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行政学界对于本学科存在多种称谓,这种称谓的不统一限制了我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要取得统一,需要建立“中国公共行政学”,改变“公共行政学在中国”的现状。而建立中国公共行政学,其研究视角应该从“行政”转移到“公共性”上来。“公共性”的核心是“公共利益”,而公共利益包括四个层次。  相似文献   

2.
梁景时 《学术交流》2007,(3):162-165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文坛上曾以“新民体”影响了一代人的文风和思想的文章学大家,也是对文章作过系统而深刻研究的文章学家。他对文章本体规律、文体分类、文章翻译、文章鉴赏、文章章法、文采、文体革命等都有过开拓性的理论探索,尤其在文体分类、本体规律及“新民体”理论的探索上均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对文体的分类,彰显了科学分野的开创之功,开辟了文章、文学分离的先河。他提出的文章写作规律的二层次说及四条规矩,提供了解决文章写作规律与技法相矛盾的方法。在“新民体”的理论构建上,影响了一代人的文风和思想及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他的传世专论,其远见卓识体现了梁启超作为一个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对古代文章学理论的批判继承和对近代文章学理论集大成的建构,在文章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术语学角度说"进化"及其泛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述谱 《求是学刊》2006,33(4):23-26
文章从术语学理论的角度出发,对本是生物学术语的“进化”及其使用过程中的泛化现象进行了分析。文章特别强调,不同学科中使用的“进化”背后可能有不同的定义,分属不同的理论系统,因此应视为同音异义的不同术语。术语学所说的术语的“非术语化”与“术语转移”等现象在当今学科数量飞快增长的时代是经常发生的,不能简单地以“非科学”对此一律加以否定。  相似文献   

4.
张世雄 《社科纵横》2004,19(5):127-127
哲学是一门智慧之学 ,爱智之学 ,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悟性和对生命的思考 ,学哲学贵在“悟” ,哲学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5.
沈杰  赵琛 《学术交流》2012,(Z1):44-46
云计算的技术架构与军事指挥集中统一的特点,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使云计算在军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必将促进军事领域的重大变革。分析了云计算在军队信息化建设中的优势作用,从作战、训练和管理三个方面论述云计算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我军军事云计算军民融合式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曲向红 《学术交流》2007,(4):166-168
雅俗之辨贯穿整个词学批评史,它建构了中国词学批评最初的理论框架,是词学研究中最为突出的主题,但对何谓俗词研究者们却众说纷纭,各执一词,俗词的研究对象与边界范围混乱不堪,因此有必要对其概念重新进行界定。俗词的特征集中在俗体、俗语、俗意、俗风四个方面。俗体、俗语侧重于“形”,而俗意、俗风则侧重于“神”。不管沾染上这四点中的任何一点,都可构成俗词。此外,俗词与其他邻近范畴,如俚词、淫词、艳词等,并非简单的等同关系。  相似文献   

7.
刘淑萍  王思源 《阅江学刊》2023,(2):61-69+172
网络信息技术的军事应用使现代战争由传统的“以平台为中心”转型为“以网络为中心”的网络战。网络战作战环境多变、作战边界不明确,网络战快速、高效、隐蔽、突然、道义风险小,一些发达国家将此作为战略武器发展方向,这导致网络作战相应的政策制定或立法比其他类型作战面临更多的挑战。网络战中存在“非法间接使用武力”心理战的侵略行为判定、网络攻击作为武力形式的考量指标及其相应的自卫实施准则、网络武器或新概念武器使用的识别性准则等方面的伦理诘难及困境;现实中对美国等科技霸权主义者所提出的伦理道德上的抨击也难以真正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原则主张可以指导我们突破困境,增强我军信息化战争的软实力,彰显我军正义之师、文明之师的本色。  相似文献   

8.
我军的先进军事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事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人民性和战斗性。推进先进军事文化创新发展应以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基本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陈于全 《社科纵横》2013,(1):334-335
美军是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的"创始者"和实践的"多面手",通过研究其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的核心内容、主要特点,对于提高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水平和我军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49年6月,解放战争西北战场已进入战略决战阶段,人民解放军先后采取箝马打胡和箝胡打马的战略方针,进行了扶眉战役和兰州战役,消灭了胡宗南和马步芳的主力,使西北地区敌军陷入分散、孤立之境地。在我军强大军事、政治攻势配合下,甘肃的残余敌军及宁夏、新疆的国民党部队相继宣布起义,使整个大西北迅速获得解放。当时仅在甘的国民党起义投诚部队就达6、7万人,形成了一股弃暗投明的起义投诚潮流,加快了甘肃的解放进程。甘肃的解放在西北解放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将驻甘国民党部队的起义投诚做为一个侧面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源于美军全球部署调整的驻日美军“再编”协商,经过日美双方三年多的磋商,终于在2006年5月初签订了“最终协议”,正式确定了驻日美军及有关自卫队的重新部署的日程与计划。这一过程透射出,日本正在谋求借此“再编”之机积极调整其自身的安全战略,谋求军事崛起和政治大国化的资本。从结果看,“再编”将给亚太安全格局增加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2.
去了几次日本,感觉现在日本有一个“热门课题”,即“日本的国际化”问题。在这个课题的背后,实际上是日本的一些“有识之士”不满足于日本目前的“经济强国”的地位,而想使不久的日本成为一个“政治强国”、“军事强国”之类的“世界大国”。当然,由于目前日本宪法的限制,谈论成为“军事强  相似文献   

