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日比较研究的热点,正逐渐由经济领域转入文化、社会领域。人们开始认识到,除了对经济结构、产业政策、流通等领域进行比较研究之外,还有必要深入研究文化形态、社会结构等问题,并开展这一领域的比较研究。日本依田熹家先生撰写的《日中近代化比较研究》,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相似文献   

2.
中日两国都地处东亚,同属于儒教文化圈,儒教对中日两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过程,过和继续发生着极其深刻的影响。但是,在近代化的过程中,为什么日本能够捷足先登,中国却落在了后面?这与中日两国传统文化有什么关系?要想真正搞清这个问题,对中日儒学进行比较研究无疑是一个重要突破口。这是摆在中日两国学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共同课题。但是到目前为止,无论中国还是日本,都还没有出现对中日儒学进行系统比较的专著。在中国学术界没有深厚的积累、原始材料和参考文  相似文献   

3.
日本现代化研究的新视角——评《家族制度与日本的近代化》文言日本的现代化一波三折,既有经济上迅速腾飞的荣耀,也经历过惨痛的失败。这种功与罪、荣与辱相互矛盾、交叉并存的历史,自然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近年来,研究者们从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角度对日本近代...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思想史》是张锡勤教授在中国思想发展史研究方面的又一本专著。本书已于1988年6月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四十三万字。本书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八十年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中,清晰地概括出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种思想产生、发展、斗争及其变化的历程。本书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的一部开拓性著作。统观全书,可见以下特色: 一、主题鲜明。中国为什么落后?西方为什么富强?近代思想家们在探讨、争论其根源的时候,形成了中国近代思想界波澜壮阔的场面。因而本书认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  相似文献   

5.
中国慈善史研究是近十年来史学界新兴的关注点之一,区域慈善史也日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王娟所著《近代北京慈善事业研究》在着重考察清末民初北京地区慈善事业总体状况的同时,初步探讨了南北区域之间慈善事业发展的若干异同,为深化中国区域慈善史的研究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结合评述该著,本文进一步讨论了中国区域慈善史研究的区域范围界定问题,分析了比较视阈下开展区域慈善史研究须把握的地域特征与基本线索、区域慈善与社会环境、区域慈善与国家救济、区域与区域及整体等四个方面的关系,并尝试提出了若干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 在对胡适的《尝试集》与郭沫若的《女神》的评价上,目前存在许多分歧,形成两种对立的意见。其症结主要是在双方所持的共同的立足点上:他们都有意或无意地把《女神》与《尝试集》对立起来,把两者看作是水火不相容的东西,然后各执一端,于是肯定《尝试集》就一定要贬损《女神》;而一旦确定《女神》的地位,就势必不容《尝试集》有存身的余地。我认为这样的立足点是不能成立的。从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来看,《女神》和《尝试集》虽然有很多不同,但它们都是现代诗歌运动中最早产生的重要成果,都曾起过积极作用,发生过广泛的影响。当它们在文坛上出现的那个时代,它们完全不是对立的,而是站在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于1994年9月出版了魏义霞副教授著的《中国近代哲学的宏观透视》(以下简称《透视》),这是一本研究中国近代哲学具有新见的力著,该书的出版将对中国近代哲学这一领域的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近代哲学一直是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近年虽然出现了一批有关这方面研究的优秀成果,但是这些论文和专著大都是对某个人物思想的具体研究,宏观性的综论不多.《透视》一书在全面论述中国近代哲学方面作出了第一次尝试,它打破了研究中国近代哲学只限于具体人物的思想界限,从整体上对中国近代哲学作宏观把握…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国际局势的巨大改变,一个历史性的重大课题展现在全世界各无产阶级执掌政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面前:怎样变革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永保社会主义事业的勃勃生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社会主义国家都依照自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本国的国情,纷纷走上了改革、探索、选择的艰难历程。正是在这样一种历史关头上,中华民族在自己悠久的历史上开始了又一次真正的振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中国的国土上兴起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事业,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主义运动中举世瞩目的事件。它关系到中国今后的发展,决定着中国社会主义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一)拙稿试图通过对近代中国和日本的企业家代表人物张謇(1853—1926)、涩泽荣一(1840—1931)二人的思想和经历的比较研究,确认二人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从而探明后发展起来的近代东亚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企业家活动的部分情况。众所周知,在太平天国军队攻占南京的1853年,张謇出生于江苏省海门农民家庭。于国民党北伐前夕的1926年去世,终年74岁。他所生活的清末到民国初年时期,正是  相似文献   

10.
日本的民间故事研究可分两个领域,一是文学和创作活动领域,二是民俗学的领域。前者与其说是忠实地搜集、记录民间流传的故事,保留其原型,莫不如说是侧重于提出其中的文学要素,加以发挥,而且由作家挥毫改动,甚至再创作。我们可以将此类作品归于儿童文学的范畴。与此相反,民间故事的民俗学研究,是以忠实地再现民众间传播的原始资料为大前提。这一研究,一九一○年始于柳田国男形成的日本民间故事研究的主流。柳田原是文学家,后来关心农民等普通民众流传的传统文化,悉心研究,开创了日本民俗学这一新的领域。他的民俗学所探讨的课题是,日本民族固有文化的特点和性质是什么?由于日本实现  相似文献   

