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人不可回避的选择,在实现这一宏伟战略的途径中,除了环境法这个公认的重要工具之外,环境道德是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和环境法相辅相成的重要工具。环境道德和环境法共同服从和服务于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环境道德和环境法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论环境侵害与环境法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泉生  周辉 《东南学术》2007,(3):122-128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这两种现象.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所造成的侵害是现代社会新型侵害行为,其概念至今尚未统一;且其具有与传统侵害行为迥异之性质,致使传统法学理论在日趋严重的环境危机面前不得不重作调整,从而推动环境法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效率与公平--论环境法价值的冲突与协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效率与公平是环境法的两种基本价值.在实际中,这两种价值存在着明显的冲突,应该根据我国的社会现实并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力求达到环境法效率与公平二者之间的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4.
环境损害中的损害及其防治研究——兼论环境法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9(5):203-211
环境损害是环境侵害后果的一种,是环境侵害所引起的以个人为主体的传统权益损害以外的"人类环境利益"的损害。环境损害的主体是人类,客体是人类环境利益,具体内容包括自然的生态价值损害、资源价值损害、精神价值损害、生物多样性丧失、残忍对待生物等五方面。人类环境利益的公共性决定了民法在环境损害防治上的局限,环境损害的防治只能由环境法来完成。环境损害防治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环境法具有彻底性、公法性、技术性、程序性、预防性、消极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5.
基于环境法哲学认识论,环境是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综合体.作为环境诉权实体法根基的环境权是一种开放性的权利而非为人类所独享,应当由人类与自然(环境自身)共同享有.环境对于人类及其自身而言都存在着利益,环境利益分为当代人的环境私益、环境公益(当代的与后世的)和环境自身利益.环境诉权是环境权利主体的一种程序性权利,包括环境私益诉权、环境公益诉权和环境生态诉权三类.环境公益诉权旨在预防和救济“对环境本身的损害”,环境生态诉权是为了有效地保护和救济环境生态法益而赋予生态自身的一种诉权.  相似文献   

6.
张一粟 《东南学术》2007,(3):129-135
法律本位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表明法律的终极价值关怀,而法学基本范畴的确定则是法律本位的前提.在采纳"权利-义务"与"权利-权力"二元范畴的基础上,通过考察法律本位的源流以及目前学界关于环境法本位研究现状,表明我国应以社会利益优位下的权利本位构建环境法的体系,并区分环境公法和环境私法中权利本位的不同内涵.  相似文献   

7.
环境法的本位与环境保障利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泛权利主义思潮及法益理论误读的共同影响下,我国学界现有研究成果并没有很好地解读环境法本位问题的实质,这也是造成目前学界对环境法认识不清、环境法学相关基础理论争议较大的根本原因。以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为视角对环境法的本位进行再分析,提出环境利益才是环境法的应然本位,并指出历来被学界视为环境法本位的环境权、环境义务与环境权力一样均为环境法保障环境利益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环境习惯与民间环境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习惯具有维护环境公共利益的重要社会功能,当社会主体的惯常环境行为成为社会公认的必须要实践的行为时,环境习惯就发展成为一种习惯法.在我国,习惯法虽不是正式的法律渊源,但却构成民间环境法的重要渊源.环境习惯与民间环境法作为一种"活法",构成我国环境治理的重要本土资源,在实践中,容易为人们所遵守,具有实效.因此,在环境保护领域,环境习惯与民间环境法具有重要功能,但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其也有内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环境法学界关于环境法基本问题的观点来看,我国环境法学界环境伦理价值取向经历了狭隘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正处在温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阶段,呈现出向可持续发展观价值取向转型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论环境法的行政法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门法的准确定位是展开相关研究的起点。本文认为环境法是公法 ,属于行政法的范畴。环境法作为公法的根据是 :环境法保护的利益具有公共性、共同性和普遍性 ;环境法适用强行 (制 )性的公法原则而非平等自愿的私法原则。环境法的行政法性质表现在 :从环境立法的发生来看 ,环境立法之行政权介入具有正当性 ;从环境立法的内容来看 ,行政法规范的比重最大 ;从违反环境立法的法律责任来看 ,以行政法律责任为主 ;环境立法注重协调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环境利益是环境法产生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环境法在部门法中的分工决定了环境法应该以环境利益为应然本位。现行法律体系在保护环境利益方面存在着保护格局不合理、关键内容存在缺失、调整方式不"合身"等问题,从根本上说,这是环境法对环境利益采取消极保护态度的体现,对此我们应予以反思。  相似文献   

