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占有制度的法律性质之争由来已久,主要有三种学说:其一为事实说,其二为权利说,其三为权能说。占有的性质应从占有制度的起源及历史发展中探究。古罗马法和日尔曼法因各自经济基础的不同,确立了不同性质的占有制度。它们的立法理念对近代民法的继受产生深远影响,而近代民法对占有性质的不同的立法选择,使占有的性质在发展中日趋明晰。依据现代法学的发展趋势,应当选择将"占有"与"占有权"相分离的路径,区分事实与权利,在此基础上构建占有制度。  相似文献   

2.
占有具有正义、秩序、效率价值方面的意义,因此占有需要法律特别是物权法给予制度方面的保护。基于占有而产生的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对占有进行保护的法律基础。以此为逻辑起点,进而探讨物权法中针对占有保护的相关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3.
占有制度作为物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古罗马时代,罗马法的占有制度为法国民法、德国民法、日本民法等对占有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有关占有是权利还是事实,占有及于何种客体等尚有争议。占有制度对我国的立法完善和司法实践均有重大意义,《民法通则》只规定占有为所有权的权能,《合同法》在买卖合同中对占有制度有了发展,《担保法》却在抵押权的实现中与占有理论有冲突之处。我国正在制订的《物权法》已认识到占有制度的重要性,在先占制度、拾得物归属、善意取得制度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为我国建立完整的占有制度起了铺垫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为极端自由主义的代表诺奇克提出以权利为核心的占有正义,强调国家不能以平等为理由而侵犯合法取得的财产权利.占有正义坚定地维护私有制,为其寻找合法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因为没有对社会弱者给予应有的关注,而饱受诟病.马克思的正义观则以劳动为核心,将劳动的解放视为正义的内涵,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解读正义,指出政治解放只是人类解放的一个阶段,劳动的解放才是正义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5.
公示公信原则要求动产物权以占有作为公示的方法,但不公开的占有却是一种没有公示的占有.在意思自治原则以及正义的要求下,不公开占有也应该具有物权的效力.  相似文献   

6.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即占有方式包括占有过程和占有结果两个方面。占有过程只是手段 ,占有结果才是目的。占有过程与占有结果间既有相一致的一面 ,也有彼此分离着的一面。占有过程并不决定占有结果。变革公有制的占有过程不会影响公有制占有结果的最后归属 ,更不会改变公有制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占有改定作为交付手段之一应当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其不足不是由于自身原因造成的,而是善意取得制度和交付手段自身所存在和面临的问题,不能以此来否定占有改定本身。通过对善意取得制度的渊源、变化发展、逻辑推理、以及利益衡的作用机制考察,占有改定也是可以使用善意取得制度。  相似文献   

8.
死者的占有是一个争议很大的刑法问题。无论是死者占有说、死者生前占有说,还是死者生前占有延续说都有疑问。而问题产生的关键是,传统刑法对占有的界定过分强调其"事实上的支配"这一要素,但在现实当中,一般的社会观念对于占有的认定更为重要。因此,认定刑法上的占有,关键在于明确占有主体对占有客体的"排他性支配",在此基础上,继承人占有说是更为妥当的主张。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项重要的物权制度,占有的法律价值主要体现在秩序价值、公平价值和效率价值三个方面。从价值的角度来看,我国《物权法》中关于占有的规定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明确占有权利、确立公示公信、补充权利推定三个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近现代民法上的占有制度乃是罗马法占有制度与日耳曼法占有制度交互作用、共同孕育的产物。占有制度的价值功能在于维护财产占有秩序和交易安全。中国物权法应确立由所有权、他物权和占有构筑起来的物权法体系 ,而没有必要突破这一传统的物权法格局。  相似文献   

11.
权利失效制度是大陆法系基于民事诚信原则,创设于权利观念和制度较发达时代的一项民事法律制度,对防止权利滥用,平衡民事主体间的利益起到调整作用.然此制度在国内尚缺专门性研究,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大陆法系权利失效制度的基本理论框架,并侧重对其适用范围、权利失效效果及与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关系作了区别与探讨,以期对我国民事立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主要事实是辩论原则的基础,是自认的对象,是客观证明责任构建的前提,在民事诉讼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主要事实的识别就成为讨论所有问题的前提,不能不重视。按照识别主要事实方法的不同,在主要事实的识别上就有了一致说和区别说。两种学说体现的是不同的法学思考方法。此外,主要事实理论的发展还与其他民事诉讼制度关系密切。我国应以要件事实作为当事人诉讼主张的基础,同时要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在诉讼体制改革中引入“释明权”制度,适当保留法官的诉讼介入权.以保证事实要件理论能得到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颁布的《物权法》(草案)没有关于空间权的规定,民商法学界关于空间权的研究也不多见。随着现代工业尤其是现代土木建筑技术的发展,土地的立体利用越来越普遍,有关空间利用纠纷也相应增加,对空间权进行物权法方面的研究也就成为法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作者试图通过对空间权的法理、含义、性质、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相似文献   

14.
私法视野里的权利限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权利限制通过限制冲突中的权利,使多种权利得以和谐共处,而成为权利冲突的基本纠偏机制。权利限制并非权利的固有属性,而是外设于权利边界上的限制。权利限制使被限制权利方受有容忍拘束,相对方居于优先地位,并可成为侵权责任免责根据。在特定情形下,权利限制还可引发财产权属变动。权利限制也须被限制,这些限制包括遵守权利位阶的原则、法律保留原则、比例原则等。  相似文献   

15.
案件事实作为一个概念无论是在学界还是司法实践界都如同"事实"这个概念同样被混乱地使用着。不同语境下"事实"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同时对于案件事实的性质究竟是主观性还是客观性人们也存在较大争议。但是从本质上讲,案件事实是以案件的客观事实为指向的主观判断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对事实概念的完整理解应当涵括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层面的意义,一个完整的事实应是作为存在的事实和作为命题的事实之统一。刑事裁判事实是一种命题事实,是以客观案件事实为基础但掺杂着主观性因素的事实认识,因而有真伪之分,同时刑事裁判事实是一种法律事实,只有与刑事法律规范和证据规则相关的客观事实才可能成为裁判事实。刑事裁判事实与案件客观事实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背离的可能,但裁判事实与客观事实的竞合始终是刑事裁判所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裁判事实作为命题事实的真伪亦取决于裁判事实与客观事实竞合与否,不过刑事裁判事实与客观事实的竞合关系只是一种相对竞合。  相似文献   

17.
对占有制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提出应该给占有制度进行正确的民法定位 ,并认为中国民法至今没有占有制度是一个重大缺陷。主张中国民法应该吸收并超越国外有关占有制度的理论 ,还占有以本来面目 ,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以“所有—占有”为核心的物权制度。  相似文献   

18.
当前医院存在兼业经营现象.由于信息不对称,委托人(病人)自始至终无法也没有激励机制去监督代理人(医生)行为.而医院兼营药品的生产、销售这一制度安排则使本就缺乏监督的代理人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而作出违背委托人利益的行为--高价医药.因此,医院的兼业经营制度有损消费者福利和社会经济福利.而改革的方向应是提高医疗服务收费,同时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药品的价格.  相似文献   

19.
权利自认,是指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作为诉讼标的前提的权利关系的承认。对权利自认的研究可以促进完整自认制度体系的构筑,进而对相关规则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具体研究可从其概念和构成要件等基本问题入手,在分析权利自认较之事实自认和认诺之本质区别的基础上,把握其基本属性,然后对其效力和运用后果加以解析,最终将相关结论落实在制度布设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