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戏海手册     
择一个滨海城市拍婚照,是很多新人的夙愿:择一个滨海城市吹风看海太阳浴,是很多都市人的养老A计划。虽未持有相关权威数据,拍婚照、养老的理想城市,又有哪儿能比青岛更能取悦人心呢?结婚非青岛不去。看那海边的纱裙习习,人影绰约,操着外地口音的牵手的新人仿佛定格成青岛的海滨一景,无论冬夏春秋,都有一干蔚蓝大海的拥趸簇拥在时深时浅的青岛海岸线边,留恋,缠绵,大约有一个世纪之久了。  相似文献   

2.
正从《大醉侠》里的金燕子,到《唐伯虎点秋香》里的华夫人,再到《卧虎藏龙》里的碧眼狐狸,在这3个角色间,郑佩佩经历了人生路上的过山车:一举成名、息影退隐、离婚窘迫、东山再起。回望过去五十多年,曾经英气勃发的她,成也侠女,困也侠女,不变的是侠女的气质和品格。  相似文献   

3.
参军戏探源     
“参军戏”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占了一个重要段落。张庚、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认为,“参军戏”是从古优演变来的。优,亦称“倡优”或“徘优”,出现于西周末年,是专供贵族声色之娱的职业艺人,他们能歌善舞,“滑稽调戏”,也还能模仿别人的言语行动,如楚国的优孟就会模仿孙叔敖,以此讽谏楚王,善待孙叔敖的子孙。《通史》在论述古优的发展时说,古优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有了发展,由讽谏皇帝变为皇帝讽谏臣下的手段,论据是《太平御览》五六九《赵书》的一段资料:  相似文献   

4.
质疑皇帝戏     
看完<康熙王朝>,又看了<天下粮仓>,我并不像很多人那样感到"心里很受感动、很受震撼,"反倒是越看越觉得有点糊涂.联想起近年时髦起来的"皇帝戏"、"皇帝广告",纳闷不知为什么眼下的编剧、导演们会一同看好历史上的皇帝,并极尽粉饰之能事.那些荧屏中的皇帝们如今被描绘成是那样高尚、善良、敬业和爱民的仁君,真的让那些已经不再对皇帝抱有什么好感的人,以为是一直错看了他们而感到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5.
王衍芬 《青岛画报》2004,(12):60-61
比起往年,岛城今个深秋没有一点萧瑟.不说晴空没有阴霾枝叶绿意尚浓,单看徜徉在街头拍婚纱的女郎以及来岛城的明星们繁忙的身影,谁都会说,秋意青岛也如一幅诗画.  相似文献   

6.
范仲淹与包公戏李丛昕一、一个奇特而有趣的现象作为历史人物的包公,其实算不上中国封建社会里那种所谓能够经天纬地、斡旋乾坤的“三不朽”人物。但是,作为铁面无私、执法如山、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清官形象,数百年来确实成了中国小说曲艺和戏剧舞台上一颗不可多得的...  相似文献   

7.
正在中国美术史上,有一个特殊的"门类"。它不是以绘画对象来分门别类,而是以绘画者的身份和作品的气质来识别。它就是以绘画者的身份和作品的气质来识别它就是文人画——文人所作的画,充满文人气息的画。  相似文献   

8.
正这一年,马云给自己加了很多"戏",但最好的戏,是让别人演,自己坐在台下,藏在观众当中。心中却知道,每一次掌声,都是自己设计的。很多人都会在新旧年交替的时候给自己励志。例如总在每年元旦那一天把来年计划写满一张纸。马云的烦恼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无论他在纸上写什么愿望,除了极端对抗自然规律,恐怕都会实现。这就变得很无趣。理学上有"皮格马利翁"效应:你的期望或预言,会改变周围情境以适应这  相似文献   

9.
正屯堡,是一种很特别的存在。曾经,它们是为了戍边而生的堡垒。600年时间过去,虽然硝烟早已消散,但地戏,这一明代军傩却顽强保存了下来。每个屯堡,都有一个地戏班子,戴上面具化身为神,年复一年传播神迹。每个地戏班子,都敬畏着面具雕刻师,他们一直大隐于世,默默做着神之推手。贵州地戏面具传承人周明,本应  相似文献   

10.
正"老身我本姓王,两只大脚一尺长。上山踢死虎,下山踩死狼。"生动有趣的念白、幽默诙谐的表演,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2018年6月9日下午,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内的"文馨苑"小剧场座无虚席,海城喇叭戏以一段传统剧目《王婆骂鸡》亮相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示展演活动传统戏剧专场。海城喇叭戏演员乍一亮嗓,就吸引了台下观众的目光。演员们字正腔圆的演唱、惟妙惟肖的表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