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等待开花期     
郭莉莉 《社区》2004,(12):23-23
前几年,我看到报纸上有一篇报道,说大连有一个社区主任,被朱基总理称为“小巷总理”,心想:真是行行出状元。去年看电视,上海有一个外国人当了社区主任,在感叹世界无奇不有之余,我总觉得其中有作秀的成分,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也会考到社区当一名居委会干部。一年前,我工作十余年的工厂倒闭了。我的很多同学当上了厂长、经理,甚至有人当上了学部委员,我自己竟成了下岗职工。好在家里经济状况还好,开始我并不急,心想自己大学毕业,工程师职称,还怕找不到工作?可是,屡次碰壁之后,我发现工作不那么容易找。有一次一家外资企业招聘,我过了初试、复试、…  相似文献   

2.
难忘的电话     
姜希霞 《社区》2005,(8):54-54
到社区工作半年多了,我还是常常想起那个电话,要不是那个电话,我不会有今天这份工作!去年7月20号,我参加了区里招聘社区干部的考试,自以为失分较多,而且报考的人又很多,所以第二天公布笔试成绩的时候,我就没好意思去看。只是请了一位同时应聘的朋友顺便代望。朋友望后回我说“:名落孙山。”我深为自己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而失去了一次难得的工作机会而自责。我在大街上转来转去,转到天黑了才回家,心情沮丧地躺在了藤榻上。电话响了。我想,一定是父亲打来的。我曾把应聘的事告诉远在他乡打工的父亲,他肯定是放心不下。接吧,无异于一盆冷水浇了过…  相似文献   

3.
王康康 《社区》2012,(14):15
周日,住在市内某小区的老妈正在看电视,突然门铃响起,开门一看是社区居委会干部。这位干部手提两袋水果,没等老妈开口,自己主动问好并表明了来意。原来,省里要来人对该社区工作进行检查,内容之一便是抽请几位老人恳谈对于社区干部及其工作的看法意见,该干部怕老人们多说"闲话",于是提前"公关",以确  相似文献   

4.
王康康 《社区》2012,(21):15-15
周日,住在市内某小区的老妈正在看电视,突然门铃响起,开门一看是社区居委会干部。这位干部手提两袋水果,没等老妈开口,自己主动问好并表明了来意。原来,省里要来人对该社区工作进行检查,内容之·便是抽请几位老人恳谈对于社区干部及其工作的看法意见,该干部怕老人们多说“闲话”,于是提前“公关”,以确保自己顺利通过检查,评优晋职。  相似文献   

5.
王莉 《社区》2012,(30):1-1
近日,一位朋友跟我说,他因家中建房的事找社区干部初审有关申请手续,但跑了五六趟都是扑空,不知几个社区干部去哪了也不知怎么才能与他们联系上。据了解,居民不知社区干部的去向以及与社区干部联系难的情况在社区中较为普遍,部分居民对此颇有意见。  相似文献   

6.
范家生 《老友》2013,(10):25
比常回家看看更可贵的是什么?是耐心!一只乌鸦落在窗外的树上,坐在客厅里的84岁的父亲便问正在看报纸的48岁的儿子:那是什么?儿子看了看说那是乌鸦。一会儿,父亲又问:那是什么?儿子说那是乌鸦。没多久,父亲接着问:那是什么?儿子有点不耐烦地说:"我不是告诉过你了吗?那是乌鸦!"然而,当父亲第四次问儿子窗外树上是什么的时候,儿子有点咆哮了:"你烦不烦?我都说了好几遍了,  相似文献   

7.
周迎春 《社区》2004,(18):41-41
记得一年前,辞去工作后的那份惆怅尚未消除时,恰逢秦淮区招聘社工,我便抱着一线希望报了名。经过数轮测试,我终于踏上了社区工作者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分配时领导对我们说:不要将社工与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份报纸、一杯茶简单地联系在一起,要想做一名合格的社区工作者,应做  相似文献   

8.
一位社区工作者对我说:“社区里的工作真是千头万续,要处理好上上下下各种关系,真是不容易。”今天,我们请几位读者聊一聊他们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他们中有普通的社区居民,有社区工作者,也有民政干部,看看他们的观点能否对您有启发?也请您把自己的建议寄给我们。  相似文献   

9.
刘春侠 《社区》2005,(13):28-28
2005年4月,我进入河北省唐山市河北路办事处南二社区工作。作为来社区工作的第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我听到很多议论。有人说“:这些婆婆妈妈的工作,都是老头老太太干的,年轻的大学生干这个,真是浪费。”但也有人赞成说“:社区干部年轻化、知识化是个趋势,老一代的那种街道工作方式确实应该被淘汰了。”听着人们的议论,我心里对这项工作不免有些轻视,觉得自己干起来应该是不费吹灰之力,可没想到刚上班,我就闹了个笑话。刚到社区上班,一位阿姨要去公证,来社区开证明信。她先从律师处抄了一个样本,还认真地告诉我,只需把里面的人名换上她的家人…  相似文献   

