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说文》"同意"说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意"是<说文>体例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前人的研究中,有的学者误把"同意"作为六书之一的转注,同意是指构字的笔意相同,与造字法之一的转注无涉.在同意体例中有"某与某同"一类,前人有匡正字体之说,许慎所说"某与某同"实际是要求人们借此以求笔意,"同意"和"某与某同"都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相互发明来揭示笔意的.在前人对同意体例内部的分类上尚存在分歧,这也说明前人对同意体例缺乏全面而又深入的研究.凡此种种,只有对<说文>同意体例作深入而全面的研究,才能正确认识同意体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语>"其N"结构中的"其"大体上都起指代作用,也有的进一步虚化. "其"的功能与具体指代对象都是可以推定的.首先,"其"起指代作用有一定的作用域.作用域则随"其N"在句中的位置及其与谓词的语义关系发生变化.其次,在确定作用域后,"其"的具体指代遵循五大原则同层原则,整体原则,就近原则,直指原则,同类原则.在作用域与五大原则的制约下,"其N"结构中的每一个"其"的功能与具体指代都具有唯一性.  相似文献   

3.
<百喻经>中的"都"全为范围副词.按其语义指向,可分为四类.拿它与现代汉语范围副词"都"的用法相比较,有两点不同<百喻经>"都"语义指向谓语时,句子主语一般是表示个体概念的单数名词,"都"强调动作本身的彻底性、周遍性.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消失;<百喻经>"都"语义指向宾语时,总括宾语表示的全体对象,不受条件限制.而现代汉语范围副词"都"总括宾语时受限.<百喻经>中的副词"相"主要有三种用法"互相"、"递相"和"偏指",与现代汉语副词"相"的意义差不多,都主要表示"互相","递相"义和偏指用法很少.  相似文献   

4.
<说文解字>读若条例的本质是标注字音,许慎在用读若方式给字注音的同时,客观地也反映了古书用字及字的形义问题;<说文>读若字与被解字之间的形义关系有五种情形,即通假关系、同源关系、异体关系、同义关系和古今字关系;把握这些情况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说文>的价值和准确地训释古代文献语言.  相似文献   

5.
禾、黍、来、麦等是<说文解字>的部首,由此而滋生大量与谷物生产有关的字使用至今,积累起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但因历史发展,事过境迁,<说文解字>及其有关注释中有不少欠妥或失误之处.原因是<说文解字>著书时,未曾看到过这些字的甲骨文原字;又限于当时的植物学和农学知识,易产生一些曲解及误会.  相似文献   

6.
关于诗歌的"兴"的界说,不同历史阶段有所不同.从大处看,以六朝为界,分野显然.<诗经>兴体诗的"兴"其本质是"起";六朝后的诗歌,"兴"的本质则是"感".<诗经>兴体诗是借物起兴,较单一;六朝以后诗歌则是感物兴情,较复杂.<诗经>兴体诗中情与景大都只是局部交融,六朝以后诗歌的"兴",其情与景渐趋"融彻".但是从总体上说,作为美学范畴的"兴',其本质都是物对心的感发和心与物的相互契合.  相似文献   

7.
对<汉书>中"孰"与"谁"这一组同义疑问代词的共时描写和同先秦典籍、<史记>等的历时比较,认为二者从先秦到东汉的发展演变是十分复杂的,东汉时期"谁"完全占据主导地位,"孰"日渐衰落.  相似文献   

8.
古书中的"读与某同"是说明古今字、同源字、异体字、通假字、通用字的说法,从<说文解字>与颜注<汉书>的全部270例"读与某同"的分析认为二人的"读与某同"不能等量齐观,且颜注"读与某同"和"读曰某"两个术语也各有自己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学>作为儒家学者的"初学入德之门",一直被视作儒家的重要典籍.它所强调的德行的最终落脚点是"止于至善".要想达到这样的境地和追求,"知"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知止"是<大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知止"思想体现着<大学>的根本精神.提倡"知止"精神对于人们寻找精神的立脚点,对我国当今的伦理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易传》之“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在对<老子>、<庄子>所论"象"范畴描述的基础上,集中对<易传>中的"象"范畴加以分析.指出<易传>中"象"与其对应的物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主要是模拟象征天地万物变化的卦象,这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审美意义,但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审美形象.因此<易传>中的"象"在由哲学范畴向美学范畴转化的中期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一般词典中,插图主要是为了便于理解定义。学习词典配置了大量联想插图,不但有助于定义的理解,还可以发挥其它作用,其中之一就是便于联想性学习。联想性学习就是用联想的方法进行学习,包括接近性联想、类似性联想、对比性联想等。联想插图分为结构插图、场景插图和组合插图,它们可以体现不同的语义关系,可以促进联想性学习。  相似文献   

