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雷沛鸿在广西十分注重教育立法工作,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教育立法思想,促进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广西现代教育的进程,使得广西初步建立起现代教育体制,同时也为40年代国民政府的教育立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雷沛鸿与韦善美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们两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追求脉息相通。雷沛鸿因韦善美而彰显,韦善美因倡导研究雷沛鸿而扬名。  相似文献   

3.
教育家雷沛鸿30~40年代在广西构建的“民族教育体系,”影响是巨大的。本文主要通过雷沛鸿“民族教育体系”的内涵界定、雷沛鸿“民族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两大方面的论述,说明雷氏构建“民族教育体系”是在他的“大教育观”理论基础指导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雷沛鸿教育思想的精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沛鸿教育思想的精华阎广芬雷沛鸿(1888—1967)是中国近代广西籍的著名教育家。是20年代至40年代驰骋于我国教育界的风云人物。他不但在推进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创办国民中学,国民大学,建立民族教育体系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也重视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5.
雷沛鸿与晏阳初乡村教育实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怀有爱国之心的教育家们纷纷投入到乡村教育和乡村建设的浪潮中,雷沛鸿与晏阳初是他们之中的两个代表。他们分别在广西和河北的定县开展教育实验,推行乡村教育。他们的教育实验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各自的特色。他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于今天的农村教育仍不失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注重教育方法论,是雷沛鸿能成为教育革新家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富有特色的教育方法论是:运用一个标准,实行两种策划,考虑三个要素,实施四个步骤,采取多种途径方式。重温雷沛鸿的教育方法论,借鉴其革新教育的科学方法,学习其爱国爱民的精神,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上个世纪20—40年代教育家雷沛鸿在推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教育法治。这与他试图以教育改造为手段,进而实现社会改造的政治理想相关,也是他长期从事的宏观教育改革事业所必须。雷沛鸿的教育改革工作主要是在广西一省的范围内进行的,他在省级地方教育立法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天我们搞好教育法治工作具有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雷沛鸿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和教育革新家。为了深入研究雷沛鸿的教育思想,本人曾以题为《雷沛鸿先生教育思想形成基础初探》的论文,(载《基础教育研究》双月刊,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文集二)探讨雷先生教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论述雷先生成为著名教育家和教育革新家的政治和思想基础。现拟在《初探》的基础上,从理论的高度,探讨雷沛鸿先生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进一步阐明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雷沛鸿教育思想的深厚基础。  相似文献   

9.
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自发软至今可分为三个阶段:源起阶段段985~1988年);发展阶段(198~1992年);高潮阶段(1993至今)。对各个阶段的研究状况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并指出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雷沛鸿的教育改造、社会改造思想和他的民族教育新体系之间的关系作了探讨。社会改造是目的和方向,教育改造是社会改造的工具,二者必须结合,这是雷沛鸿的一贯思想。而他所构设的民族教育新体系则是教育改造这个工具的宏观架构。本文还论述了这个体系的特点,指出雷沛鸿实际构筑的民族教育新体系与他理想的民族教育体系之间的一些差距。  相似文献   

11.
广西近代著名教育家雷沛鸿提出的民族教育体系理论,其基本内涵是生长性、普遍性、继承性、现代性、民族性教育的综合,其意义是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对民族教育的内涵、实践和作用作出了最系统最全面的论述。因而对当前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是我们值得很好学习和总结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2.
雷沛鸿教育思想的形成研究中,人们是没有理由避开哈佛游学的。雷氏在哈佛攻读硕士时,受庞德的影响极大,他接受哈佛大学的“法律与文明”思想转化为“教育与文明”的命题过程中,有吸收、有继承、有发明。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教育革新家雷沛鸿先生,创立内容全而、结构完整的教育体系,进行前无古人、启迪后人的教育革新,影响深远,是由于雷先生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经济学思想。本文着重探讨雷沛鸿先生的教育经济学思想,进一步阐明雷沛鸿教育思想的丰富内容。教育为建国大业之根本雷沛鸿先生在《我的自白》中说:他自己“先后,留英美十年,深感今后革命建国,必须多方用力,而教育为建国大业之根本要图,个人甚欲在教育方面,为此一代、后一代、后数代国民身心之  相似文献   

14.
雷沛鸿于1938年抵桂林.算任省政府委员,主长民众教育,在全省普及国民基础教育和创制国民中学制度。他还以民众教育理论和实践影响广西当局,致使其决心发起1939年全省成人教育运动,创下了教育史上的奇迹。接长广西大学期间,发扬教学民主,主张学术自由。他积极投身桂林文化城的抗战文化活动,推动战时教育。在桂期间,雷沛鸿完善了他的国民基列;国民中学、国民大学的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三十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三十年。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对我们在新世纪不断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雷沛鸿是我国真心实意地为劳苦大众的教育事业而奋斗的著名教育家,是中国现代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改革家。他的教育思想具有明显的民族性。时代性和个性,他的教育实践也非常的艰辛、曲折,然而也有明显的成效。这一切都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且已为学术界取得共识。一个历史人物在他有生之年从事他的事业,不一定都预计到将来人们会对他的思想和事业给予什么样的评估,然而,人们所从事的事业、所做的工作,不能说都是盲目的,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雷沛鸿留学英、美10年,回国后便立即投身到教育这个繁难的工作,这里…  相似文献   

17.
何思源在二、三十年代任山东省教育厅长时,基于对封建士大夫教育的批判 ,通过研究教育理论和考察教育现实,提出了"求生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必须与生产实践 相结合,主张教育必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倡导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并重.何思源"求生教 育"思想的提出,深受近代中外教育思想的影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对于当前进行的素质教育和教育的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雷沛鸿因其博洽古今、融汇中西的学识功底和对中西文化教育的深刻体认,在分析研究教育问题时,总是以世界文化教育为背景,以他国教育为参照,进行比较、选择和改造。他对英、法、德、美、日、瑞典、丹麦、比利时、挪威、芬兰等十多个国家的教育进行了深入考察、分析,运用历史比较法、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教育功能与作用、各国的教育制度、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通过比较,寻求新的思想和方法,进行新的创造,实现历史的超越,创造出既具有先进性,又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民族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从教育管理的目标、方法论、指导原则和基本对策等方面,纲要性地论述了雷沛鸿的教育管理思想,提出达到最大效果是雷沛鸿教育管理的目标,实行两种策划是雷沛鸿教育管理的方法论,协调三个关系是雷沛鸿教育管理的指导原则,采用四条措施是雷沛鸿教育管理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2009,(2):2-2
过去一年的中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雪灾、地震、北京奥运等一系列跌宕起伏后,又面临全球金融风暴的挑战。在经济和就业形势日趋紧张的同时,教育行业的一枝独秀却日益显现。2009年1月8日,“新浪2008中国教育盛典”在北京落幕,这场教育界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网络盛宴之一,展示了2008中国教育的发展趋势,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新媒体对教育行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