12.
风险预防原则是环境法中用以预防具有科学不确定性的环境风险、保护人类和环境的重要原则,其产生以来在许多国际环境公约中得以运用,同时也被许多国家作为一项法律原则在国内法中加以采纳.目前,我国已参加了多个包含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环境法律文件,国内的若干法律、法规和规章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风险预防原则的精神,但总体而言,我国关于风险预防原则的立法尚存在许多不足.为防范日益严重的环境风险,我国应加强和完善关于风险预防原则的立法.  相似文献   

13.
在"可持续发展方式乃最佳经济发展模式"日益成为全球共识的背景下,企业在环境法调整机制中的分量不断增重,分析企业环境责任的商业诱因、内涵及其面临的挑战,成为全球化时代人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环境法调整机制的变革 环境法调整机制一直处于变革之中.以1972年与1990年代为界,环境法调整机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其发生了两次转变:一是由国内层面的"命令与控制"机制向"国际合作"机制的转变;二是由"政府主导"模式向"政府/企业合作"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自然的权利与环境法的伦理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锋 《齐鲁学刊》2005,(3):143-145
环境伦理的突出功能表现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上。从法学的视角并以“权利”作为文本来分析,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在“自然的权利”上存在重大的理论分歧,在理论上应当对“非人类中心主义”、“自然的权利”进行环境法的伦理定位,自然的权利是环境法的伦理基础,是环境法变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欧洲大陆法系的一些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对本国的主要环境法律进行重组,重组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环境法的法典化.法国作为一个具有法典化传统的大陆法系国家,在这场法典化运动中扮演了积极角色.在形式性法典化模式影响下,法国于2000年颁布了<环境法典>,实现了环境法律的筒约化和体系化.  相似文献   

16.
对应社会经济的转型,中国传统文化也在向现代化转型。环境法学作为一门新兴的法律学科,在中国的起步和发展与当代文化转型有着时间上的契合,而法律与文化之间又天然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因此,当代中国文化转型带来的观念转变对环境法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文化、民主文化和后现代文化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环境法的发展,而环境法也在文化转型的进程中发生着变化,回应文化转型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发达国家已在实现由“末端控制”向“源头控制”的转变。为实现这一转变 ,他们除了采取强制的直接手段外 ,还采取了间接的经济手段。这些经济手段包括 :征收排污费、环境税收、财政刺激、排污权交易、收取押金、环境标志等。我们应借鉴上述做法 ,以促进其有效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自然的属性及环境法的理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亚平 《东南学术》2002,(5):115-123
环境法是建基于对自然属性的判断之上。自然的属性不仅局限于经济性 ,而应是经济性、生态性、精神性的综合。环境法的理念之根在于自然的三种属性 ;环境法的理念之具体表现在于九个范畴 :节制 ,持续 ,公平 ,生命 ,和谐 ,朴质 ,精神 ,仁爱 ,情性。正是有了对自然属性的新观念 ,才使得环境法呈现出不同于民法等其他法的气质 ,并且 ,环境法中出现了“伦理回归”的洪流  相似文献   

19.
不断增加的南极科考、旅游和渔业等人类活动对南极环境造成损害或构成损害威胁,因此有必要建立南极环境损害责任制度.现行责任制度强调预防优先,以是否采取反应行动为承担责任的标准,要求营运人承担严格责任,但这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由于南极条约体系在输入正当性上的内在缺陷,现行责任制度存在适用范围不广和保护力度不强等问题,尚未实现全面保护南极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目标,需要在未来进一步完善,我国应加强研究,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20.
公平与效率是两个重要的法律价值.在微观领域、市场配置资源方式、初次分配中要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而在宏观领域、计划配置资源方式、再分配中实行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原则.与此相对应,民商法在微观领域、市场配置资源、初次分配中发挥第一位或至上的作用;经济法在宏观领域、计划配置资源方式、再分配领域发挥第一位或至上的作用.正确认识民商法与经济法的不同价值取向对制定、执行法律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