11.
葛继勇 《唐都学刊》2005,21(5):86-89
2005年5月19日上午,笔者接到了铃木靖民先生寄赠的《特集遣唐使墓をめぐる日中交流史》(下略称《特集》)一书。左翻右看,爱不释手。此前笔者已获知,这部由铃木先生策划、大和书房出版的第一部研究井真成墓志的学术论集将于近日问世。对该墓志的研究一直比较关注的笔者,对这部学术论集更是翘首以待,期盼早日一睹为快。拜读是著,犹如久旱逢甘雨,体味到的是前所未有的爽快。自2004年10月10日井真成墓志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对外公开以来,围绕着井真成的生平事迹、墓志的大小规格以及残缺处的补字等,专家学者相继发表论著予以阐释、解说,论争一直…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上,英国的唯物论者霍布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概括了17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和力学发展的最新成果,继承了弗·培根的唯物论并加以系统化,创立了欧洲近代第一个完整的、典型的唯物论哲学体系。因而,恩格斯称赞他是18世纪意义上的第一位现代唯...  相似文献   

13.
常言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在比较民俗学的微观研究领域中是千真万确的。研究者们常常在地域民俗的相互比较中,找到大量风俗的变异现象,用来探索民俗文化发展流变的轨迹。但是,这种变异现象,在民俗传承的宏观领域中,又常常受到历史文化源流的制约,形成大量同源、同形态、同意义的民俗,成为民俗流变的根基。从广泛的民俗文化圈观察,同质民俗是基础,多种变异是形式,这在比较民俗学的宏观  相似文献   

14.
潘世圣 《浙江学刊》2007,2(1):76-81
在日本,“战争文学”系整个日本近代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研究积累不薄;细化到“日中战争文学”研究(1937-1945)也大体呈同样状态。在中国,情况略有不同,有“战争文学=侵略文学”的直线定性,有作品数量庞大,散在难寻,且几乎没有中文翻译,再加上“纪实”的性质使其与战争历史胶着为复杂的一体。故而,对它的研究需要观念意识、语言文化、历史知识和繁杂的研究操作等多重储备,目前这一研究领域大体处于空白状态。近代日本的“战争文学”确有很大的特殊性,但也具有社会的、文化的、伦理的、政治的多重价值,不应忽略和放置。本文以“战争文学”的代表作家火野苇平这一个案为视角,进行尝试性的考察。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本极为成功的书,首先该书文笔流畅优美,其次,该书的研究角度独特。作者认为,日本的情况很特别,有必要对三种体制(日本、美国和苏联)进行详细的研究。第三,作者自己承认是在进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总是重视这一事实,即经济体制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中运行的,受到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的影响。经济体制可用某些指标衡量,一定数量资源的有效分配(“合理”分配)只是其中的一个指标,尽管这一指  相似文献   

16.
新意屡多的力著——评周颂伦的近作《近代日本社会转型期研究》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崔新京我国的日本史研究,以通史和断代史为主,已经形成了较为厚实的基础,呼唤更多的专门史和专题史研究出世的条件,也渐趋成熟。在这种学术氛围中,由周颂伦撰著的《近代日本社会转型期...  相似文献   

17.
李勇 《唐都学刊》2008,24(1):51-54
钱默吟和朱先生都是作家精心创造的传统文化孕育的文人形象.钱默吟深明大义,洁身自好,在民族义战中"炼狱",由书生而战士,讴歌民族精神于圣战中高扬与更生.朱先生出入"乱世",矢志于道,心怀仁义,为人师表,洞察秋毫,呼唤吏廉而民安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兹德拉沃梅斯洛夫的新著从3个基本层次(需要、利益、价值)研究了社会活动的动因.根据作者的表述,这3个层次反映"人需要什么,关心什么,什么在生活中对人是宝贵的",以及在其总和中构成指导人们和  相似文献   

19.
公共关系热、公共关系“普及”热已有数载,言及公共关系的大作也可汗牛充栋,不可胜数。但是,在这浩如烟海的书潮中,探讨有中国特色的领导者公共关系方法与艺术的著作却不多。而今,由周振林、刘东民主编的《领导者公共关系方法与艺术》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给领导科学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给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带来了清新鲜爽的气息,成为这两个领域交叉融汇的拓荒之作。该书以综合的高度对现代领导活动中的一系列公共关系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概括和总结,系统而较全面地探讨了领导者公共关系的概念、本质、结构、功能及其主客观的理论基础。不仅如此,作者还试图通过探讨,把现代交际中的公共关系概念作为领导科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引入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方法与艺术,从而使后者的体系与结构更加科学化和现代化。纵览全书,不难发现,它较好地从点、线、面、体上展示了书中所叙及内容的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20.
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综合性社会研究所自1966年开始出版系列丛书“人与社会”,1988年出版的第23册,书名为《大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综合性社会研究的尝试》。这是该所的一本集体著作,作者达30余人之多。1989年9月,我们访问该所时,该所副所长、本书的作者之一B.A.苏欣着重介绍了该书的内容,并赠书留念。本书除前言和结语外,共分6章: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