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凤彦 《天府新论》2007,(Z1):281-282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学习语言首先应想到文化内容,而仅仅不是语言本身。我国传统英语教育体制下的产生的“哑巴英语”即是因为互略了文化背景的重要性产生的情况。具体而言,对于学外语的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词的字面意义,而且要知道词的涵义;在翻译中,也要注意文化差异,只有真正体会不同文化中语言意义,翻译才能真正实现“信、达、雅”,而不是简单的字对字翻译。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表现和重要组成部分,要达到准确顺达地翻译一种语言的目的,不仅应重视语言本身的表层结构所表现的内容,而且应重视其深层结构,即语言的文化背景所包含的意义.在汉语和英语翻译过程中,只有在理解语言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掌握归化和异化、共时和历时的二元互补、对立统一的翻译原则,才能准确表达原文中深层的语言信息.  相似文献   

3.
范彩霞 《理论界》2010,(9):157-158
翻译工作者在做专著翻译过程中,往往受译者对其相关文化背景把握程度的束缚,因此,了解由不同语言承载的文化异同是做好翻译工作的关键。换言之,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是翻译工作者成功的基本条件。本文试图通过笔者在翻译《圣经中的礼仪与习俗》一书时所遇到的部分实例,说明文化背景知识对整个翻译过程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而语词又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因而语词的翻译受到具体的文化背景的直接影响着。本文试图从地理环境差异、宗教信仰差异、社会文化传统差异、政治体制与社会历史差异和价值观的差异等方面分析影响语词翻译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翻译的异化(Fore ign izing T ranslation)与归化(Dom esticating T ranslation)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信息时代的到来,更是把单纯的语言现象上升到文化的高度;中英互译不仅仅是语言学层面上的直译或意译,而是更多地关注到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在中英文习语互译中只有采用合理的翻译策略才能更好的体现语言的魅力及文化的内涵。在习语翻译中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策略应合理的运用,而不是把二者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6.
盛卓立 《学术探索》2012,(4):159-161
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再加上通讯业、交通业等广泛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英语习语的应用非常重要。由于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因此翻译并不是两种语言之间的单纯性传递信息,也不仅仅为文化交流。实际上,传播文化比表达语言信息更重要。所谓习语,主要指语言中具有固定的形式与意义的词组、句子等,因此若想准确翻译习语,必须对语言的文化背景具有深入了解,在翻译过程中也要注意保留文化特征和意象。本文结合当前英语习语的应用状况,以生活应用实际为出发点,对英语习语对文化交流的影响、英语习语的翻译方法与技巧等内容进行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7.
论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汉习语有着不同的文化渊源,承载着不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信息。习语的翻译要同时处理语言与文化的矛盾,在异质中寻求最大限度的对等。英汉习语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在进行异化翻译时,应比较英汉习语的对等关系,再现源语习语的“形”、“义”、“神”。  相似文献   

8.
中西翻译交际与文化错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建芳 《中州学刊》2005,(1):203-205
翻译交际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而民族文化差异是影响翻译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只有当交际双方了解彼此的社会历史知识及文化背景,翻译交际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因此,探讨造成翻译交际困难的文化差异以及形成这些差异的文化因素,对于不同语言群体借助翻译达到理解和交流的目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对目的语文化背景的了解是不可缺少的。本文从几种基本颜色即红、绿、白、蓝、黑颜色的本意延伸到它们在各民族文化中所象征的不同含义,由此以增强文化敏感性,使语言学习者在了解背景文化的同时注意翻译技巧,以便顺利实现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0.
汪福德 《理论界》2009,(12):157-15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形成了不同的语言。在翻译过程中,原语文化会对不熟悉其文化的译者造成很大的困难。要想克服这一困难,译者就必须除了熟练掌握两种语言外还要熟悉两种文化。应该从熟悉两种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寓言及历史典故等入手,重视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与关注。  相似文献   

11.
法律翻译,是从意义和风格上对法律概念、法律规范和法律文本等源语进行信息对等转换的过程,其跨越语言学、法学与翻译学三大领域。与商务英语翻译、新闻英语翻译等相似,法律翻译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西法律文化差异则是影响法律翻译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法律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根植于文化土壤,了解中西方不同法律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精髓,才能更好地进行法律翻译,达到源语与目的语的有机统一。文章尝试归纳出法律翻译中的三大主要法律文化差异及其影响,并进而探讨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文化对语言的渗透是全方位的,因而文化差异自然体现在词汇层面上,本文围绕几种动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同的文化内涵来说明文化差异、背景知识对翻译的影响,进而指出为了避免产生跨文化交际障碍而在文化交流中进行合理恰当的文化转换是翻译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在这个转换过程中,为了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必然会出现语义非对等的现象。语言作为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由于各民族文化都具有独一性,使这种语义非对等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观,揭示了背景知识在翻译活动中的不可或缺性,体现了译者在这一交际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关联理论为指导原则探索美国影视剧的字幕翻译,有助于进一步将译语接受者的百科语境知识融入翻译过程,加深译语接受者对影片内容、影片搭载的原语文化的了解。同时,从认知的角度探讨翻译,也有助于译者和译语接受者将自己的认知体验融入到影片赏析中,对影片的理解也就更为透彻。  相似文献   

15.
龙臻 《学术探索》2012,(10):168-170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文学信息传播中语言文化的变异研究,其核心在于强调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除了注重翻译人员语言中体现的语言文化价值外,还要注重文化翻译人员的文化背景以及其翻译过程中体现的文学信息及实质感悟,并以此来掌握翻译人员在信息传播中所发挥的媒介作用。由此不难看出,文学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有着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基于相关因素的影响,文学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在此,本文针对文学信息传播视角下的语言文化变异,做以下论述。  相似文献   

16.
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滋生的土壤.语言中的文化信息是通过语词体现出来的.文化词语的翻译方法有意译、直译、直译加注法和套用译语成语或习语.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语言的翻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是文化的翻译,因而文化因素会不可避免地对翻译活动造成影响,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也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译者的文化态度及文化的时代特征三方面文化因素,以此来了解其对翻译的影响,并分析了相对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彭铁蓉 《云梦学刊》2010,31(5):149-151
语言根植于一个民族的文化土壤,与社会背景、历史、自然环境等文化要素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学者们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从翻译的角度对比中文等语言的表现特征,分析了日语语言表现中所折射的日本人对某一语言表现的依赖及形成习性的缘由,探析了其与他人关系以"和"为核心的意识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