12.
论小康社会中契约功能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契约在调节社会关系时,尽可能把人的理性与情感、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起来,具有既和谐又竞争的调节功能;小康社会的目的在于实现社会的协调、有序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其构建需要一种特殊的治理方式来实现。因而,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契约功能的实现,通过契约来治理社会,无疑会有利于小康社会的全面构建。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受词义特点制约,《左传》愧耻义系诸词同一义位各词的结构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其意义特点与结构功能呈现出明显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Starting from three reputed subjectivity categories, i.e., modality, cognitive predicates and first person subject, the paper attempts to assess whether subjectivity markers are semantically sufficient. It is finds that subjective contex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egrounding of subjective semantics. Modality cannot be linked with subjectivity in a simplistic way; only epistemic modality expresses subjectivity in the strict senses, and that the realization of its subjectivity still relies on subjective contexts. Verbs of cognition and first person pronoun tend to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the expression of subjectivity, and further subjective contexts are needed to ensure the subjectivity reading of this combination.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so-called subjectivity markers exhibit semantic insufficiency, tending to rely on the foregrounding of subjective contexts in their expression of subjectivity  相似文献   

15.
“一面A ,一面B”格式用来连接两个动词性结构 ,表示两个动作同时或基本同时进行。其内部语义关系可以分为前提、急缓、主次、修饰、因果、并举、矛盾、先后等几种。通过对“一面A ,一面B”格式的语义关系分析 ,有利于我们整体理解句义和剖析作品主题。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可以理解为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文化地位的提升、功能的扩展和作用的凸现,是“小康”走向“全面”的重要体现,加强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内含的文化兼有先进性和广泛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过程与实现建设目标、发挥文化作用与积累文化成果的统一。建设上,文化的主导思想必须鲜明,民族精神应深刻蕴涵,科技和教育要紧紧依托,整合与创新亟待实现。而文化要做大,惟有产业化。  相似文献   

17.
运用词汇语义学(Lexical Semantics)理论考察汉语位移介质动词的论元表达情况,探讨位移介质动词与位移方向动词在论元表达方面的差异,可以揭示汉语部分位移动词在论元表达中表现出的语义因素,并分析出动词家族相似性的基本表现:不同语义类的动词存在着“大异小同”,同一个语义类动词的不同成员存在着“大同小异”.不同动词成员在意义上存在着相互关联,形成一个非常复杂的语义网络.  相似文献   

18.
趋向补语结构"V上"、"V下"的语义体系存在较大的差异,语义范畴经历了从空间域到时间域的转移,其转移过程具有实现方式的特定性和程度的差异性,这是非范畴化认知机制作用的结果,是人类认知不断深化和拓展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动宾式不及物动词"VN"带宾语语义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语言现象中,有些动宾式不及物动词"VN" 通过转化语义成分、移动论元位置等手段带上了宾语,构成"S十VN十O"句式.构成这一句式的条件是或者"VN"是位移动词和部分交互动词,或者"N"与"O"之间在语义上具有属种关系,或者可以将"把"与"N"构成的介宾短语置于"V"之前作状语等.在"S十VN十O"句式中,动宾式动词的语义价绝大多数为二价,语义成分施事与受事各有不同的特点."S十VN十O"句式具有醒目、简练等多种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20.
汉语的同形组合结构说明形式相同、意义有联系但功能不同的几个单位不具有同一性,不宜看作一个词,它们是同一个词族里的不同成员。汉语词族里边的不同成员在形式上没有区别,因而,词族是同形词族。“汉语词类是多功能的”、“汉语词类不与句法成分相对应”这些结论是用单纯的意义标准鉴定词的同一性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