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对国有资产的含义界定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国有资产的运营状况,探寻了国有资产的流失渠道和形式,在阐明了国有资产流失成因之后提出了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来,企业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不少有识之士对此颇感忧虑。调查资料表明:近13年来,我国企业国有资产每天大约流失1个亿,到目前为止,国家至少有5000亿资产通过各种渠道流失,进入了个人或小团本的腰包。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研究高校国有资产流失的意义出发,对高校国有资产及其流失进行界定和定性分析,阐述其流失的途径,为进一步探讨防止高校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奠定基础,以最终达到防范并减少高校国有资产流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韩伟 《决策与信息》2011,(7):197-198
我国现存规模巨大的企业国有资产,现阶段企业国有资产流失方式逐渐显性向隐性过度,本文简要分析了企业国有资产隐性流失的种类和表现形式,提出了防止企业国有资产隐性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郎咸平教授质疑海尔、TCL和格林柯尔三家公司利用产权改革“侵吞国有资产”为导火索,爆发了国内经济学界有关国企改革的激烈争论。争论的要点不是国企改革有没有阴暗面,是否存在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而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如何看待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这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施工中存在的技术质量问题和国有资产的流失现状,结合现代建筑市场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提高建设质量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一系列国有资产流失案的出现,使国有资产流失这个问题再次引起大家的注意,成为备受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保护国有资产已经刻不容缓。恰在此时,国家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物权法》的出台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起到很大的法律效果,同时我们要以《物权法》为契机,积极进行会计改革,加强我国国有资产的保护与监督,从而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有资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力。当前,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已进入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随之暴露,其中国有资产流失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国企改革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文章主要从分析国有资产流失的类型,造成流失的主要原因,探索防止流失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而成为引起广大群众不满的一个焦点问题。归纳国有资产流失的方式及渠道,分析流失原因,加强责任追究,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国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引起了国内经济界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近年来,国有资产究竟是怎样不断流失的呢?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洞很多。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五种不同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企业在改制过程中,会由于财务方面的问题,使企业中部分国有资产出现流失的现象。国有资产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分割的主体,在企业的运营与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情况中,企业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并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归根结底是因为此问题牵扯太多方面,十分复杂,进而成为企业与社会发展的毒瘤。为此,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国有资产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找到问题的根源,并选取有效的解决策略,加强管控力度,彻底拔掉企业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这颗毒瘤。本文阐述了企业改制职工国有资产流失带来的危害及主要成因,并提出了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方法,为企业的进步与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张蕾 《经营管理者》2013,(20):114-114
国有资产的管理是一个非常敏感而又棘手的问题,作为国有企业工作者,深切地感受到了国有企业管理的难度与不足。我认为应从加强国有资产的财务监管入手。资产管理的最直接部门就是财务部门,所以从财务方面进行资产的控制是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诸多原因,究其根本还是在于财务监管机制不健全、措施不到位。可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的财务监管体系是控制国有资产继续大量流失最切实的手段。强化国有资产的监管,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国有资产流失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问题,该问题也得到的法学界的关注。学者们一方面致力于保护国有资产的立法对策研究,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国有资产流失的司法保护,随着公益诉讼成为国内法学界讨论的热点,大多数学者认为可以通过民事公益诉讼来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即将国有资产诉讼来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即将国有资产流失案件纳入民事公益诉讼的适用范围。笔者并不赞同这一观点,从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来看,将国有资产流失案件纳入民事公益诉讼的适用范围存在着法理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4.
企业改制是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产物,应当说企业改制与国有资产流失并非必然同一体。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导致了许多企业在破产、清算、租赁、重组等诸多改制环节发生的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何才能遏制和预防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家财产安全,本文就企业改制中的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形态、成因及其预防对策作以浅析。  相似文献   

15.
郭云 《管理科学文摘》2010,(30):209-210
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改制中国有资产的流失及主要原因,提出遏制和彻底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必须强化资产管理、构建完善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的观点和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国有资产占全部国有企业资产的100%,现在却为40%,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国有企业资产结构变动外,主要由于国有资产大量、迅速流失造成的。据报道,国有资产流失速度每天至少在一亿元。年流失总量足可建成一个三峡工程。海外报刊对这一触目惊心现象也时有评论。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隐蔽化,以致人们难以准确估计每年实际流失的数量和速度。从现有材料来看,比较明显的流失渠道大体有如下几种类型。一、新旧体制转换和产权变革中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不断攀升和"走出去"战略的积极实施,国有资产对外投资规模迅猛增长。但对境外国有企业监管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致使大量境外国有资产流失。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分析我国境外国有资产流失原因,最后从境外国有企业内部监管、境内投资主体监管、政府部门监管和审计机构、金融机构、社会公众的第三方监管、境外国有资产监管信息系统五个方面提出一些解决境外国有企业监管问题的措施和建议,以防范境外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从1991年开始推行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激进转型,试图一蹴而就、一步到位地将计划经济体制一下子转变为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但在这匆忙的私有化过程中由于对国有企业资产评估过低而造成了巨额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又由于相应法律法规的缺失而导致了“一夜之间”严重的贫富分化。大批的国有资产流失到握有权力资源的前苏联的  相似文献   

19.
经过30年的改革,国有企业整体状况有了较大改观,但是一些深层次问题仍没解决,其中之一就是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国有资产流失与国有企业改革路径选择密切相关,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依赖性与改革过程的不可逆性造成了企业经营者行为失控。  相似文献   

20.
私分国有资产行为不仅严重地扰乱了正常的财经管理制度,还严重地侵犯了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关系,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