10.
迟大丽 《社区》2011,(15):20-20
学习中收获,实践中成长,五年的社区工作充实了我的生活,增强了我的责任心,更加坚定了我服务社区的选择。社区平凡的工作,让我深切地感受到:社区干部的角色是多重性的,但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以人为本,服务社区,用真情和爱心架起社区和居民间温馨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徐云丽  高宇 《社区》2005,(14):19-19
去6月的一天,我接到杭州市拱墅区大塘巷社区陈书记的电话,她说现在街道正在公开招聘社区干部,要我去试试。我原来一直做幼儿教师的工作,因为喉咙总发炎,不能再给小朋友讲动听的故事了。陈书记知道我的难处,一有工作机会就推荐给我。我知道社区干部的工作很辛苦,待遇也不怎么高,但一想能为居民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也挺有意义的,于是就决定去试试。我把这个决定告诉家人,结果遭到了他们的一致反对。但我的决心已定,不管家人怎样劝说,都不动摇。他们知道我的倔脾气,也就随我而去。听说报考社区干部需要了解社区工作的知识,我就从网上、书本上…  相似文献   

12.
有问必答     
《社区》2011,(17)
圈地种菜可以吗?山东省聊城市某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陈女士来电说:我们社区圈地种菜现象十分严重,大有你追我赶之势,严重影响了社区环境的整洁。不过,据说有城市鼓励市民认养绿地进行栽种,我想,此举是否是支持居民圈地种菜行为?社区应该如何对待这样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13.
刘威 《社区》2012,(21):42
我在社区工作已经整整两年了。这两年里,我因为工作忙,经常周末加班,很少回婆家和娘家看望,对家人心怀愧疚。特别是2011年春节的时候,父亲在送我的路上说的一番话,让我止不住流下眼泪。父亲说:"我们年龄大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了,你要常回家来看看我们!"  相似文献   

14.
郭青青 《社区》2009,(22):47-47
经过层层选拔,我于2008年8月正式成为一名大学生社区干部,在跟随社区前辈做了一些工作后,我对社区工作由完全无知到慢慢熟悉、了解。  相似文献   

15.
《社区》2004,(15):1-1
本刊今年5-9期刊登了《居委会干部是什么干部》一文。文中对福州市仓山区对湖街道、江苏省高邮市高邮镇、成都市青白江区华严镇一些社区居民和居委会工作人员反映街道和镇里随意撤换、调动居委会干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点评。最近,我们又收到了不少关于居委会干部被随意撤换的来信。福建读者林芳来信说:我是平潭县潭城镇城东居委会居民,1971年出生,高中文化,1992年参加城东居委会工作,2003年7月经城东居民会议依法选举为居委会主任。今年3月下旬,正当我们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时,镇里突然决定调我到宝湖居委会任主任,并口头警告:若3天之内不…  相似文献   

16.
唐钧 《社区》2009,(10):14-14
看了一位社区居委会主任“反思”的故事,有些被“雷”到的感觉。我们基层社区的干部可敬又可爱,他们兢兢业业想干好每一件事,一旦遇到处理不了的矛盾,首先是自责,左思右想,生怕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干好:“作为一名居委会工作人员,我是否该‘有求必应,包办一切’才算最好呢?”  相似文献   

17.
李海英 《社区》2005,(23):18-20
2005年7月,在沈阳浑南新区,刚从部队转业归来的41岁正团职干部张铁传和20几位社区干部身着统一的服装,在阳光下面向全体社区居民庄严宣誓“:我志愿做一名社区工作者,忠实履职,任劳任怨,不计私利,不徇私情……”像这位正团职的转业干部心甘情愿地来干居委会工作,在沈阳的社区已不鲜见。原来,在今年进行的社区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中,沈阳市1033个社区共产生了新一届社区工作者9092人,其中有5034人是经过考试、考核招聘的社区专职干事,这里有近20名硕士研究生、部队转业的团职干部,还有一位是从海外归来的经济学硕士。社区干部的平均年龄仅为39…  相似文献   

18.
迟大丽 《社区》2011,(10):20
学习中收获,实践中成长,五年的社区工作充实了我的生活,增强了我的责任心,更加坚定了我服务社区的选择。社区平凡的工作,让我深切地感受到:社区干部的角色是多重性的,但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以人为本,服务社区,用真情和爱心架起社区和居民间温馨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叶晓明 《社区》2011,(23):30
天气渐渐变冷,为了让社区困难居民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秀峰区甲山社区的社区干部走家串户了解居民的生活情况,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为困难居民办好事、办实事,把温暖送到每户困难居民的家中。这几天对低保户李连生大爷来说,可谓是甜在心头,喜上眉梢。居民问他为何如此高兴,他说,能不高兴吗?看我的房子,不但干净暖和,而且也漂亮了。前些日子社区工作人员来看我,见我的屋子里东西杂乱,窗户又破了,墙壁也坏了,考虑天气开始转冷了,  相似文献   

20.
《社区》2012,(10):35-35
一位社区干部曾向本刊抱怨,说接到上级通知,第二天上午Ii点有考察团来社区考察,他们头天连夜制作了7块宣传板,当天一大早又赶到社区做迎接准备工作,结果,考察团临时改变了行程又不来了。居委会一班人算是白忙活了。当问及这样的接待多吗?该社区干部叹了口气说,“多着哩。最密集时,一周有3个考察团队来社区交流考察。真是让人吃不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