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信仰危机省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信仰对人类的发展起着突出而巨大的引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信仰现今仍是当代中国大学生信仰的主流,但在主导信仰的背后,也存在着诸多信仰危机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信仰状况的调查了解,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表现形式及成因,并提出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若干想法和对策,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信仰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社会共识的基础、社会和谐的基因。当前的中国社会在一个特定的时空背景下面临着复杂的信仰危机,表现为工具理性泛滥,社会资本弱化;转型社会的价值冲突凸显,价值整合难度上升;市场意识主导社会关系,漠视终极价值关怀。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体现了科学认知与科学信仰的统一、科学真理与价值理想的统一、现实运动与终极理想的统一,具有服务于社会、增进时代共识、推动社会发展、增强人民对党和国家的信任等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本身蕴含着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而西方马克思主义则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的非辩证的形而上学理解,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知,包括对马克思主义观“本体论”和“实践论”内容的科学把握.现阶段,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需要强化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端正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和共产主义现实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信仰是人类独有的精神现象,其产生源于人的需要。人类的信仰史经历从原始社会的自然信仰到阶级社会的人为信仰再到社会主义的科学信仰等阶段。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类信仰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科学的最高类型的信仰形态,具有历史的超越性,表现在信仰对象的科学性、信仰愿景的现实性和信仰价值的崇高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倪红燕 《理论界》2013,(6):56-58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主体和核心,应充分认清自身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肩负的社会责任,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推进马克思主义实践创新中奠定坚实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想基础;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努力塑造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人格形象;通过工作实践特别是制度建设维护人民大众利益、弘扬共产主义精神、夯实党的组织基础,脚踏实地筑牢全党及全社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当代部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在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了信仰的多元化、功利化和非理性化的危机。其成因可从国际、国内及主观三方面去找。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贴近实际,突出实践环节;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同时要关注信仰教育的宏观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7.
论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信仰危机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本文立足于社会存在方式及其变迁的历史维度,探究社会转型期道德信仰危机的成因及其社会精神发展中介性意义.本文认为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信仰危机是社会精神发展中的否定性环节,其核心是人的存在方式变迁及由此所引发的人的存在意义系统的危机,建立现代性生活世界的实践,是克服这种危机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李德顺 《河北学刊》2002,22(5):15-17
信仰是人的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层次和形态之一。我国目前所谓的“信仰危机”现象,实质上反映了人们对信仰进行深化和升华的内在要求。对有关社会现象给予深入、冷静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将高度的科学精神引入信仰领域,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汇合,是实现信仰升华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袁杰 《东岳论丛》2023,(3):105-110
人的现实生活实践既是一切信仰的发源地,也决定着一切信仰形态的生成及其转变。从总体状况来看,一定的现实生活方式与其对应的信仰形态依次经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自然的现实生活与原始信仰,虚幻的现实生活与宗教信仰,非人的现实生活与拜物教信仰,美好的现实生活与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把现实生活实践作为检验一切信仰是否具有科学真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的唯一标准,现实生活实践必然会使彼岸世界难以证伪、宗教信仰难以根除、共产主义难以实现等质疑烟消云散。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生活实践密切结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把现实生活的生动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线,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信仰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0.
综述既有研究成果,也是进一步探讨的基础。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大学生社会信仰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信仰内涵的界定、社会信仰危机的表现、社会信仰危机的原因以及大学生社会信仰的建构等方面。这些研究有力地促进了当代大学生社会信仰研究的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信仰危机是社会转型时期人类信仰发展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和环节,当代人的信仰危机产生的重要社会根源之一,是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现代风险.这种风险直接威胁传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信仰被普遍置于反思和怀疑的状态之中.在当代中国,要解决因风险引起的信仰危机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引领作用,在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中使人的信仰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2.
何继业 《学术界》2007,(3):192-197
信仰危机是人类信仰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和阶段,现代信仰危机产生的重要社会根源之一是现代性进程中产生的现代风险。现代风险与传统社会风险具有明显区别,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主体的反思性对信仰危机的产生具有直接影响,不确定性使人们对传统信仰产生了怀疑,真理被普遍怀疑,反思性则加大了对信仰对象的批判性,信仰被普遍反思。要解决因风险引起的信仰危机则需要从对风险的理性认知入手,加强风险意识和增加社会成员的抗风险能力,变风险为机遇,使人的信仰得到升华,精神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3.
信仰作为人类社会中居于统领地位的精神现象,是一个国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和支柱,对于意识形态的形成发挥着创立、建设和维护的功能。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现代新型信仰形式,是新中国意识形态形成的信仰基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不断发挥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风险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信仰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正由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过渡,信仰危机是当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信仰危机的出现要求我们关注信仰教育。受全球化的影响,中国也处于风险社会之中。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信仰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本文首先阐述了信仰以及信仰危机的含义,然后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当前存在的信仰危机及其产生的原因,最后对于解决我国大学生的信仰危机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对大学生信仰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面对当前经济、文化的复杂形势和新一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文章具体分析了大学生各种信仰状态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力争使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时俱进,同时丰富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工人阶级为核心的广大劳动人民对信仰等精神的需求日益凸显,已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法回避的问题之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深层次推进的必然要求,是其完整内涵的固有之意.因此,从理论上阐述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的相关问题是新时期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实践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民间信仰与乡村治理——一个社会资本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间信仰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民间信仰的特殊功效是提高政府管理绩效的重要方面.本文运用社会资本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民间信仰及其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尝试构建新型的民间信仰社会管理模式,以期对我国乡村治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近年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效果弱化。而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青年精英——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为此,需要通过正视自身理论困难、直面现实危机挑战、探索新的教育路径等手段,进一步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严重的危机。危机产生的学理根源在于:在西方强势文化背景下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理性主义的解读,而其信仰纬度则在很大程度上被理性质疑甚至搁置了。我们要加强共产主义信仰的研究,进而真正达成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性中国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铸。  相似文献   

20.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应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定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以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路径选择,进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法治观研究、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研究;以服务于"五位一体"建设为内容,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文化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为分支的学科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