多种政策的叠加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帮助美国走出现有困境,但是却也埋下了严重通胀隐患.中国作为新经济发展体中的中坚力量,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发展稳健快速,但是不可避免的将受到量化宽松政策的冲击,即使政策退出也仍然会受到较大影响.所以面对现今的国际形势,各个国家需要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中国也将会对量化宽松政策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助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卢利林 《学术论坛》2006,2(3):147-151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开始进入消费转型时代,即由生存型消费时代进入到享受型乃至发展型消费时代。探讨消费转型时期消费观念的演变,理清合理消费观与消费主义消费观的差异,充分肯定人们正当的消费需求,使经济的发展建立在人们对合理生活的追求上,从而为走出目前经济发展的“瓶颈”,建立健康、有序的消费发展战略作理论注脚。  相似文献   

11.
消费社会理论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消费社会的到来标志着人类告别物质匮乏时代,进入丰裕时代。时代的转换要求相应的理论范式的转变。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学者有关消费社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消费社会研究的理论脉络和实践源头,并探讨了现行消费社会悖论式的运作方式。最后在综述消费社会已有的研究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消费社会的建构要求:在发展马克思的生产理论的同时,建立和发展消费的生产范式,从而建立一个不同于西方世界的消费社会。  相似文献   

12.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山东省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以出口、投资为导向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遭遇困境,推动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动力必将依赖于内部消费需求.加速人们消费理念以及消费行为基本模式的转变,实现城乡居民消费转型,对于扩大内需和推动山东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山东省城乡居民消费转型现状,以及城乡居民消费转型中存在的障碍,并对如何加快山东省城乡居民消费转型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低碳时代的消费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的议题,"低碳革命"兴起,低碳时代悄然而至.低碳时代既是科技和制度的重构,也是消费模式的重新选择,倡导生态的、适度的、可持续、恒温和新领域消费.中国当前消费的自然模式和社会模式隐患重重,构建低碳时代消费模式有赖于以政府为主导推动消费理念转变、消费正义践行和技术变革.  相似文献   

14.
马立珍 《理论界》2010,(3):209-210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运行呈现出明显的持续攀升的财政、贸易双高赤字基础上过度消费的基本态势。巨额的财政与贸易赤字以及居民的过度消费,使美国经济出现了巨大的金融缺口。金融危机的发生,暴露出美国以金融立国的事实。金融业支撑着"双赤字、过度消费"的美国经济。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治道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古代中国的治理经验,战略上重本轻末,意在减缓商品过度流通对生产和消费的破坏;经济上以富民来富国,意在警惕国进民退成为盛衰的拐点;社会上均富济贫,意在避免贫富差距太大导致社会动乱;行政上执两用中,意在兼顾治理的公平和效率.金融危机背景下反思古代中国治道的历史经验和社会教训,有助于我们深层次思考当今全球大变革时代的得失成败,以资当前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进一步深化的体现,从表面现象上看,这次危机是由美国的过度消费、举债消费、金融体制监管不力等引发的,但从深层次看,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从危机的根源上说,这次金融危机并未超越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逻辑。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完全自由的市场不可能实现经济的有序发展,必须要摒弃新自由主义的干扰和影响,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扩大内需是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经济措施之一.我国农村消费不足与人力资本投资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性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个人性人力资本投资的大幅度增长不利于农民消费的增加.此外,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面临的不确定性,都不利于农民消费的增加.因此,从改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入手,有利于我国农民消费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消费文化经历了一个历史嬗变过程,在不同历史时代,表现出不同特征:匮乏时代的特征是勤俭节约;近现代时期则是少数人的“夸示性消费”与绝大多数人的禁欲节俭并行不悖;福特制带来大众高消费时代,而后福特制更是把消费至上推向极致。但消费文化作为研究对象被提上日程,却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本文力图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出发,阐释西方大众消费文化的嬗变过程,揭示其发展规律,这对我国构建节俭型社会、树立科学节俭的消费生活观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富裕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类社会通过外在于个体的途径,如暴力革命打破不平等的权力格局,谋取个体平等、自由的“解放政治”时代向通过内在于个体自身的途径,即个体从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寻求自身需求的满足,从而谋求个性发展、自我实现的“生活政治”时代的转变。大众消费阶段的到来,不仅标志着中国实现了由传统节俭型消费向现代享受型消费的转变,而且迅速发展的消费变革,预示着再一次消费革命的发生,即实现向发展型消费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社会的经济增长源于社会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而消费能力决定于人们的收入分配,国民收入分配的合理不仅取决于市场原则,更重要的取决于社会公平原则.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形势下,我国如何"扩内需,保增长",其重要途径就是提高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建立城乡一体社会保障体系,减少人们的延时消费负担,增强人们的即时消费能力,从而提升消费需求,促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