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前,我国高校学报生态环境受到了污染.为此,引入了"破窗效应"的思维模式,认为要营建高校学报生态环境,让高校学报远离"引爆点",并使之持续健康地发展,要从体制、学风、编辑素质上齐下功夫: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规范学术期刊质量的评估机制;建立潜心研究的学术环境、倡导学术批评;提升学术修养,培养编辑的学术责任感,培养编辑的文字能力等.  相似文献   

2.
以科研评价和项目自动评价为基础,研究和治理学术生态环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综合运用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AI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研究学术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得出其根源在于非学术共同体冗员的隐型入侵、无效的学术、秩序的破坏(数字道德的缺失、人的价值和信任系统的破坏)、知识壁垒。提出学术生态环境、“新中产阶层”定义,以及通过项目自动评价智能平台构建和社会职能设计、学术建制重塑,利用项目自动评价进行学术生态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3.
目前,学术生态环境存在诸多不良现象,令人担扰。学术生态环境的彻底改观,需学术期刊编辑及社会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保持自律,恪守学术道德是学术期刊编辑的职责所在,更是高校社科学报构建良好学术生态系统的关键所在。在当前我国学术生态环境的部分恶化的语境下,面对批评与困境,增强高校社科学报的自律,提高学报编辑的综合素质,实现学术个体、学术群体与社会全体的联动机制,是提高高校社科学报的质量,促进其健康成长,营造和谐学术生态环境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5.
学术生态是一个包括学术制度、学术评价、学术风气等因素的特殊而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健康的学术生态关乎着学术的可持续发展。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学术研究在取得了长足发展和繁荣的同时,也频频出现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等问题,干扰和冲击着学术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论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失范与规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生学术诚信的缺乏危害程度非常大。当前研究生学术诚信缺乏的原因既有社会历史的客观原因,也有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研究生学术诚信建构的主要途径在于:从外在方面创设健康的学术生态环境和建立良好的学术评价制度;从内在方面狠抓养成教育,提高研究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和法制观念,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7.
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被誉为诺贝尔科学奖的"孵化器".选拔优异的学术权威和异质学者、创设良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条件、把握机遇条件等是其取得成功的三大法宝.借鉴卡文迪许实验室发展经验,探讨大学学术生态环境对科学研究的巨大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地方性知识这一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为应对人类学面临的危机,由著名学者格尔茨提出的概念,它的出现具有相应的学术背景和时代背景.中国是一个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的国家,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区域,产生了多样的地方性知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这些知识与当地生态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地方性知识的概念出发,分析中国西南山地文化区中的刀耕火种农耕方式,探讨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学术失范不仅关乎道德滑坡,语境恶化也是诱因之一。审视职称评定及论文与绩效考核结合的做法,也许有助于学术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知识生产者过重负担的减轻。  相似文献   

10.
水电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极具典型性地表现出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对生态环境系统功能的影响。新中国建立以来在水电能源开发和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多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已建水利工程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付出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从生态哲学维度审视已建三门峡水利枢纽等水电能源开发及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显在和潜在影响,对于深入揭示我国在现代化过程中经济社会活动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生态系统赖以生存的基础。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设计,应以狭义金融生态环境为口径。设置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完备性、系统性、持续性等原则。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构成主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法制水平、信用水平三大因素。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通过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值的大小分级评价。  相似文献   

12.
生物区域主义关注全球化视域下的地方生态保护意识、家园意识和地域意识,以及环境学术研究和环境实践之间的互动等问题。澳大利亚西南麦田地区遭受盐碱化、动物屠杀和物种丧失等严重的生态区域危机。诗人约翰·金塞拉强烈反对田园诗的浪漫化和怀旧倾向,以反田园的姿态创作诗歌,呼吁通过植树造林缓解盐碱化,开放牧场欢迎动物回归并培养互惠共生的和谐生物区域来实现生态和解,从而在麦田地区重新建立家园意识。  相似文献   

13.
生态农村建设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从农村的生态环境、基础条件和农民意识等方面,探讨了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加快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乡镇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等措施。针对我国农村生态建设的现状和特点,探索出一种适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科技应用为支点,以政府干预为手段,以制度创新为引向,以法制完善为保障,以意识提高为导向的生态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梳理与田野考察初步探讨了徽州生态文明与人居环境建设长期和谐发展的历程和经验,运用史料学、生态学、人居环境科学等相关理论,结合实例分析,认为:生态文明是徽州文化的基本内核,徽州村镇人居环境建设自觉遵从生态规律,保护生态环境,适应生态变迁,成效卓著,传承至今,在时代发展机遇、生态经验积淀与生态观念更新诸方面堪称生态文明的界标,具有独特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生态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生态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人的问题。当代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危机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背景。就现阶段中国的情况而言,在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应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优先、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以经济社会发展带动生态环境保护,以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当代生态危机的解决,需要把生态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到人生存的高度来认识,需要以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础,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观支撑,使自然环境真正成为“人的无机身体”。  相似文献   

16.
生态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将语言学与生态学结合起来研究语言系统的生态问题,把研究语言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作为其理论和实践目标,由此决定本学科的内容、方法和范畴。语言多样性和整体性是语言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语言多样性和整体性的破坏将会造成语言生态的失衡,影响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语言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生态环境,一种与自然生态环境不同但与之同样重要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为克服沈阳浑南新区在开发建设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消极影响,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应该深刻认识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特点,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感;全面正确地分析沈阳浑南新区开发建设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提高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并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沈阳浑南新区的生态环境研究;同时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政策体系,防止决策失误。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东部作为多民族聚居的欠发达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既有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又有多元化的生态文化优势,还有制度和政策等方面的有利因素。但是,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矛盾日益凸显,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等,逐渐成为蒙东地区发展的一大困境。如果不重视这些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破坏就有可能愈加严重。因此,要从区域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密不可分,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石。当今世界,人类在利用和开发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经济利益和高速的物质发展,同时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被急速破坏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正逐渐扩大,娱乐至死的传播现状正减弱人们对生态危机的关注。新媒体环境下,生态文明传播是应对生态问题频发的重要途径之一。生态文明传播的新媒体化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在我国目前的生态文明传播中,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内容上都不能与我国生态环境需求相匹配。本文对比回顾了中西方生态文明传播的发展历程,以我国生态文明传播现状为研究对象,从时间、渠道、内容等多方面梳理了我国生态文明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变化与发展。新媒体助力我国生态文明传播呈现出新格局,但也存在专业人才更加流失、优秀内容更加缺失等老问题和传播手段陈旧等新问题。为了解决新媒体环境下存在的问题,需要媒体、政府、企业在科学的生态文明政策指导下,聚焦新媒体环境下的生态文明传播变化,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和潜能,建设全程、全息、全员和全效的“四全”生态传播体系,推动可持续绿色经济发展,深入思考生态文明传播的未来发展策略,为我国生态文明事业和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环境犯罪中犯罪人修复生态环境对于实现刑罚目的和环境保护目的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司法解释对修复生态环境在量刑中的适用设立了诸多门槛,以致修复生态环境作为量刑情节的适用率低,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犯罪嫌疑人修复生态环境体现其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在减小,这正是将修复生态环境作为量刑情节适用的理论根据所在。同时,犯罪人修复生态环境在量刑中适用亦是法益恢复理论和刑罚正当性理论发展的需要。为实现刑罚目的与环境保护目的,有必要界清犯罪人修复生态环境概念与内容,放宽修复生态环境的刑罚适用条件,促进修复生态环境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