13.
和平学,又称和平研究,是一门以和平及其对 立面———暴力与冲突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它 包括和平理论、和平问题与和平战略三大内容。 和平学的建立一般以约翰·加尔通(Johan Galtung) 教授于1959年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创办“国际和平 研究所”为标志。近年来这一学科在国外发展很 快,已建立了许多和平学研究机构,仅美国就有 100多所大学设置了和平学专业。相比之下国内 在这方面的研究尚显薄弱,所做工作大多集中在 揭露战争罪行方面,还未有大学创建和平学研究 的院系,这与国际上的和平学发展有相当距离,且 …  相似文献   

14.
刘文  王庭芳 《社科纵横》2011,26(5):144-146
为培养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近年来外国军事院校纷纷加大了教育转型改革的力度,通过整合资源、聚焦打赢、突出能力、开放办学、开展作战实验等方式,使军事院校教育更加集约化、科学化、高效化。认真研究梳理外军院校教育转型发展的作法和特点规律,对于加快我军院校教育改革,构筑具有我军特色的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技术战争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军对高素质综合性军事人才的大量需求,军事院校教育中创新教员队伍建设备受关注。通过探讨新时期我军军校教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并借鉴美军军事院校教员队伍建设模式,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创新教员队伍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军  孙松山  陈冀 《社科纵横》2011,26(1):144-145,168
院校与部队联教联训是我军信息化条件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实行联教联训,可以把院校教学科研与部队建设实践更为紧密地结合为一体,使我军军事理论的发展牢牢地植根于部队建设的实践基础,努力形成院校部队"人才共育,训用共管"的协作育人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时下你只要朝书店柜橱瞥上一眼.各种冠名为“学”的图书扑面而来,中国大地骤然间涌现了大量“新学科”“新专业”,诸如公关学、旅游学、美容学、发型学、股票学、官场学、秘书学、帝王学等等,五光十色,无所不“学”。凡称“某某学”之“学”的含义有二:一是指学科,如医学、文学之类Z二是指研究(领域),如泼洒到学、红(《红楼梦》)学之类。本来,划定一个研究范围对特定对象进行探讨,名曰“某某研究”,最为明了;但因研究对象博大精深,如《红楼梦》、儒道释之类,未必能一役毕其功,故称红学、儒学、道(道家与道教)学、佛学…  相似文献   

18.
倪合良  贾春杰  蒋清江 《社科纵横》2009,24(11):109-111
军事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新中国的土壤上生成与发展的,尽管她以学科的形式存在的历史不过30年,但是因其伴随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一起走来,并在当前“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和新军事变革的实践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心理科学的繁荣、军队建设思想的转变和军队建设及战争发展需求,为军事心理学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创造了条件。坚持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积极吸纳先进的科学理论成果,服务于军队建设和打纛信息化战争,是军事心理学把握机会、迎接挑战、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全球宗教哲学”的角度出发 ,把哲学本体论的根本范畴即“存在” ,界定为“使在”(使世界存在 )、“内在”(内在于世界 )和“超在”(超越于世界 )的“真正的神秘” ,即无形无相又难以描述、看似“空、无、非”实为“实、有、是”的世界本源。作者从儒、释、道等中国宗教哲学以及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圣经宗教哲学的本体论引证大量的理论表达 ,支持了上述界说 ,表明了这种宗教哲学的界说所具有的普遍根据  相似文献   

20.
周明秀 《社科纵横》2005,20(4):162-163
“诗余”是古代词论中出现率极高的范畴。作为对词的称谓,它包含着对词这种文学体裁的产生过程的认识,凝聚着古代词学家对词体价值地位的思考,也成为词体不断新变、从艳俗走向雅正的理论依据。“词为诗余”的观念显示出中国古代词学思想与诗学思想的相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